江苏建湖审计局“六个新作为”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7日】
【来源:江苏省建湖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连日来,江苏省建湖县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刘家义审计长的工作报告,并联系县情、局情实际开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科学审计、创新审计、铁军审计的意识。

    该局提出,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全县审计工作要按照审计署突出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建湖县委提出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县域信息化“五化”同步战略,突出政策执行、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经济责任、民生幸福、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深化审计内容,加大审计力度,提升审计成效。重点做到在六个方面争创新作为。

    一是深化政策执行审计,在促进政令畅通“无梗阻”上争创新作为。突出宏观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监督这个重点,把保障县委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作为审计工作重要任务来抓,坚决促进政令畅通。注意揭示和反映县委政府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查处有令不行、执行偏差、政策目标未实现等问题。同时从全局出发,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是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在看紧政府“钱袋子”上争创新作为。坚持以财政“同级审”为平台,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对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努力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不断扩大预算执行审计覆盖面。在对财政重点支出的安排和保障、新增财力的投向、部门预算执行特别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加大审计监督的同时,强化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审计监督,强化对财政各类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真正做到“财政资金使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三是深化政府投资审计,在落实发展“硬道理”上争创新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要在做好传统工程决算审计的基础上,从投资决策、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等环节,客观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重点关注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关注政府扶持新特产业及招商引资政策的落实情况,重点关注引导企业转型发展的企业上市、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融资贴息等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对重点工程及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审计监督,坚持“关口前移”,从工程或项目实施起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通过审计,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审计建议,促进政府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绩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量、效益、速度的有机统一。

    四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制约“公权力”上争创新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办新《规定》,抓住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两个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探索各有侧重的审计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力争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坚持“离任必审、换届必审、在任轮审”的工作制度,把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安排审计项目,扩大监督覆盖面;采取“三责联审”、“党政同步”的方式方法,把领导干部的“三权一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经济工作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个人廉政情况)和“三公经费”作为重要审计内容,把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启动“问效”、“问责”机制,使审计结果进入党委政府干部任用程序、经济决策程序、党纪政纪法纪问责程序,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规范管理、慎用公权,致力塑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新形象。   

    五是深化民生项目审计,在增进民众“幸福感”上争创新作为。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民生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等公益性资金审计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资源环境治理资金、惠农政策资金、弱势群体救助资金以及其它专项资金的分配与到位情况,注重揭示和反映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项目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既推进各项制度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化,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又提高现有惠民政策落实的到位率,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是深化资源环境审计,在推进发展“生态化”上争创新作为。把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融入财政、投资、民生、经济责任等专业审计之中,更加关注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加关注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更加关注能源的消耗与管理,更加关注政府财政在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抓紧抓好资源环境审计,着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乔德龙 徐洪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