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我的住房梦——迎祖国65周年华诞有感
刘晶(审计署沈阳办)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电影《没事偷着乐》里,张大民的生活是否幸福与房子紧密相连,电视剧《蜗居》中海藻的悲剧也是源于姐姐想有一套自己满意的住房,可以说房子是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事,对房子的孜孜不倦追求似乎成了人们生活追求的一大动力,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关于住房的梦想。1979年建国30周年之际,我出生在辽西的一个小县城彰武县,今年正逢祖国65周年华诞,在这35年里,借着改革的春风,全家齐心合力,我家的住房也随着我们的国家一起发生了沧桑巨变。屈指算来,我从小跟着父母总共搬了4次家。4个家给我4种不同的感觉。

    回顾这35年来我家住房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祖国富强,人民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只要努力奋斗,梦想终究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合租篇

    我出生在一个15平左右的单间里,一家五口祖孙三代住在一起,房子是公家的,每月要交二元多的租金。这是一间土坯房,为了防止屋顶和墙面上的泥土掉下来,还要在墙壁四周和屋顶贴上报纸,除了一个衣柜和一张长桌,再也找不出其它像样的家当了。房子是东西厢房,我家住西厢,和对门的邻居共用中间的厨房,奶奶和邻居还在厨房里养了几只鸡贴补家用,人畜混居,空间拥挤,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特别是夏天,天气热,那时没有电风扇和空调,干脆敞开房门睡觉,为了和对门邻居有所隔离,就在门框上挂一块布帘,以这小小的布帘实现每家屋内外有别、互不干扰。那个时候,父母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间独门独院的房子,那时的彰武,放眼望去,除了县中心地带一座两层的国营商场外,看不到一座楼房的影子。

    平房篇

    我3岁那年,父母终于分到了一户独门独院的小平房,有30多平方米,由于房屋低矮简陋,到了夏天,屋里像蒸笼,热不透风,只有摇着蒲扇才能度日。到了严冬,寒风直接吹到床前,冻得人直哆嗦。遇见雨天,那可倒霉了,由于地势低,屋外的水都往屋里灌,需要人站在门口拿着盆不停地向外舀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刚上初中,邀请班里要好的几个女生到家里玩,正赶上下了大雨,院外的水哗哗地往家里灌,父母都在上班,奶奶拿出了家里所有能拿出的锅碗瓢盆,一个个递给我的同学,大家一起帮着往外舀水,一个女生对我说:你家怎么不住楼房,住楼房就不用舀水了!那个时候,彰武城内已经建了十几栋楼房,和我要好的女生家就在其中,那时最简陋的楼房,在没见过楼房的孩子眼里也是那么的美好,我那时的最大梦想就是希望自己家也能住进楼房,再也不用下雨往外舀水。

    楼房篇

    90年代初期,补了差价后的老房子产权归了个人,父母想在城郊买个带大院子的砖瓦房,可是老房子卖了,新房子却由于某种原因没有买成。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一拍大腿,说咱不住平房了,也去住楼房看看到底啥样!那时县里又陆续盖了一些楼房,但价钱却让我们有点望而生畏,那个年代也没有住房贷款,我家只好租了个70多平的筒子楼。直到1998年,父亲的单位集资建房,我家买了套110多平的三室一厅,望着粉刷一新的墙壁,明亮的玻璃窗,独立的厨卫设施,全家人都沉浸在搬入新家的喜悦中,并陆续添置了电冰箱、电风扇、VCD等电器。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我家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电视换成了液晶的,电风扇换成了空调,生活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

    “洋房”篇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随着我结婚生子,父母相继退休,我和爱人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了一栋带地下室的所谓“洋房”,父母兴致勃勃地参加网上大品牌家居的团购,规划着房间的装修布置,灯都是LED的了,棚顶都买现成的吊顶了,冰箱都是对开门的了,越来越现代化的装饰材料和电器,新颖得让我不敢想象。虽然由于资金有限,房子位置比较偏僻,交通、购物暂时还不够方便,但我相信随着沈阳经济的振兴和城市规划,交通会越来越便利,一切的不便都将会改变。

    从平房,到楼房,再到“洋房”,可以说我家的住房与35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是我家幸福生活的一个发展史,也是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百姓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让我们普通人对祖国的美好明天和崭新的生活充满期待。 

    值此祖国65周年华诞之际,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刘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