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商业银行坚守风险底线与支持实体经济应统筹兼顾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来源:审计署办公厅】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国家审计署因此天然地成为国家的金融安全卫士之一。近年来,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关于金融风险的警示不绝与耳,但金融究竟在何处?有多大?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加以防控?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之上。

可喜的是,审计署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常态的要求,审计署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在金融审计中对政府性债务和重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关注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有效地推动金融企业落实中央宏观政策措施,帮助金融企业加强自身治理体系和经营能力建设,以期能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读毕审计署最新出炉的报告,我的突出感受是,在新常态下,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不应割裂地看待防控金融风险与支持实体经济,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统筹兼顾。

一、越是形势严峻越要严守风险底线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历史时期,风险暴露是正常现象。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对此有着清醒的预期。作为“春江水暧鸭先知”的商业银行,更不该杯弓蛇影、手足无措,反而应当借机梳理和检视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疏漏,调整优化经营模式、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逆境求生、凤凰涅槃,往往是在螺旋上升式的自我修补和完善中完成蜕变和新生。

事实上,在步入新常态后,商业银行过去长期被经济高增长所掩盖的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修正。比如,有的金融企业考核机制设计不合理,存在“重规模、轻风险”的倾向,导致员工业绩考核压力太大,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违规违法;有的漠视国家政策或监管部门屡屡发出的风险提示,想方设法以各种名义绕过有关规定,对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过度授信,或向国家不鼓励的高风险领域持续发放贷款;有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不严,案防、问责工作不到位,没有起到让干部员工“不敢”、“不能”、“不想”违规违法的引导、震慑作用等等。商业银行如果仅仅是为了报表好看而不加以整治,无异于掩耳盗铃、饮鸩止渴。越是形势严峻,越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确保合规经营,坚守风险底线。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要深刻认识到,守住风险底线不是缩手缩脚,简单收紧信贷,少作为、少出事,而是要通过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更好平衡。应该看到,虽然由于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等导致传统信贷需求有所减弱,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破茧而出、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居民消费持续旺盛、企业出海方兴未艾等,都意味着信贷需求还有新的增长空间。这些新的信贷方向由于更加符合经济发展大势和国家政策导向,风险往往相对较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守住风险底线与支持实体经济并不矛盾,反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当然,对于上述新的信贷领域和机会,商业银行要控制好风险,还需要加快风险管理创新。首先,应确定与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的风险偏好、业务结构、客群结构和经营目标,坚持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摆脱同质化竞争,逐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要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量化风险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业务、风险、资本的有机整合,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同时,还要培育扎实的企业风险文化和干部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锤炼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化能力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从银行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业务,也是必然的战略选择。因为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和资本约束日益严格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在与大客户的合作中难以改变被动的局面,不仅进入难、维系难,而且利率经常被迫下浮,而与小微企业则有条件建立平等、互惠的合作关系,实现风险收益的最佳平衡。

近年来,出于响应国家号召及自身战略发展需要的内外部要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5.46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33.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0.4%,占比比2012年末高1.8个百分点。应该说,相较以往,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业务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尽管如此,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本缓解。这并不奇怪。因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不是哪家银行想做就可以做好的。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占企业总数的99%),信用状况、资金实力、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单笔融资金额较小,银行在社会信用环境、征信体系不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的情况下,对小微企业融资确实存在风险更大、成本更高的问题,因此往往退避三舍。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存款增长日益艰难,不良贷款加快暴露,加之资本充足率监管日趋严格,劳动力及网点租金等价格不断上升,银行的资金成本、信用成本、资本成本、营运成本不降反升,致使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凸显。所以审计署在对金融企业审计过程中关注这一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惟有以系统思维聚合力。首先,商业银行应更好地发挥信贷主体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业务模式,力争通过批量化管理、集中化运营、标准化模板、自动化系统,增强对供应链、商圈的综合服务能力,运用“大数据”等工具进行价值挖掘,克服信息不对称性等,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本领。当然,仅靠银行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如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规模,在风险权重计算、风险容忍度、呆账核销和拨备计提等方面进一步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给予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多的税收减免支持,并加大贷款贴息与财政补贴力度等。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非银行信贷形式的金融支持力度,如加强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集合债及各种股权投资方面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同时要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有机结合,通过投贷联动的形式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三、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金融服务“走出去”问题

认真阅读报告可以发现,“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是报告关注的一个重点。这是审计工作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深入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6320.5亿元人民币 (折合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9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463亿美元)。 “中国资本”正在成为全球投资领域引人瞩目的力量。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我国构建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的题中之义。未来一段时期,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走出去”将与人民币国际化形成相辅相成的乘数效应,有利于“实体+货币”双向走出去、共同国际化的良性循环。

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要迈得更稳、更扎实,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投资、经营活动,需要依赖银行的信用及资金支持作为坚强后盾;当面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时,亦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避险方案,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

审计报告中对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问题的关注,可促使金融机构调整业务格局,从国家战略高度,努力做好“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国家逐步探索利用“新区+新政”的政策改革安排,促进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同步发展,并在多年探索经验基础上逐步明晰和确立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如能进一步优化配套支持措施,推广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相关试点政策,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的创新空间将更加广阔,服务能力将持续提升,进而为帮助企业“走出去”,促进“一路一带”战略提供助力。

可以做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放松相关管制政策,提升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相较于中国企业广泛的国际布局,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建设尚有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服务“走出去”的能力。国家可简化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及并购的审批核准手续,鼓励支持其进行国际布局。同时,可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适当调低风险权重,扩大商业银行短期外债指标。

推广资本项目下跨境人民币试点政策,促进企业境外投融资的本币化。在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方针指导下,可着力培育以本币计价和结算的跨境债权、股权交易市场。由此进一步提高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活性,拓宽跨境人民币双向流通的渠道,为企业境外投融资本币化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

加快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分账核算为基础的服务能力建设。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分账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尽快培育建立起丰富、完善的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体系,以市场化手段支持实体经济“走出去”,以多样化模式推动金融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地位和运用广度,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完备的货币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