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综合信息 > 正文
 
“四风”问题大家谈:领导干部要有“闻过不怒”的雅量
张瑞民(审计署成都办)
 
【时间:2013年11月21日】 字号: 【大】 【中】 【小】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很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是一种优良品德和作风。然而,时下一些领导干部缺乏闻过则喜的雅量,面对群众的意见和批评,感到丢了面子,影响了威信,闻过不喜。

    我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人都是爱面子的,听到批评一时“喜”不起来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闻过”之后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如果领导干部闻过之后心中不喜,有不悦的表现,会让敢言者噤声,阿谀者得志,助长报喜不报忧、“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等不良风气的滋长,久而久之会败坏党风、政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此时有人勇于提出批评意见,则有利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错,防止“小疾”酿成“大病”。从这个角度说,批评是一种关爱,听到批评是好事。所以,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愿意闻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武器,也是妥善解决党内矛盾、增进党的团结统一的保证。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一条,就是能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这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不但不会丧失威信,而且会取得群众的谅解,增强其对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所以,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舍得面子,广开言路,诚心诚意从群众的批评意见中汲取营养,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另外,要立言立行,切实改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闻过不怒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闻过则改的行动力。如若知错不改,再好的态度也没有意义。所以,面对群众的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即知即改、改就改好,让群众看到变化,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同时,要胸襟宽阔,善待批评。要让讲真话、敢批评的人受褒奖、受保护,而不是耿耿于怀,抓辫子、打棍子。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打消顾虑、敞开心扉、真心实意给领导干部提意见,真正营造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民主氛围。(张瑞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