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会基本情况规划与计划课题管理学会会议培训与学习学术交流审计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研究  >  刊物查询 > 正文
 
2018年第3期目录、摘要
 
【时间:2018年06月11日】 【来源:中国审计学会】字号: 【大】 【中】 【小】

目  录

1.当代国际政府审计的分期、特征与挑战              周维培

2. 双重身份视角下的PPP政府审计问题研究       王经绫  闫嘉韬

3.政府审计对CPA审计效率提升有传导效应吗?

——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经验数据 许汉友  徐  香  朱鹏媛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两篇]

4.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加强审计理论创新

——第七届审计理论创新发展论坛综述          刘玉玉  唐嘉尉

5.市县审计机关发展研究研讨会综述         王志伟

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专题[三篇]

6.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 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7.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上海审计学会课题组

8. 审计机关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风险及防范 湖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9.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务模型初构

——基于绍兴市的试点探索      潘旺明  丁美玲  等

10.上市公司被处罚会牵连未受罚审计师吗? 钱爱民  朱大鹏  郁  智

11.能力不足还是独立性缺失

——基于污点审计师审计质量的实证检验 谢获宝  刘芬芬  惠丽丽

11.行业环境、审计意见与债务成本 刘文欢  陈璐瑶  蔡闫东

13. 慈善捐赠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基于慈善捐赠利己动机视角的实证分析   王  娟  潘秀丽

14.企业信用评级与审计收费          林晚发  敖小波

15.审计质量对股票非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效应研究 张宏亮  王法锦  王靖宇

16.上市公司未决诉讼、法律环境与审计报告时滞 刘   慧  张俊瑞  孙嘉楠

17.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杨旭东 彭晨宸 姚爱琳

 

摘  要

当代国际政府审计的分期、 特征与挑战

周维培

【摘  要】  当代国际政府审计勃兴于二战之后,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1960年,主要特征是保障政府审计的独立性逐步进入法律层面, 以合规审计、 财务审计为主要工作形式, 世界审计组织成立并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模式。 第二阶段是1960~1990年, 主要成就有世界审计组织的成员规模不断壮大,审计在民主法治重点监督功能受到各方重视,政府审计的原则、范围、种类和方法等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同和遵循。 第三阶段是1990年至今, 政府审计理论框架与实务指南基本形成, 世界审计组织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审计宪法地位确立、 进入国家治理体系、 三足鼎立的审计类型、 各具特色的审计体制、构建政府审计准则体系、 世界审计组织发挥引领作用是当代国际政府审计的主要特征。 当代国际政府审计面临着发展不平衡、 审计独立性仍需加强、 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重大挑战。

 

双重身份视角下的 PPP政府审计问题研究

王经绫  闫嘉韬

【摘  要】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政府拥有“出资人”与“公共事务管理者”两种边界模糊的身份, 造成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实质性不平等, 从而导致审计机关难以准确判断政府是否对项目拥有实际控制权,并陷入“审计困境”。清晰界定 PPP模式中的政府身份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性手段。政府“双重身份”的界定应以“资本合作”为界,  “资本合作”范畴内的政府与其他参与者是平等关系,审计核心是对资本的审查, 要尽量降低行政干预, 建立以完善 PPP项目公司内部审计的规制体系为主、 政府的外部监管审计为辅的 PPP审计模式;  “资本合作”范畴外的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者, 审计重点要加强政府债务风险审计、 公共利益维护的审计以及对 “财政承受能力”  “物有所值” 评价报告的审计。

 

政府审计对 C PA 审计效率提升有传导效应吗?

——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经验数据

许汉友  徐  香  朱鹏媛

【摘  要】 随着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 政府审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作用, 它是否会影响 CPA审计也是当前审计研究的重要话题。审计效率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2016年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检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CPA审计效率以及政府审计对其 CPA审计效率的影响。为避免研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了配对检验。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接受政府审计之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 CPA审计效率明显提高,这充分表明政府审计对提升 CPA审计效率具有传导效应。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 政府审计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协同审计能激发审计效率的提升, 从而为审计全覆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证据。

 

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

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摘  要】 在审计实践中,除了审计结论不恰当会形成审计风险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对审计机关的声誉、形象产生损害,产生不良后果,需要从是否影响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角度来分析、识别审计风险,进行综合管理。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可分为政策法律风险、专业能力风险、职业道德风险、审计项目管理风险。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依法审计不严、专业能力不足、未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审计项目管理不到位产生的审计风险,提出的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审计法治建设, 明确审计的权力边界, 约束审计行为; 建立完善的审计职业培训制度, 加大现代技术方法的运用推广; 加强廉政建设, 改进考核办法; 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现场的控制,优化审计流程等。

 

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上海审计学会课题组

【摘  要】 审计机关如何紧紧围绕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特别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对审计机关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审计风险主要有五大类:审计独立性风险、审计质量风险、审计公开风险、审计保密风险、审计廉政风险,通过识别这五类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各类风险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自身因素, 提出审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覆盖审计机关所有部门和岗位,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通过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风险防控机制、信息与沟通机制、 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支持与保障机制, 构建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体系, 从而提高审计机关履职能力。

 

审计机关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风险及防范*

湖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摘  要】  随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审计机关购买社会审计服务也日益增加并呈现常态化趋势。审计机关通过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整合了多方审计力量,提高了审计效率,更好地发挥了国家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对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以及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购买服务全流程的控制能力、对社会审计组织实行“业务指导+持续监督” 、 多元化手段并行实施防范社会审计组织的道德风险、 建立制度规范购买行为与实施信息公开双重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审计机关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风险防范途径, 以期为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务模型初构

——基于绍兴市的试点探索

潘旺明  丁美玲  等

【摘  要】 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是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本文在总结浙江省绍兴市四年多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立足于审计实践操作层面, 重在探讨基层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总体思路与框架, 探索领导干部土地资源、 水资源、 林业资源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与方法, 尝试构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务模型, 并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审计取证、审计标准选择、审计评价等方面的困难,从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建设、建立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高层次多部门协调机制、 加强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完善第三方支持协作机制等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上市公司被处罚会牵连未受罚审计师吗?*

钱爱民  朱大鹏  郁  智

【摘  要】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处罚对未受罚审计师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受罚会牵连公司未受罚审计师的个人声誉,导致“牵连”审计师后续审计收费更低。当后续客户是国有上市公司时, 上述溢出效应更加显著。 进一步分析发现, “牵连” 审计师在违规上市公司违规年度所审其他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与非“牵连”审计师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牵连”审计师后续所审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被监管机构处罚。 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监管机构违规处罚经济后果的研究, 也为政府机构今后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提供了有利参考。

 

能力不足还是独立性缺失*

——基于污点审计师审计质量的实证检验

谢获宝  刘芬芬  惠丽丽

【摘  要】 本文以2001~2016年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注册会计师为研究对象, 采用操控性应计度量审计质量,比较行政处罚前后污点审计师不同客户审计质量变化的情况, 以此来研究审计质量较差是因为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足还是独立性缺失。实证发现,在行政处罚后,大客户的审计质量相对于小客户提高更多;并且在受罚后, 大客户并没有表现出更换审计师的倾向, 而是粘附于原有的审计师。 在剔除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审计师变更事务所的样本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以上证据综合表明,受罚审计师在受罚前审计质量较差更多是源于独立性的缺失, 而不是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对事务所层面及审计师行业专长方面的分析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该结论加深了对审计师行为的理解, 拓展了对审计失败原因的认识。

 

行业环境、审计意见与债务成本*

刘文欢  陈璐瑶  蔡闫东

【摘  要】 审计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往往依赖于审计发挥作用的宏观环境, 作为环境因素的企业行业状况可能会影响审计在债务契约中作用的发挥。 不同的行业环境, 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会给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不同的信贷风险。 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 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旨在考察行业环境、 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深入探究基于行业环境的差异, 审计意见在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是否会有差别。 研究发现, 在资源丰度较低、复杂性较高的行业中, 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债务成本显著上升, 即在这类行业环境中, 非标准审计意见的警示作用会更强,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的债务成本更高。

 

慈善捐赠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基于慈善捐赠利己动机视角的实证分析

王  娟  潘秀丽

【摘  要】  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用以帮助其获取声誉,推动构建或维持良好的政商关系。研究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印象管理”理论,考察了慈善捐赠对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慈善捐赠水平和慈善捐赠倾向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进一步的检验表明, 相较于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降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的概率; 相较于前一年盈利的上市公司, 前一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影响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该研究丰富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有助于深入理解公司慈善捐赠行为的动机。

 

企业信用评级与审计收费 *

林晚发  敖小波

【摘  要】 信用评级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信息中介, 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 研究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另外,信用评级调整也包含额外的信息,即信用评级向下调整,暗示着一个负向信号,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从而要求较高的审计收费。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企业诉讼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 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如果企业为民营企业, 且采用外资背景的评级机构评级时, 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更强。 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同时也对信用评级是否有效的争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审计质量对股票非系统性风险的抑制效应研究

张宏亮  王法锦  王靖宇

【摘  要】  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 探索其在股票非系统性风险抑制方面的功能,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可操纵性应计和财务重述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使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 发现审计质量较高公司的股票非系统性风险更小, 考虑到内生性的影响, 采用滞后变量法和工具变量法重新进行回归,结果仍然显著;通过更新指标、替换变量进行稳定性测试,结论不变。进一步分析发现, 相对于市场竞争类企业, 特定功能类企业外部审计质量的风险抑制作用更强; 相对于强法律保护地区,弱法律保护地区企业的外部审计质量的风险抑制作用更强。 研究结论为审计师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从企业层面寻找非系统风险抑制工具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市公司未决诉讼、 法律环境与审计报告时滞

刘   慧  张俊瑞  孙嘉楠

【摘  要】 基于我国 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数据,探究了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并检验了法律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区分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后, 发现仅在高法治水平地区, 上市公司未决诉讼与审计报告时滞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延长审计报告时滞的未决诉讼风险主要来自于被告方;按诉讼类型来看,主要是经济类诉讼使得审计报告时滞延长。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投入的影响, 而且有助于论证国家积极推进各个地区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管理层能力、 内部控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杨旭东  彭晨宸  姚爱琳

【摘  要】 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至关重要,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以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为基础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 以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以2012~2016年中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较强的管理层能力能够强化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 进一步根据企业产权性质进行的分组研究发现, 管理层能力对内部控制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当中。 本文结论扩展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和评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闭】    【打印】
  版权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审计学会  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本站电话:010-82199820
本站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号(邮编:100086) 备案编号:京ICP备19011981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