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会基本情况规划与计划课题管理学会会议培训与学习学术交流审计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研究  >  刊物查询 > 正文
 
2016年第三期目录、摘要
 
【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字号: 【大】 【中】 【小】

 

1.德国联邦审计院的司法特征及样本意义

                             周维培

2.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制度专题研讨会观点摘要

                             本刊编辑部

国有企业审计比较研究[两篇]

3.国外国有企业审计情况与借鉴                 

王长友 戚艳霞

4.法国审计法院国有企业审计情况与借鉴        

   许宁舒

5.西方审计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王 伟 孟 焰

6.优化审计人员行为管理研究

       郭长水 黄春媚

7.国家审计能发挥反腐败作用吗?

   陈丽红 张龙平 朱海燕

8.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稳定

   杨书怀

9.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路径研究

   谢柳芳 韩梅芳

10.公平正义综合指数对国家审计的启示

       赵昊东 赵景涛

11.标准审计报告改进、管理层和审计人员的关系与管理层沟通意愿  

        ——一项实验证据 

张继勋 蔡闫东 刘文欢

12.财务报表重述、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

    赵艳秉 李青原

13.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公司风险承受是否具有抑制效应?

      ——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强制实施的风险后果分析 

      王永海 石青梅

14.董事会国际化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杜兴强 谭 雪

15.强制轮换后重修旧好:签字注册会计师重新上任的效果研究

蒋心怡 陶存杰

德国联邦审计院的司法特征及样本意义

周维培

【摘要】 德国最高审计机关联邦审计院的名称隐含其司法特征,把它称作“院”反映了审计院各个层级决策程序的合议性质,而不是暗喻着它拥有司法权。德国联邦审计院的司法特征主要包括决策机制遵循合议制原则,审计院成员的职业化体系与法官制度衔接,审计报告类似合议庭裁定书,审计院地位接近联邦宪法法院。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审计现代化的进程中,德国联邦审计院是最早由宪法确立其法律地位的最高审计机关之一,其相对而非绝对的、具有特殊指向和含义的“独立性”,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所瞩目,成为带有示范性的国家审计发展趋势的引领者,这种司法特征具有不可比拟性,无法复制和简单模仿,它建立在德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之下的,堪称具有德国特色的国家审计体制,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并具有样本意义。

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制度

专题研讨会观点摘要

本刊编辑部

【摘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健全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实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建立对企业国有资本的经常性审计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明确要求“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经常性审计制度,对国有企业重大财务异常、重大资产损失及风险隐患、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等开展专项审计”。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探索如何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制度,促进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中国审计学会和北京工商大学于201632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制度”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审计的定位、作用与任务,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审计的组织与运行,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现将与会专家发言摘要刊登出来,供参考。

国外国有企业审计情况与借鉴

王长友 戚艳霞

【摘要】 深入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八国最高审计机关国有企业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各国国有企业审计的特点和经验做法。进而,立足我国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制度的七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审计机关对不同形式的国有资本进行审计的权限;以管资本为主线,实现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分别确定不同功能国有企业的审计目标和重点;突出重点地构建国有企业审计类型体系;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加强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国有企业相关审计报告。

法国审计法院国有企业审计情况与借鉴

许宁舒

【摘要】 作为国有经济占比重相对较高的欧洲国家,法国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对我国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归纳了法国审计法院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情况与特点,并分析了它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中的审计重点,包括国家参股局的职责履行情况、企业资产重组后的运营情况、企业的薪酬制度、失业保障制度、退休制度及环保措施等。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提出了建议,包括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拓宽审计内容,加强对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充分结合,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西方审计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王 伟 孟 焰

【摘要】本文对西方审计学相关期刊19942014年所发表的审计研究文章及其引文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研究。通过自动聚类标签视图分析、时间线视图分析和知识聚类分析,将西方审计研究划分为16个研究领域,勾勒出审计研究脉络,并归纳分析了每个研究领域的研究议题。通过报告和分析高被引文献、高突现性引文、高中介中心性引文、高Sigma值引文,本文指出了西方审计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进程中转折点式重要文献、联系不同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并对审计学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优化审计人员行为管理研究

郭长水 黄春媚

【摘要】在国家审计的各项工作中,审计人员行为决定着审计工作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效果,审计人员行为已经成为决定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优化审计人员行为管理既包括审计机关领导体制、审计工作在社会的地位、审计机关管理文化状况、审计人员经济待遇等外部环境因素,还包括个人成长环境、审计人员性格特征、审计人员个人价值观等个人自身因素。本文在审计人员能力、审计人员行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审计人员能力对审计行为影响的运行机制,绘制出审计人员“动机———行为” 模式图和审计人员能力提升对审计人员行为的影响机制流程图,关注审计人员能力提升对审计人员行为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审计机关对审计人员行为管理需要优化的相关领域,提出了强化国家审计发展战略对审计人员行为的引领作用、启动审计人员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审计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加强审计人员行为管理等相关对策。

国家审计能发挥反腐败作用吗?

陈丽红 张龙平 朱海燕

【摘要】 本文以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人员投入或被审计单位数增加1%,下一年各省贪污贿赂立案数分别下降19.59%和4.22%,该结论说明国家审计投入越大,腐败治理越有效果。国家审计违规金额纠正率或审计报告信息被批示采用率提高1%,则下一年各省贪污贿赂立案数分别下降2.44%和1.66%,该结论说明国家审计问责力度越强,腐败治理越有效果。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有助于增强国家审计投入和审计问责与腐败治理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发现为我国监管部门完善腐败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也为我国加大国家审计投入,增强国家审计问责力度,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政府金融审计

与金融稳定

杨书怀

【摘要】 以关注金融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特征的宏观审慎监管是继次贷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的方向。为此,中央银行为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自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在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政府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的现实选择。本文基于金融稳定分析框架,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政府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的理论优势,据此提出政府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选择。

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路径研究

    谢柳芳 韩梅芳

【摘要】 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以政府财政信息披露为切入点,用2009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数据,实证考察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对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及国家治理的影响,为理解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具有治理功能,国家审计的治理作用受到审计努力程度的影响,即国家审计投入力度、执行力度和报告力度越大,努力程度越大,国家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越强;政府财政信息的披露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具有路径效应,且发挥的是部分“中介效应”,国家审计通过改善政府财政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其作用越大。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审计发展、强化政府透明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及水平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公平正义综合指数对国家审计的启示

赵昊东 赵景涛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平正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刘家义审计长指出,要切实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促进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公平合理配置,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本文基于“两个维度、三个层次” 的视角,对近70个影响力较强的国家的公平正义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选取相关数据构建了公平正义综合指数,并根据指标结果简要评价了我国公平正义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如何加强和推进国家审计工作进行了研究,并从改进和完善社会基础制度、增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建立公平正义政府等审计实践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标准审计报告改进、管理层和审计人员的关系与管理层沟通意愿

                    ——一项实验证据

张继勋 蔡闫东 刘文欢

【摘要】为了回应投资者改进标准审计报告的要求,IAASB20151月发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其核心变化是在标准审计报告中增加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标准审计报告的改进、管理层与审计人员的关系,对管理层就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人员沟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现行标准审计报告相比,改进标准审计报告下,管理层与审计人员沟通的意愿更强。进一步,在双方关系一般的情况下,与现行标准审计报告相比,改进标准审计报告下,管理层与审计人员沟通的意愿显著增强;而在双方关系比较好的情况下,审计报告改进前后,管理层与审计人员的沟通意愿均比较强,且没有显著差异。本文对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了解审计报告改进的可能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报表重述、产品市场竞争与异质性风险

赵艳秉 李青原

【摘要】经济领域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公司异质性风险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增加,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下滑。本文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周超额回报率研究发现:财务报表重述公司的股票回报异质性风险显著高于未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显著低于未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表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较低,低质量的财务报告增加了公司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公司股票回报异质性风险,降低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证券市场绩效的关联性。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公司风险承受是否具有抑制效应?

  ——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强制实施的风险后果分析

王永海 石青梅

【摘要】借助分类、分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规定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实证方法,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风险承受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提升了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进一步检验外部制度性因素和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风险承受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这种风险承受激励效应在高市场化进程地区的公司中,以及在高股权集中度和国际“四大” 审计的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风险后果的研究文献,还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

董事会国际化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杜兴强 谭 雪

【摘要】董事会国际化逐渐成为董事会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了解董事会国际化的监督意愿和治理能力。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国际化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国际化与高质量审计师显著正相关;虽然外籍独立董事和外籍非独立董事均与“四大” 显著正相关,但外籍独立董事的影响更大;董事会国际化与“四大”的正向关系仅在境内实际控制人组显著。经过一系列敏感性测试与内生性控制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这一结果表明,国际化的董事会具有较强的监督意愿和治理能力。对董事会国际化与审计师选择的研究,可以为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提供增量的经验证据,为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强制轮换后重修旧好:签字注册会计师重新上任的效果研究

蒋心怡 陶存杰

【摘要】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考察了签字注册会计师经强制轮换后的重新上任与审计质量、审计收费以及市场对被审企业审计质量的认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其他注册会计师所审企业相比,经强制轮换后又重回老东家的注册会计师所审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幅度显著提高,审计费用增加的幅度显著更大,但盈余反应系数所代表的市场认同程度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经强制轮换后重回老东家负责其审计业务时会带来审计质量下降的不利后果,该现象可能对审计师定期轮换制度的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由此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了研究支撑。

【关闭】    【打印】
  版权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审计学会  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本站电话:010-82199820
本站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号(邮编:100086) 备案编号:京ICP备19011981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