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之光|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企业审计二处:做永不停歇的奋斗者
在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有这样一支平均年龄仅34岁的年轻团队,他们激情四射、朝气蓬勃,同时又沉稳干练、谦逊内敛。面对艰巨复杂的审计任务,他们勇挑重担、当仁不让;面对困难挑战,他们迎难而上、能谋善断。他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沉甸甸的审计成果,将尽责担当的誓言书写得掷地有声。近五年来,实施的审计项目中,有5个被评为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多篇有分量、有特色的审计信息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他们,是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企业审计二处。2024年12月,这个团队凭借优异的表现,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敢于担当,绝不做“怯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信任、支持审计工作,这是每名审计干部至高无上的荣耀,更是一份承载着使命的责任和重托。尽责就要有担当,要敢于接受艰巨任务,要以追求卓越的态度高质量完成工作,企业审计二处全体成员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
“工作有困难很正常,没干好,灰溜溜跑了,我们丢不起那人”,这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玩笑话,却是对待工作最真实、最坚定的态度。在承担某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时,他们面临人少任务重且均是第一次接触该行业、企业业务敏感等诸多困难挑战,但全处无人退缩,每个人都在主动琢磨“如何能做好、我能做什么”。团队中,财务功底扎实、被称为“金牌主审”的业务骨干主动承担起带领年轻干部查问题、核底稿、写报告的重任,3名处级干部成立“三人组”,针对敏感业务展开重点攻坚。整个项目实施期间,大家斗志昂扬,努力把自身能力发挥到极致。办公楼内,审计组办公室的门是每天清晨打开最早的一扇,而灯是每天晚上熄灭的最后一盏……最终,该项目圆满收官,被评选为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其中2篇审计信息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正是绝不做“怯兵”的坚定信念,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不绕道,以实干快干的劲头落实审计任务。
加强政治建设是企业审计二处凝聚起全体人员绝不做“怯兵”思想共识的法宝。他们将党建与审计工作相融合,学习课堂就设在审计一线,让学习更具有教育意义。在某制造企业审计中,他们把课堂设在生产车间,请全国劳动模范现场介绍奋斗历程、分享人生感悟,“80”后全国劳模坚守生产一线20年,始终对本职工作饱含热爱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聆听的每一位同志,榜样的力量坚定了大家对审计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审计人员查看企业生产现场
多出成果,绝不做“庸兵”
企业审计二处树牢“出成果就是讲政治”的理念,立志成为能打胜仗、成果丰硕的“尖兵”,不做碌碌无为的“庸兵”。近五年来,他们提交了一批高质量审计成果,有的揭示了涉及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有的发现了腐乱交织的大案窝案线索,有的揪出了危害基层的“蝇贪蚁腐”。每当有人问起出成果的诀窍,他们都会认真地说,“诀窍很简单,就是把署党组工作要求努力落实好,不打折扣、不走捷径。”
从发展全局和改革大局着眼,分析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是他们出成果的一个诀窍。把政治要求实化、细化到中央企业的审计实践中,揭示问题也就更到位。如在对某企业境外业务审计时,他们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关注政治安全,着力从国家大局、战略目标、重大风险上分析把握,揭示出业务违规操作背后隐藏的安全风险隐患,编发的审计信息被中央领导批示。
认真落实做实研究型审计的要求,是他们出成果的又一诀窍。中央企业规模大、层级多、业务广,他们深入研究所审领域的政策要求、政策法规、规则特点、业务特色、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在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他们打破了以往单纯以经济规模大小确定工作重点的固有模式,在规模虽小却具有企业特色的业务上聚焦发力,既实现经济责任精准画像,又形成了有特色的审计信息。“查的每件事都值得,都有成果,有成就感,工作劲头也就更足”,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他们不断收获新的硕果。
以视频方式交流研究企业政策法规
重视审计质量,把问题查深查透,是他们出成果的第三个诀窍。“查深查透、证据扎实,可不仅是数字有逻辑,业务也要有逻辑,问题的动机、后果、危害,都是取证关键”,这是他们在业务讨论中常说的话。即使是简单的财务核算违规问题,也要反复斟酌。“没有查深查透的问题不是成果,是麻烦,是风险,不仅是能力问题,还是作风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时刻紧绷着这根弦,揭示问题的质量自然也就经受住了检验。近五年来,他们报送的10余篇重要审计信息、40余起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无一查否。“你们转来的线索,逻辑严密,证据齐全。”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案件线索时,一名办案人员由衷地称赞道。
审计人员在企业库房收集审计证据
提升能力,绝不做“弱兵”
下功夫锤炼基本功,做能查能说能写的全能审计人,是企业审计二处人的不懈追求。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我不能成为这个团队中拖后腿的那个人”。他们把审计现场作为提升能力的第一课堂,因人施策,打造出“人人有机会、人人可提高”的工作平台,既敢于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又加强指导帮助,放手不甩手,给年轻干部讲思路、讲方法。发挥处级干部、业务骨干和实务导师现场示范带着干的作用,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年轻干部审计能力快速提升。
在某特大型中央企业审计项目中,把财务板块的审计负责人确定为一名刚刚入办3年的年轻干部,看重的就是这名年轻干部的财务功底和那股不服输、想提升的劲头儿。在经验丰富老同志的帮助下,这名说话爱脸红、压力大还会流眼泪的年轻干部从忐忑惶恐到得心应手,实现了审计能力的飞速提升。在这样的“扶上马、送一程”干部培养模式中,一个又一个年轻干部从审计“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在审计道路上“策马奔腾”。
审计干部在现场开展工作思路交流学习
项目总结讲评,是企业审计二处提升干部能力的又一实招。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信息编发完,甚至有些重要事项的审计取证单发出后,都会开展坚持问题导向的总结讲评,着力谈有什么不足、怎么提高,有讲解、有讨论,有时还会因为一个问题如何能查出更好的效果而争得面红耳赤,“面子上真挂不住,不仅自己要说自己这个案例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有时还要被别人批评思路、方法不对,不过也确实印象深刻,提高快,好的思路方法很快就学会了,同样的弯路不会再走了,老同志的知识得到更新,年轻同志的经验得到积累,大家都有提高”,这已经成为团队成员的普遍共识。
近五年来,一批各有所长、表现突出的干部从这个团队中脱颖而出,33人次荣获审计署、天津市、京津冀特派办授予的“优秀公务员”“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们也成为团队不断争创佳绩的底气和力量。
审计事业给了这个团队以及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们为了热爱的审计工作,以担当尽责的姿态永远向前,奋斗的步伐从未停歇。重责在肩、厚托在心,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企业审计二处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昂扬的斗志,在企业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文字:刘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