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审暖“三农” > 正文

审暖“三农”丨守护“蓝色粮仓”的审计担当

来源: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 时间:2025-10-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近年来,审计署党组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加大农业农村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力度,2023年底至2024年初统一组织开展了畜牧水产品稳产保供相关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推动审计整改。

此次专项审计调查,紧扣党中央关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这一重大部署,聚焦畜牧水产品生产供给的关键环节,以检查相关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为切入点,揭示和反映了有关地区和部门在稳产保供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和风险隐患,推动畜牧水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在水产品稳产保供方面,我们组织11个特派办、7个地方审计机关,重点对农业农村部及12个省(直辖市)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署农业农村审计司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我们做实做细研究型审计,发挥‘指挥中心’作用,重点做好政策研究、指挥协调、成果提炼等工作,持续督促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审计结束后,发现的主要问题在2024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予以反映。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并健全完善了制度机制,相关整改情况被纳入同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审计整改成效如何?让我们跟随审计人员的脚步,到有关单位、受益主体,来一次“回头看”。

完善一套制度 解决一类问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对渔业发展作出部署。2023年,更是将“树立大食物观”写入文件,提出“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在审计署农业农村审计司的统一组织下,京津冀特派办对河北省水产品稳产保供相关资金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

“我们在审计调查中发现,河北省部分地方相关资金项目管理不规范,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该项目主审京津冀特派办农业审计处王云鹏表示,“最好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把稳产、高效、健康落到实处。”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发出后,河北省高度重视审计建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先后两次对报告作出批示,明确提出审计整改要求。在整改过程中,审计组3次赴河北省督促加快落实整改要求,参加整改工作调度会,跟踪审计整改工作,尤其是针对财政支持的渔业项目管理,积极督促该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健全完善监管制度。

2024年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农业财政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办法,对项目立项申报、实施方案评审批复、项目实施验收、绩效评价、专家队伍管理、责任追究等农业项目全过程各环节监管作出明确规定。

相关制度的出台,正是此次专项审计调查的审计整改成果之一,不仅为河北省农业财政项目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还为提高其科学化管理水平赋能蓄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渔业领域补助资金“小、散、乱”的状况,有利于优化投入结构,集中资金“办大事”,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唐师傅是这项管理新规的受益者之一。他的渔业企业采用工厂化循环水维生系统,养殖海马、石斑鱼、中国对虾等海产品,并与当地高校建立合作,将养殖车间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经营。企业还为周边及其他地区慕名而来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发挥联农带农的辐射作用。唐师傅一直希望在现有一期项目的基础上扩建二期,并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令他欣喜的是,在相关农业农村部门的协助指导下,他申请到了省渔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补助资金。唐师傅高兴地说:“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原来需要五年完成的计划,现在预计两年内就能实现了!”

审计中,京津冀特派办审计人员心怀“国之大者”,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一方面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情况,开展数据分析,掌握总体情况,筛选问题疑点,谋划审计思路与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另一方面深入具体项目实地查看,跟踪资金使用效果。通过选取典型项目“解剖麻雀”,揭示了河北省农业财政项目管理中的共性问题,抓住管理制度这个“牛鼻子”,提出相应审计建议,不仅推动“当下改”,还促进了“长久立”。

“我们跟进到财政资金‘最后一公里’,开展全链条、全过程‘穿透式’审计。尽管过程艰辛,但是能够促进主管部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压实责任、加强监管,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审计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初衷,我们感到很欣慰。”王云鹏表示。

这样的例子,不止出现在河北一省。此次专项审计调查推动有关部门、地区完善制度办法110多项,实现了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的目标。

生态美才能产业兴

珠海在相关海域海洋牧场投放人工鱼礁后,原本光滑无依的海底为万千海洋生物筑起了一道道适宜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海底生态屏障,打造了一个个包括从藻类植物到微生物再到鱼虾等各类动物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

促成人工鱼礁的顺利投放,正是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在此次专项审计调查中推动问题整改取得的实际成效之一。审计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牧场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锁定审计重点,运用工程审计专业知识,指出了珠海人工鱼礁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全力抓好审计整改工作,既解决当下具体问题,又举一反三、立足长远,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切实做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后,该市相继出台多个市级文件,要求规范验收工作和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从制度上确保人工鱼礁项目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外,专门组建成立市海洋发展局和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做强做大海洋经济和打造现代海洋牧场提供专业保障。

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

广州特派办农业审计处张彬表示:“审计建议推动强化了‘投资—建设—验收—监管’闭环管理,为海洋牧场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增殖—经济增效’的良性循环提供保障,推动党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方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厦门,审计成果同样助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厦门市审计局紧紧围绕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提出了中央绿色循环发展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建议,并着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市海洋局高度重视审计建议。根据厦门区域特点,以及“要兴种业,也要生态美”的发展思路,印发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推动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行动落实。通过加强项目前期调研工作,推动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扶持骨干基地的同时,持续下沉各区镇街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培训渔民60余人次。绿色循环养殖从一企一户发展为辐射周边、带动一片,通过良好生态为做强“蓝色芯片”、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名骨干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现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治理养殖尾水,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健康养殖。”

接受培训的渔民反映:“政府主导对养殖尾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集中排放,我们再从外海抽进来的水的水质就比较好,减少了养殖病害,增加了产量。”

厦门市审计局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

“建”起来更要“用”得好

深远海海域水质优良、水交换率高、污染物扩散迅速,成为海水养殖业的必然选择。发展深海网箱养殖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向。

沿海地区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支持深海网箱项目建设。深海网箱是否建得好、用得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成为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

宁德市海域,36口抗风浪深海网箱建成验收,补助资金也已拨付。然而,在试养阶段发现,由于养殖技术不够成熟、所在海域浪大流急,台风天气影响频繁,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益。福建省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关注到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审计建议。

福建省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

审计建议得到该省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养殖投产工作会议、抗风浪深海网箱养殖座谈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多次现场指导、审计人员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大家“时时放心不下”,从选择适宜养殖区,到抗风浪结构设计、网箱修复,再到科学投苗、病害防控,对每个关键环节、每项关键技术,都密切关注、严格把关,共同筑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效的坚实堤坝,为渔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企业负责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表示:“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我们才能把网箱重新建起来,非常感谢。一定能养出更多更好的大黄鱼。”

在青岛,审计整改成效同样显著。根据青岛市审计局的审计建议,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印发了加快渔业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管理的通知,督促相关区市加快项目建设,规范项目全过程管理,按时拨付资金。

针对当地重力式网箱多以圆形结构为主,不能满足多元化养殖需要的问题。在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经营主体持续深化调研,借鉴其他沿海地区建造技术,将网箱建设类型调整为方型,有效增强了抗风浪和防治养殖水体污染能力;同时将单个大方箱切分为多网格,满足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产品同步养殖需求。在此期间,青岛市审计局压实审计整改督导责任,加强现场核查,督促主管部门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

如今,黄海之上,青岛36口重力式网箱标准箱已安装投产,预期产量可观。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网箱,企业负责人眼中满是期待。

青岛市审计局工作人员在审计现场

“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新政策多、资金类别多、改革试点多,审计难度较大。各参审单位和审计人员坚持‘讲党性、讲情怀、讲能力、讲作风’,形成一批有分量的审计成果,起到了‘以审促治’的良好效果。”审计署农业农村审计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此次专项审计调查提出的审计建议,经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认真研究,最终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愈发深入人心,江河湖海等资源的禀赋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科学地发挥,水产品稳产保供有了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

审计署党组强调,要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审计,推动党中央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增进民生福祉。职责与使命将农业农村审计人员与一户户渔业企业、渔民联系在一起。在各责任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审计成果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国家的惠民政策转化为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向海图强,逐梦深蓝,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审计人从未缺席。奔赴星辰大海,守护“蓝色粮仓”,我们一直在路上!

报道:杨明月

责任编辑: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