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柳州铁路局领导谈审计感受(07-8-2)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02日】
字号:【大】 【中】 【小】
 
    “因为不了解国家审计,一开始我们的同志非常紧张,有的处室甚至要求每个人都要把抽屉清理干净,有‘私房钱’的,赶快拿回去交给老婆,不敢交给老婆的马上存银行,否则到时候让审计发现了,讲不清。”这是柳州铁路局局长劭力平,在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审计座谈会上提到的一则趣事。最近,广州办刚结束柳州铁路局(简称“柳铁”)现场审计后不久,柳铁劭局长就率领相关人员,专程到广州办就审计报告交换意见,并与该办负责人及有关同志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

    座谈会上,柳铁领导敞开心扉,向审计人员畅谈了对这次行业审计真实的心路历程。从审前因为不了解而担心审计,到审计进点后被审计人员客观公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感染而接受审计,最后因通过审计促进提高管理水平而感谢审计。回顾刚刚结束的三个月被审计经历,柳铁领导深感有四个方面的收获:

“神化”“魔化”消除了

    在今年铁路行业审计开展之前,由于从未接受过全行业的国家审计,柳铁上下怀着学生赶考的复杂心情迎接审计。虽然已经按照铁道部党组的要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自查自纠,但因为社会上关于国家审计既有正面的评价,也存在一些“神化”、“魔化”的传言:什么神通广大没有查不出的问题,什么不食人间烟火不近人情,什么掘地三尺鸡蛋里面挑骨头等等,因此在如何迎接、配合审计的问题上心里没底。除了出现文章开头提到的戏剧性情节之外,还一度出现了因不了解国家审计的工作流程,部分同志提供资料时谨小慎微、签署意见时考虑再三的情况。劭局长坦言:“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全面审计,不了解国家审计的工作方式而本能地害怕、条件反射式地戒备,并非有意拖延或刻意回避。别说他们,就是让我们这些领导同志来签字,也不敢马上落笔。”

    但随着同审计人员接触的增多,大家感到审计人员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待人接物亲切和气,逐渐消除了对审计“神化”、“魔化”的错误认识,感觉轻松了,审计双方也慢慢增加了了解、增进了互信,配合得很好。同时,大家也很快树立了正确的被审计观,深刻地认识到:一是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有亮丑的勇气和知错能改的决心。二是审计揭露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秘密武器”找到了

    在接受审计的过程中,柳铁人深深为审计人员精湛的专业素养和崇高的职业操守所折服。劭局长坦言,这次审计给他留下的印象和感受比历次内外审和检查都要深刻得多,尤其是整个审计团队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洞察能力和破解能力令人钦佩。审计人员有主见和敏锐的判断力,一般不会被表象所迷惑,许多在自查过程中费了很大劲都没弄清的问题,审计组一去就能切中要害,如审计组在极短的时间内查出了柳铁南宁办和印刷厂的“小金库”,令大家感到十分震惊。有人甚至认为审计人员可能有 “秘密武器”,否则怎么能一查一个准!但经过深入接触,才发现所谓的“秘密武器”其实就是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谙熟,对具体事情按规定该怎么办了然于胸。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把审计当作一种崇高的事业来热爱,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实现“立审报国、执审为民”的崇高精神追求。邵局长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柳州铁路系统的干部队伍,能够学到广办审计人这种一贯执着的精神,我们的事业将会更加进步!”

思维方式改变了

    柳铁领导一直在深刻思考: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审计能迅速查出来,而自查却发现不了?仔细分析后,发现一方面是源于一些同志或心存侥幸、或视而不见、或见怪不怪,归根到底就是依法办事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自觉形成。这次审计中,审计人员办事讲求证据,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为大家树立了一个依法办事的生动典范。审计报告更是如此: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违反了什么规定,应怎么处理,今后该怎么办,一目了然。读了审计报告,不但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而且还能常常警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辙,令人常读常新。对此,柳铁领导同志精炼地概括为八个字:审计文书,开卷有益。

    通过对审计的认真反思和积极整改,柳铁人明显地感到一个深刻的变化: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全面了、依法办事的观念更强了。

工作明显促进了

    对于本次审计,柳铁领导班子普遍认为:这次审计是一种很好的外力,广州办铁路审计为柳铁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柳铁通过接受审计达到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效果,尤其是较好地起到了“四个促进”:一是促进了铁路局的自查自纠。其深度、广度和力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处理的人数之多、层面之广、影响之深,也属历年少有的。二是促进了规章制度建设。柳铁认真吸取许多问题的出现源于制度上缺陷的教训,边审计边认真抓规章制度建设,效果明显。三是促进了规范管理。通过审计,废止了一批不合规的内部文件,从源头上保证规范管理。四是促进了企业的深化改革,将铁路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