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湖北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1日】
【来源:湖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源泉,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建设创新型机关做起。
    湖北审计人以宽广的视野、敏锐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挚着的追求,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审计工作创新!
    近年来,他们探索的信息化条件下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夷陵财政联网审计、审计与交通构建联体防控体系、荆门一体化投资审计、把外资当内资审计实现三大拓展,无不充满强烈的创新色彩。
    创新已成为湖北审计机关的突出特色,推动着全省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开阔视野——引领创新

    变革的时代,就是创新的时代。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新时期,要用创新促进和实现体制尽快转型,要用创新引领各项事业发展。湖北审计人清醒的认识到,创新是当代人的一种历史责任。
    湖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永祥有这样的一席话:“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必然对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各行各业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工作方式、技术手段上都在寻求创新。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必须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造审计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成果。只有立于前头,大胆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湖北省审计厅坚持把创新作为全省审计工作的重要推力。他们把创新纳入年度工作目标,把创新课题和项目分解到处室,并把创新任务纳入对市县审计机关综合量化考评,建立创新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带头创新,引导全省审计工作创新持续深入发展。
    审时度势,牢牢把握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每当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湖北省审计厅都能适时依据新形势的变化,提出新的思路。2008年,省审计厅新一届党组组成,面对湖北审计工作高位运行的状况,党组一班人敏锐意识到,审计事业要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必须在理念上率先突破。厅党组明确提出,在高起点上,湖北审计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审计目标由注重发挥审计防护作用向注重发挥建设性作用转变,审计内容由侧重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并重转变,审计手段由套账式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审计组织方式由发挥局部作用向发挥整体效能转变,审计管理由单一内控方式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大视野,带动大发展。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湖北审计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创新。
    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保障国家安全,必先保障财政安全。当前,在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安全尤为值得关注。围绕这一主题,他们在先前推出公安财政支出审计、老河口联网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又率先推出了夷陵财政联网审计的创新作法。宜昌市夷陵区审计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搭建财政联网审计平台,建立财政联网审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全部财政性资金的实时、重点和全程监控,增强了审计监督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由定期向经常转变,使审计“预防”功能得到了很好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显现。今年省审计厅机关又首次偿试开展了对地税联网审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施对财政资金的跟踪审计,在全省范围内正从点到面逐步推广,并从财政联网审计发展到地税联网审计。省审计厅在抓好本级财政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与基层审计机关“联合审”的方式,将审计触角向市县财政预决算审计拓展,进一步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审计信息化绝不能滞后。瞄准现代科技进步给审计技术手段带来的变革,他们在普遍推进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同时,抢抓发展机遇,在2009年申报和启动了湖北金审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并被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这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省审计厅还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建立了全省财政资金审计分析一体化平台、审计专网综合信息业务监控平台和全省OA数据备份中心,使该省审计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求真务实——深化创新

    创新,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只有深入实际,深入调研,深入思考,求真务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湖北近年每一项重大创新,都是针对审计工作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深入调查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如何推进全省审计工作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省审计厅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全省各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他们进一步感受到,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审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大,审计工作发展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突出,尤其是大型行业性、专题性审计涉及全省范围,需要组织大量人力,单纯依靠省审计厅或地方都无力独立完成任务。二是省、市、县三级审计项目重复交叉,有限的审计资源分布使用极其分散,审计资源和审计时间浪费现象严重,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低下。三是审计成果相互闭塞缺乏交流,对审计情况缺乏系统化分析,全省性高质量审计成果较少,不能有效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四是部分地方审计人员素质不齐,力量不足,工作发展不平衡,执行力不强、公信力不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基层审计事业发展。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两个多月的基础上,于同年秋天,他们召开了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经过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树立全省审计工作“一盘棋”思想,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思路。随后,省审计厅出台了鄂审综发[2008]35号文件关于《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的若干意见》,又制定了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的五个具体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五统筹、一协调”为重点,着力构建上下统一、系统整合,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出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这在全国是第一次。它是湖北省审计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审计工作实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引起七大明显变化:促使审计系统整体效能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审计服务大局的意识和作用更加突出,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全面创新,审计质量、效果和作用显著提升,基层审计人才培养和锻炼得到明显加强、基层审计机关拓展了解决发展问题的路径,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审计工作,使全省审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整个经济社会处在动态、快速的变化之中,经济运行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有些经济社会活动常常与相对稳定的政策法规发生“撞车”,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概以违规来看待,引起湖北审计当家人的冷静思考。如:省财政前几年在专项资金上采取“捆绑式”打包下拨的方式,这一作法完全打破了专项资金原有的规定;有一些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地方出于保隐定的需要,动用教育经费保障资金用于教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平衡预算、转作行政管理费支出、发放教师工资及津补贴、偿还“普九”债务等。如何正确分析和把握审计反映的这种新情况、新问题,考验着广大审计干部的辩证执审思维能力,也检验着审计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政策水平。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的总体把握,和对审计所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科学分析,厅党组在2009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五个坚定不移、七个正确区分、八个慎重对待”的科学审计理念。其要义: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揭露与查处与民争利、有损民生的问题,查处虚报转移、截留挪用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查处基本建设中的重大质量隐患、损失浪费问题,查处经济违法案件线索,推动体制机制的完善。对一些是与非难以界定的情况和问题,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前提下,作出辩证、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区分合法与合理、失误与失职、主观与客观、前因与后果、历史与现实、微观与宏观、试验创新探索与钻空子谋私利的界限,结合当前实际,应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在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和判别是非的基础上,审计机关要做到既敢于坚持原则,又善于坚持原则;既严格执法,又理性执法,不机械执法;既坚决保护改革者,宽容失败者,又大力遏制违纪者,惩治违法者,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旗帜鲜明地为地方改革和发展服务。这一理念提出来并在省委省政府内部刊物作充分诠释宣传后,在全省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党政领导和审计干部的认同,较好的指导了全省审计工作发展。
     
     执着探索——推动创新

    当翻开湖北二十多年的审计历史画卷,你会被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所感染。近几年来,湖北省审计厅党组带领全省审计机关,秉承和发扬自身那种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主要领导带头承担创新课题和项目,推动审计工作创新不断拓展深度和广度,创新显得更加富有激情,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围绕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湖北省审计厅进一步完善了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从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到综合工作量化考核五大工作机制。去年初,在充分征求和吸纳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全省《审计工作综合量化考核办法》,对各市(州)、县(市、区)审计局审计工作实行全面综合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共涉及审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审计项目质量、审计情况必报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信息宣传、审计统计工作、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干部培训、地方审计工作特色、机关文明建设等十二个方面。今年初,省审计厅向全省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发出《关于2009年度全省审计工作综合量化考核结果的通报》,对上年度全省审计工作综合量化考核排前5名的市(州)审计局,和位于前20名的县(市、区)审计局予以通报表彰,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基层广大审计干部的广泛关注。对取得全省综合量化考核排名第一的荆门市审计局,市委书记傅德辉当即批示在全市予以“通令嘉奖”。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发挥了全省审计系统的整体效能。
    围绕着深化投资审计,他们进一步完善了跟踪审计办法,对重特大投资项目,采取派驻审计员、定期审计等措施;针对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投资额巨大、项目涉及单位多、利益关系复杂、案件易发的实际,与省交通厅共同构建了审计与交通联体防控体系,形成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免疫合力。围绕开展绩效审计,在总结襄樊市绩效审计常态化经验的基础上,全省全面推进了绩效审计常态化,省审计厅及武汉等市90%以上的项目引入绩效审计,促进提高了审计工作效果。围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坚持以监督权力运作为核心,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为主线,以重大经济事项为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向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全覆盖延伸,审计内容向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全方位拓展,审计方法向绩效审计方向探索,审计手段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转变,审计报告向文本规范化方向提高,审计成果运用向部门联动推进,并开展了县市党政一把手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试点。围绕创新审计方式,提高行业性、专项性大型项目审计效率,他们探索总结了信息化条件下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去年全省有十一个行业应用了信息化条件下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上审下”、“交叉审”、“一拖N”得到普遍推广。
    在省审计厅的影响下,创新思想深入到各地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已成为湖北审计机关一道亮丽的风景。武汉市提出了构建大财政、大投资、大绩效、大经责和大培训的审计格局,探索形成了非常规审计监督机制;荆门市提出了以审计理念引导发展,探索了投资审计一体化的模式;孝感构筑了以工程预算审计为突破口,以跟踪审计隐蔽工程和设计变更为重点,以竣工决算审计为总闸口,对政府投资项目实现全程监督的审计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和审计效能。襄樊市率先在全省推行绩效审计常态化,并促使襄樊市政府与省审计厅签定共建协议,在更高层次上建立了审计统筹机制;鄂州市积极探索推行审计科学化管理,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研究提出了防范审计风险的十条措施,如:切实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依法执行审计结论的定性定量标准、准确使用处理处罚手段、慎用审计成果和公开范围、自觉切断与被审计单位任何经济联系、全面公开聘用中介机构参与审计、善于处理复杂问题、有效化解矛盾、争取上级审计机关政策业务法律指导、不断总结审计工作基本规律等。宜昌市不断探索和加强审计审理工作,制定了《宜昌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审理办法(试行)》,提出和实施了对审计实施方案审查把关、对审计现场实行动态审理到对审计结果报告进行最终审理一整套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对审计结果报告实行“二级复核一级审理一会审定”的控制规定。
    探索推动着创新,创新激励着探索。湖北审计机关营造的日益浓厚的创新氛围,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使创新工作蓬勃开展,不断取得创新成果,引领着全省审计工作持续朝着更高层次迈进。在新的一年,湖北又瞄准了新的创新目标,制定了激励创新的新举措,创新将给全省审计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刘明亮  陈蔚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