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就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审计调查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3日】
【来源: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
字号:【大】 【中】 【小】
    2013年5月3日,审计署发布了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围绕此次公告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刘正均司长。
     
    问:为什么要开展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

    :为适应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明确由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主要责任,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教育部2006年下发通知,进一步要求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稳妥实施。为全面了解、客观反映各地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开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关情况,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12年5月至8月,审计署统一组织全国1445个审计机关、7200余名审计人员,对27个省所辖的1185个县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本次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署2012年度在民生领域的3个重点审计项目之一。
    
    问:此次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是什么?

    :此次专项审计调查,共从全国27个省选取了1185个县作为重点调查目标,其中东部地区357个县、中部地区382个县、西部地区446个县,被调查县的数量占这些省全部1893个县的63%;审计重点抽查了25 127所学校,涉及在校学生1705.28万人,分别占1185个县学校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13%和25%,并实地走访学生81.99万人,力求调查的结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真实情况。

    问:从审计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效如何?

    :从审计调查情况看,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等主管部门能够认真执行国家相关部署和要求,加强中小学布局规划和组织管理,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办学规模和效益,2006年至2011年,1185个县共撤并布局分散、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9.6万所,新建和改扩建设施相对齐全的学校1.22万所,校均学生人数增加17%,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二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的优化,2011年被调查县的学校专任教师平均比2006年增加35%,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增加1倍以上,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增加19%以上,小学和初中的生师比均有所下降,更好地满足了“一科一师”的教学要求;三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升了办学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问:审计发现目前各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审计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就学距离明显增加,特别是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导致有的学生上学耗时偏长;二是部分学校寄宿设施建设滞后,重点抽查学校中有16%的学生寄宿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抽查寄宿制学校中有36%的学校生均宿舍面积不达标,45%的学校存在大量低年级寄宿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的学校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还有欠缺等;三是部分学校校车配备和监管不到位,学生交通安全风险增加;四是部分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费用增加,受上学远、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实际辍学人数有所增加;五是一些地区片面追求集中办学规模,使现有生源大量向县镇学校集中,造成县镇学校出现新的教育资源紧张。此外,各地还存在部分停办学校校舍资产处置难度大、处置收入使用不够规范的问题。

    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整改情况如何?

    :为规范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27个省和有关县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积极整改,共完善布局调整措施30余项。黑龙江、云南等省要求各地制定整改计划,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贵州、湖北等省加强了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科学性的研究,制定了科学推进布局调整的指导意见;吉林、广西等省采取安排交通补助、加大治理非法运营车辆力度、加快校车牌照发放等措施,努力解决农村学生交通困难;江西等9省的130个县陆续恢复已撤并的1099个农村教学点;各地积极处置停办学校校产,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