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审计局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进年”活动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0日】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为促进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科研在服务审计实践、推动审计工作创新、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将2009年作为全市审计机关“理论研究推进年”,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围绕理论研究及相关基础工作,提升“三个水平”。一是努力提升高端理论研究水平。围绕审计署和江苏省审计厅组织的青年论坛和专题理论研讨、征文活动,针对不同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整合系统内外研究资源、指定专人负责实行重点突破、成立理论研究小组实现多头并进等举措,达到确保入围、提高质量、力争全省领先的目标。二是提升信息宣传及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积极培养一支写作队伍,要求各单位确保培养2-4名写作骨干,通过选题指导、专家评点、总结交流等方式,推进信息宣传工作的争先创优与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升审计公文的质量水平。通过强化公文审核过程的质量把关、开展公文质量培训、加强质量考核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公文撰写工作,提高审计报告尤其是绩效审计报告及分析报告等审计文书的质量。 

        ——以审计学会为依托,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搭建以市局各处室为牵头单位的学习交流平台,成立按审计业务类别分类的专家人才组织,如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研究小组、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小组等,召集培训、调研、论坛等活动,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实践,推动各项审计业务工作的创新突破,提升审计效果。二是搭建全市审计机关系统的学习交流平台,以业绩选拔15-20名左右审计人员,作为后备理论研究人才,成立写作小组,通过强化外部专家和系统内骨干对小组成员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其迅速成长,并对理论研讨、宣传报道实绩进行备案,实行“优胜劣汰、滚动选择”,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员。

        ——健全保障措施,推进“二项机制”。一是建立月度评比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单位信息宣传及理论研究文章的采用发表情况进行统计,按照人均发表篇数进行排位,公开通报名次及分数。突出抓好“两端”,对于人均篇数最多的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予以表彰表扬,并对其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对于人均篇数偏少的单位,强化对其的督促和引导。二是建立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机制。针对当前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邀请高校的理论研究专家、上级审计机关及市委市政府相关方面的行家里手,开展理论研究、公文质量、宣传报道等方面的培训,为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利用研究资源,整合“三支力量”。将审计机关内部专职写作人员、审计业务骨干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以及社会上的科研人员“三支力量”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1+1+1〉3的效应。一是建立理论研究课题招投标机制。对于重大审计理论研究课题,面向全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审计学会理事、会员,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单位专家、学者,进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审计机关与社会科研力量的联合攻关。二是实行部分课题定向委托研究机制。对于与审计业务工作联系紧密、审计系统内部力量有能力开展的课题,指定专门处室或专人负责实行重点突破,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并由系统内专职写作人员把关文字质量,促进内外部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从审计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注重成果运用,深化“五个结合”。高度重视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谋求从理论研究中“跳出来”,运用于对审计实践的指导,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创优。一是将理论研讨与提高审计质量相结合,着力打造审计项目质量精品;二是将理论研讨与审计工作创新相结合,着力解决审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三是将理论研讨与提高审计项目效果相结合,着重提升审计报告及绩效分析报告等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将理论研讨与推进信息化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五是将理论研讨与增强信息宣传工作相结合,更好地总结审计工作成效和经验。

        通过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进年”活动,徐州市审计机关在理论研究方面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审计署组织的全国审计系统青年论坛选拔中,向江苏省审计厅报送了6篇论文,其中2篇入选江苏省审计机关青年论坛,1篇被推荐参加全国审计系统青年论坛;2篇论文被江苏省审计学会推荐参加中国审计学会组织的“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专题研讨;在审计署组织的“免疫系统”审计征文评比中,江苏省共有4篇获奖,其中,徐州市1篇获得二等奖,1篇获得优秀奖。(刘玉娟、赵慧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