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促转型 审绩问效铸精品——江苏常州市审计局开展科教城绩效审计纪实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4日】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7月3日,江苏省常州市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常州科教城2006-2009年度绩效审计报告上作出长篇批示,并批转市委各常委、副市长传阅。在此后召开的市委扩大会议上,范燕青两次表扬完成该项审计的市审计局,要求相关部门对审计建议认真进行整改。7月8日,常州市专门召开科教城建设与发展推进会,提出将科教城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闻名”的创新高地、创业高地、人才高地和服务高地。10月2日,范燕青再次来到常州科教城调研,将科教城作为“一核八园”的“核”,定为全市发展的特区。一份审计报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应,源自常州市审计局紧扣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围绕经济发展转型进行选题,实施,并在成果转化方面下足功夫。

    集思广益——方案“三堂会审”凝聚集体智慧

    常州市审计局勇于将科教城这张“常州名片”作为审计首选项目,明确从审计的视角,对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转变到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决策及投入产出的审计。
    项目确定后,为制定好审计方案,该局首次举行项目审计方案招投标,先后三个回合进行会审,选取了最佳审计方案。
    第一回合是组织大规模的审前调查,各报名处室及个人全部进入科教城了解情况,根据掌握的资料,让报名处室及个人拟定审计方案。为提高中标率,处室内部也采用竞争机制,人人编写审计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第二回合是召开审计项目招投标会议,在大规模的审前调查基础上,各报名处室及个人小组按照拟定审计方案上台演讲,接受全局审计人员的投票选择和局专家小组评判。
    第三回合召开专家论证会,由中标审计组整合各申报小组审计方案的优点,优化审计方案,使审计内容的确定、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以及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方法的使用、审计进度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通过专家论证会对审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修改意见,使其更有操作性。
    审计方案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效率和效果。这次审计方案是在没有样板和审计标准可参考情况下编制的,按照“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发现亮点、找准切入点”的要求,做到了精雕细琢。

    优化配置——抓好“五个环节”强化现场管理

    实施强有力的项目现场管理,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这次审计组成员以中标单位社会保障审计处为主,借调局其他处室4名审计高手,并聘请多名顾问和专家。在这个新的战斗集体里,审计处长充当了“项目经理”角色,负责组织指挥和工作协调,提出审计思路,质量控制,推荐切实可行的审计技术方法,对现场发现的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决策,保证现场工作有序开展。针对审计项目涉及内容多、环节复杂、专业知识要求高、项目实施时间长,审计组成员来自不同处室,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侧重抓好五个环节:
    一是明确分工,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新老搭配、兼顾业务特长的原则,审计组细分成4个小组,分别负责科研机构、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开展情况、孵化企业发展形成产业情况、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学生就业情况和投入产出情况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有分工有合作,信息互通,扬长避短。
    二是掌握节奏,控制审计项目进度。细化审计方案,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入手,实现工作进度和审计质量的统一,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工作。审计小组每周召开碰头会,每月向局领导汇报情况,掌握进程,互通信息,及时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落实责任,控制现场审计质量。审计组将内容逐项分解,明确在一个时间段内必须完成的内容。为保证效果,审计组先后设计了30多张表格,锁定审计内容,便于数据分析。明确审计组负责人的复核责任,对发现的情况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方案和规定要求,做到不跑题,不偏离方案,为最终的审计报告质量负责。
    四是采集数据,构建审计分析模型。审计组将计算机审计运用到绩效审计中去,对采集到的科研机构、孵化企业、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和学生就业的数据,进行转换、清理、验证。通过数据分析,把握总体、确定重点,形成建模思路,构建审计分析模型,进一步将审计引向深入。   
    五是综合筛选,形成项目整体评价。根据审计形成数据链和证明材料链,将丰富的审计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提炼,从制度缺陷、行业发展和管理上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审绩问效——建言献策力促科教城发展

    客观准确反映审计情况,为宏观决策建言献策,是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所在。审计组注重转变思维方式,由过去的只关注财务收支转向投入产出、传统发展模式转向新形势调整结构、微观逐步转向关注宏观问题,既强调善于查找和发现问题,更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整体制度和机制完善,更多地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
    在审计目标上,突出“四个关注”:一是关注科教城的定位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科教城是“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羸”的平台,要探索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如何避免重复开发区建设的老路。二是关注科教城投入产出的问题。由于科研投入比较大,要研究政府投入、科研奖励、投资收益各占多大比例,才有利于生存发展。特别要研究在政府投入不足,土地面积不够,没有大的产业化项目情况下如何发展。三是关注人才引进和管理的问题。对引进入驻机构和人才,真正做到提高层次,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和出成果。四是关注机构职能、运行的效益和效率问题。科教城不同于行政机关,抓招商引智、有偿报务和投资收益,运作模式上应如何改进。
    在审计成效上,显示“四大特色”:一是反映成绩突出审计语言,从审计的视角客观评价科教城的发展和进步。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章节采用图表显示,使得审计报告更加直观。二是问题披露坚持实事求是,不遮不掩,直指要害,如缺人才更缺顶尖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多;项目引进偏重数量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部分海归创业项目目标未达预期;园区跟踪考核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够等问题的揭示,得到了科教城管委会的认可,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三是审计建议不泛泛而谈,见解独特。明确提出科教城扮演好“服务者、整合者、引进者”的角色,承担起“搭台”作用,确定科教城的发展方向应利用科教城“核”的作用,重点规划发展“创意、光伏、风力发电、生物医药、功能新材料、新能源电动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半导体照明”等八大创新产业集群,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同时就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问题、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加大投资力度和建立融资平台问题、提升管理素质等问题,对市委政府、科教城管委会和相关部门提出不同的审计建议。四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审计的过程,也是与科教城管理部门的沟通过程,审计组坚持沟通,及时交换意见,促进对方边整边改;科教城对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目前已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和项目操作规程。科教城管委会的领导说到审计透出一份感激:“审计全面客观的帮助我们号了脉,找到了问题所在,提出了解决办法”。(崔业富 姚留庆 周小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