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围绕解决“四大问题”探索推进书记县长同步审计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9日】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自2009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市审计局按照“先行试点、探索总结、全面推开”的步骤,大力推进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2009年,对黄州区区委书记、区长进行同步审计试点,总结积累了经验;2010年,安排对团风县、英山县和麻城市党政“一把手”进行同步审计;2011年,先后组织对黄梅、浠水、红安、蕲春党政正职进行同步审计;期间,还参与了省厅组织的武穴、罗田书记、县(市)长同步审计,实现了对全市10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同步审计全覆盖,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服务“换届”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审什么”,准确把握审计工作重点。县委书记、县长行使着管理县域经济社会的重要职权,履行着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责任。为此,该局把同步审计的目标定位在“摸清和反映政府资产状况、监督和制约权利运力运行、服务干部监督与管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上,紧扣科学发展主题,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以经济事项决策权、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管理监督权为切入点,紧紧抓住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的事项开展审计,突出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决策程序的规范性、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书记侧重于经济决策权审计,对县长侧重于经济政策执行权审计,并区分山区县与沿江县、工业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区别,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使审计工作有的放矢。

    二、围绕“怎么审”,不断改善审计方式方法。开展同步审计很大程度上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提高同步审计工作效率,该局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共同召开进点通气会,及时通报审计情况,共享审计成果,安排布置审计整改,合力督促审计处理落实;实行“五统一”组织管理模式,即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通知书、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统一审计处理;积极运用“一拖N”审计组织模式,大力推进同步审计与其他审计类型和当地审计项目相结合,充分整合利用各县市区审计局审计优势力量,必要时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参与投资项目审计。在同步审计中,该局共抽调各县市区审计骨干64人次,聘请社会中介组织12人次,为顺利完成审计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三、围绕“怎样评”,探索建立责任评价体系。该局对党政正职进行审计评价的总体原则是“依法、全面、客观、谨慎”。即在评价思路上体现依法性,以审计查证或认定的事实为基础,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行业标准进行审计评价,杜绝主观臆断。在评价内容上体现全面性,不仅看问题,也看成绩;不仅看当前,也看长远;不仅看经济增长,也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在评价方法上体现客观性。按照“五个坚定不移、七个正确区分、八个慎重对待”的思路,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行“一事一议一评价”,对审计认定的每个问题,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责任性质和责任内容,分别给予评价。在评价结论上体现谨慎性,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符合实际的结论,对审计未涉及、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的事项不予评价或以写实为主。

    四、围绕“如何用”,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水平。该局十分注重同步审计结果运用,不断健全结果运用机制,使审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管干部、正党风、促发展”的效果。审计中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发现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坚决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跟踪整改,强化审计分析,实行审计信息通报和共享制度,全力服务“换届年”干部监督与管理。根据同步审计情况,市县两级共对负失察责任的12名领导干部予以追究,其中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2名涉嫌犯罪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立案查处。在对某县县委书记、县长同步审计中,查出该县某局挤占挪用专项资金230多万元用于建办公楼的问题,市委最近根据审计情况,否决了对该局负责人拟在换届时提拔为副县级干部的意见,并严肃追究责任。(张立平 付后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