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助推“碧水蓝天”工程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5日】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围绕“创建国家环保城市,大力实施节水减排”的碧水蓝天工程,牢固树立“大资源环保审计”意识,以资源环保审计为切入点,以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各项资源环保审计工作全面实施,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来,该局共查处违规违纪金额53.75亿元,徐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批示该局的审计专报8篇,促使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14份,促使各部门制定规章制度38份。
    
    ——积极扩展审计领域,审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从原来的对土地出让金、节能减排和山林绿化工程审计,逐步扩展到对矿产资源、水污染治理、大气环境等领域的审计,尤其关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建设和城镇发展建设中的结构性污染问题。五年来,该局对水污染、土地、大气等总投资200亿元的治理项目进行审计调查。
    
    ——以结果为导向,狠抓跟踪整改,务求实效。从最初的单纯追求项目数量、违规金额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注重从管理宏观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进行转变。审计将整改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大问题及时形成专报,和徐州市人大、财政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如在塌陷地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引入“跟踪监督、专项问效、及时整改”的工作方法,将塌陷地资金绩效审计常态化。自2008年起,该局将塌陷地治理资金绩效审计情况列为每年人大报告的必要内容之一。
    
    ——改变传统审计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有利于绩效审计发展的现代审计管理模式。首先,创新审计管理模式。加强审计资源共享力度,建立绩效审计协调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积极开展合作审计,上下协调、整体联动,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与建设性作用。如在太湖水污染治理绩效审计中,徐州市审计局组织太湖流域的审计机关参与审计,推进该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落实和顺利开展,促进了太湖水质好转。其次,搭建绩效审计结果运用平台。一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五年来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累计公布绩效结果报告15份;二是进一步规范审计评价。探索建立了污水治理、棚户区改造等绩效评价体系;三是加大资源环保绩效审计考核力度,该局将建议采纳率、审计整改等事项纳入考核范围,提高绩效审计考核比重。再次,创新人才利用机制。2009年该局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外聘专家库,积极聘用资源环境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审计和审计调查,建立科研推动机制。(李修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