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积极打造“三大体系” 努力开创科学审计局面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来源:湖北省通城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审计局坚持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积极开展“阳光审计”,认真打造“三大体系”,努力为开创科学审计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以民为本”服务体系。一是关注百姓“养命钱”与“救命钱”,从严监督,促进各项资金规范管理。今年,该局社保资金审计结果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并组织成立联合清收专班,对挤占挪用百姓“养命钱”与“救命钱”开展清收,对拒不归还资金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处理处分,并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完善“五险合一”管理制度,服务全民。二是关注民生工程,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完善各项民生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该局将污水垃圾处理厂、廉租房建设等涉及民生的项目纳入绩效审计计划,审计建议促使县委、县政府制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促进民生建设项目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监督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利益,加大为民服务力度,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与民政部门联合组成核查小组,对全县城乡低保金发放开展大规模核查,取消不符合条件领取低保金户数814户,核减2046人,重新审查调整发放对象,保证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真正维护弱势群体利益,赢得参保人员一致称赞。四是关注农村农民利益,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审计,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先后两次组织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开展审计调查,审计提出加强对医疗人才培养、严格管理专管员等建议。县委、县政府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并责成相关部门落实,有效减轻了农民的治病负担,促进提高了广大农民参合积极性。
    
    打造“点面结合”防控体系。一是强化廉政勤政管理制度,抓好制度建设。该局在审计“八不准”纪律基础上,制定了“十不准”廉政纪律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审计组廉政责任规定等制度。二是实行廉政勤政告知制度,抓好审前预防。审计组进点时,现场告知被审计单位审计“八不准”纪律,并公布举报电话,请被审计单位监督审计人员遵守审计工作纪律、执行廉政勤政情况,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三是推行廉政勤政回访制度,抓好审后整改。审计项目结束后,要求各审计组提交审计组廉政勤政情况反馈卡。同时,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征求意见表,或登门回访,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和建议,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四是实行廉政勤政考核制度,评价工作绩效。将廉政勤政工作纳入审计工作考核指标,对评价差的审计人员在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不予评先,不予奖励,不予晋升;对严重违纪审计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确保审计廉政勤政制度有效落实。
    
    打造“特色鲜明”审计文化体系。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办公楼附属设施建设,装备多功能厅、荣誉室(图书室)、档案室等。二是完善制度。在机关内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考勤、财务管理、会议等制度;在审计业务控制方面,建立审计项目讨论审查制度、保密制度、审计复核规定等;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制定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审计组廉政责任规定、审计“十不准”制度等。三是不断推进和发展审计精神文化。一方面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平安家庭、青年文明号等文明创建活动,号召干部职工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另一方面不断开展学习、教育、文化活动,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丰富干部职工精神生活。两年来,该局先后组织岗位培训、审计质量培训等活动,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我是审计人”演讲比赛等各项文体活动。四是成立审计文化宣传组,将审计文化宣传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樊仁海)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