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长沙办加强理论研究 全面推动审计业务发展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1日】
【来源:审计署长沙办】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贯彻署党组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总要求,把审计理论研究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服务、为审计队伍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注重把握新形势下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围绕“加强审计理论研究、促进跨越式发展”的3年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加强科学规划、实施重点突破、倚靠专家骨干、带动群众参与、注重成果应用、完善制度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高效的工作方法,抓好重点突破

    理论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抓住重点,形成突破,该办通过抓重点课题研究,集中力量攻关,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批研究“精品”,以此快速提振干部职工的信心和热情,营造良好研究气氛。2011年3月,该办公开竞标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国家审计与民主法治研究》成功,最终形成2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部有较强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国家审计与民主法治论》学术专著,开创了该办承办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的先河,打开了理论研究的新局面。3年来,该办重点课题研究不断突破,共有3个研究课题获科技部、审计署重点课题立项,此外还完成了3个署科研所、审计学会研究课题。

    二、坚持充分的资源整合,用好专家骨干

    随着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矛盾的不断显现,进一步整合资源,借助外部力量,挖掘内部潜力,用好“智囊团”、依靠“主力军”,充分发挥专家、骨干的作用,成为“多快好省”地开展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是借用外脑,建好外聘专家资源库。2011年,该办聘请了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的40多名专家教授为该办理论研究顾问,初步建立起外聘专家库。近两年,共有4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办“高端培训专家座谈会”,为该办理论研究建言献策,引介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有5名外聘专家对该办干部职工进行了3场理论研究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办人员的研究能力;在该办组织的重点课题评审和验收中,6名外聘专家担任了课题评审会评委,为课题评审提出了真知灼见;5名专家教授还直接参与重点课题研究,为该办课题的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深挖潜力,整合办内骨干力量。首先,壮大审计理论研究会的专业力量。在研究会下分设14个研究组,把各处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充实进来,切实发挥处室骨干力量的作用和专业优势,由20名骨干组成的理论研究会已成为该办审计研究的“王牌力量”,在多次重大课题攻关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其次,组建了由36名优秀审计人才组成的审计实务导师库,并通过选拔确定了该办首批27名各领域的办内审计专家,要求他们在“传、帮、带”的过程中,积极引领年轻审计干部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近两年,有27名年轻干部在顺利“毕业”后开始独立承担课题研究,成为该办理论研究的“生力军”。第三,建立完善审计理论研究人才库。通过不断选优,把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较深、研究成果较丰富的干部职工选拔到该办审计理论人才库中,目前该办已有19名职工入选全国审计理论研究人才库。

    三、坚持合理的工作格局,推动群众参与

    努力打造基础稳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工作格局,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大力推动群众型研究。

    一是强化研究意识,发动群众参与。在“双为”方针指导下,该办始终坚持把理论研究当做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办领导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树立研究意识,办公室加大对各项研究成果的宣传,充分调动起全办同志的研究热情,营造出活泼热烈的研究氛围。同时,注重发挥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每年年初和年中召开审计理论研究专题座谈会,办领导和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参加,认真听取各方面的宝贵意见,让广大干部职工都有机会参与到理论研究工作决策上来,发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积极组织群众性征文活动。动员全办干部职工参加审计署、审计学会等发起的各类征文活动。2011年中国审计学会举办的4个研讨会和征文活动中,该办积极组织,共投稿12篇次,其中3篇次获奖并在研讨会上交流。2012年中国审计学会“全国审计青年论坛”等4个研讨会征文活动中,该办共投稿10篇,其中2篇次获奖并在研讨会上发言。积极举办办内征文活动,3年来办内组织了两次大型的征文活动,80多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参与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升。

    三是大力开展审计论坛活动。2011年,该办组织了“迎接建党90周年”审计论坛活动,共有48位同志投稿55篇,其中13篇优秀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讲解和交流,出版《审计研究论丛》1辑。2012年,该办再次组织了“献礼十八大,实现新跨越”审计论坛活动,共收到论文52篇,评出获奖论文16篇。此外,还积极组织“月读一书”活动,举办“我爱读书”沙龙活动,在全办形成活跃的学习交流气氛。为激励群众热情,该办还把优秀作品集结出版,3年来出版《审计研究论丛》两辑、《身边的人和事》一本。

    四、坚持务实的研究导向,注重成果应用

    紧紧围绕审计工作实际需要,坚决克服为研究而研究、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不良现象,立足实践开展审计研究、通过研究推动审计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型审计。在审计中,该办明确提出要结合审计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在审计实施方案中要确定专题调研事项,在审计现场要组织专题调查小组,在审计结束后要提交专题报告,整改跟踪中要评估专题报告效果。3年来,该办共提交专题报告22篇次,内容覆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重大项目建设、高速公路等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是注重实效,推动审计工作规范发展。该办从业务管理、进度管理、资料和保密管理、外勤经费管理、信息化管理、突发事件管理、廉政风险管理、党建和文化建设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审计现场行为作了全面、深入、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最终在课题成果基础上制订了《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审计现场管理指南》。该指南得到署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该办还在中国审计学会课题《国家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及结果利用研究》中,探索审计项目后评估,对审计项目绩效水平、质量、成果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于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都具有较高价值,得到了相关方面的好评。

    五、坚持科学的激励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2010年以来,该办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加大保障力度,积极推动理论研究工作走上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办处两级领导亲力亲为,办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理论研究工作,并带头进行课题研究,各处领导具体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研究,强化责任制,切实发挥处室专业优势,使得理论研究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处“一把手工程”。精选研究会秘书处人员,打破论资排辈的做法,秘书处人员全部由年富力强、研究能力突出的年轻人组成,确保组织调度有力。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将理论研究纳入办内考核体系,对全办干部职工尤其是年轻同志提出研究要求,规定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没有撰写和发表论文的,在公务员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将理论研究纳入处室考核内容,并占据较大分值。建立定期评选奖励制度,每年结合各类理论研究专题活动,对优秀研究成果和获奖论文进行表彰,每年年底将当年发表的优秀论文进行评选并集结出版。

    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在时间、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给予理论研究工作必要的支持。每年在细化预算里专门安排理论研究经费,办内重点课题给予每个2万元的资助;重点课题攻关阶段,在人力和时间上给予充分保障。创造和完善学习平台,建立了电子图书馆,购买了电子图书,审计人员不论是在审计现场还是在办公室,都能阅读上万种图书。同时,开通了中国知网账户,让广大干部职工随时可以学习参阅海量的文献资料,以便其开展各项研究。(黄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