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计视角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刘艳飞、关华林、庞曰兴(山东省淄博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来自信访部门的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农民上访问题中80%属于合理的,而其中85%的问题属于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言而喻村级财务管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矛盾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积累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村级财务管理已经的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种种村级财务矛盾频发,说明村级财务管理在经济新常态下还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必须加大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

一、村级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程序不完整。在近年的村级财务审计过程中发现有些村收入、支出没有预算,一方面支出随意性强,例如村民福利发放,村干部工资、通讯费、差旅费以及村内零用工人工资支出金额不能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收入项容易遗漏,例如村民所反映村内收入不知去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究其根源之一是村内没有财务预算编制,无据查证村内相关支出是否合规和有效,相关的收入是否及时入账从而给财产流失留有余地。除此之外不进行财务预算编制也不能对村内财产进行统筹安排,当然给审计监督工作也带来了障碍。

2.财务制度没有落实。例如村内会计、出纳一人兼;村内支出原始凭证不规范、入账不及时,单据可以随时填补等,严重缺乏真实可靠性;村内的理财小组形同虚设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村长、书记管的过于宽泛干涉会计的相关工作,有村民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我们村的账务是书记说了算”。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村内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即使有了文字性的财务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落实。

3.会计处理不准确。准确的会计处理可以更真实的反应一个村的经济状况,但是会计处理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现象频频出现。近年来新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有些村支出一直在“在建工程”科目中挂着不能及时将其转为固定资产;有些发给村民的补助收入入账时计入“其它收入”科目,发给村民时再计入“其它支出”科目,这样虚增了村内收入与支出;还有村内一些零星支出没有统一记账科目,记账随意性强。

4.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村内的财务相关资料不完整、不连续,甚至重要会计资料丢失。会计资料保存不善,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资料保存意识薄弱,这对于真实可靠地记录村级经济活动带来不便,给审计监督工作也带来难题。例如有的村在将土地承包费收入入账时,没有土地承包合同,有的已经过期或者存在虚假合同的现象;相关的会计资料在村委换届时随着会计人员的更换,会计资料也丢失了。导致有些账成为了“死账”,破坏了会计处理的连续性。

二、追溯财务问题根源—财务管理模式

2006年以来,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已经开始由村账村管模式转变为村账镇管模式。村账镇管模式中村组织只设报账员一职,定期向镇农经站报账,代理中心对上报账务资料集中审核记账,协助村民理财小组加强监督。这种模式增加了村级财务的监督力度,同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自行管理时记账不及时、手续不完备的问题。但是这种账务管理模式存有的弊端带来村级财务问题,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财务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1.干预村民自治

村账镇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力度但同时也阻碍了村民组织自治的工作,这违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民自愿原则的要求,侵犯了村民的自主管理权,没有从实质上落实村民自治。一方面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看,村委会将财务管理权交到镇政府,权利减少同时减少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从权利与责任分析,村级财务管理权转移到镇政府,村干部所担的经济责任相应减少。无论从权利与义务还是权利与责任层面来看都在无形中消弱了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在财务管理方面增加了对于镇经管部门的依赖,长此以往村内的财务程序执行不到位、财务制度不落实、会计人员水平得不到提高,财务问题出现是必然的。比如很多村都不会主动去自查村内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落实,等待镇上统一安排与布置;不会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村内实际情况编制财务预算;通过调查村内的会计人员大部分来自于本村村民且95%以上都是初中以下文凭,专业技术水平很低,但是村委并没有培训会计人员的计划。

2.违背了独立性原则

根据现实情况调查村账镇管在实际操作中违背了独立性原则,现在镇经管站在对村内账务进行管理同时进行审计监督,违背了审计的独立性,也违背了会计的独立性。经管站工作人员刚开始以会计入账为主要工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对村级财务监督力度要求提高,经管站工作人员开始参与村级账务审计,同一个部门兼有两项本该独立的工作,其监督力度会大打折扣。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对于一些小问题不能用严肃的态度对待,抱着尽量简单处理能不调账就不调账的态度去处理,这样即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不一定可以及时得到规范;再比如针对会计处理不准确的情况在自己审计过程中很难发现,导致审计不彻底。

3.空洞的村民监督

村账镇管模式要求必须有村民理财小组监督,镇经管站协助理财小组加强监督。根据规定村民理财对于村内重大事项要积极参与决策,对于村内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必须审核、签章。但是经过调查和自己在工作中的观察90%甚至更高的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很多村对于此规定只是流于形式。例如有的村在月底把理财小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对村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凭证进行审核、签章,但是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并没有对每张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根本不看内容直接签章。或许是由于村民理财小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监督作用,也或许在村内抹不开面子,理财小组集体放弃行使监督权利导致理财小组签章审核只是一道摆设。另一方面,村账镇管模式要求村级财务定时且在固定的位置进行公开,现阶段村级财务公开内容为现金财务公示和银行存款财务公示,这样公开内容粗略而且不容易被村民理解,再加上村民缺少监督意识所以很少有村民去细看财务公示的内容。甚至有些村财务公开栏比较简陋,刚贴上去接着就被村民揭去或者被风刮跑,这也导致财务公开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样的村民监督氛围使村级财务保护又失去了一道防线,他们是最了解村情村况的当事人,他们作为财产的主人最应该有保护财产的积极性但是他们没有行使权利。这给某些村委成员也留下了可乘之机,为财产的流失留有缺口,对于财务的混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更新财务管理模式

村账镇管模式自2006年实行以来至今有近10年之久,在此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视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现有的村账镇管模式也应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有所变化。种种财务问题的出现已经为我们敲响警钟,现有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与现阶段村级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矛盾,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更新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党中央统筹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过渡阶段我们的村级管理模式做好转变更新,最终形成独立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独立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就是每一个行政村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可以自由支配村内财产,村内有独立的财务部门(村民理财小组参与审核)处理村级账务,村民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镇经管部门起到外部审计监督和指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统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虽然这种模式是我们最终要到达的理想模式,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村的发展还达不到利用这种模式的要求,所以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要根据村级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更新财务管理模式适应村级经济发展,为这种理想的村级管理模式打下基础。

1.培养可持续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村级经济迅速发展,现有的村账镇管模式只是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面前的一种折中选择,完善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专业知识是体系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培训财务专业技能人员是首要步骤。首先我们要做好宣传增强村内主要领导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改变他们依赖镇经管站的心理,激发村级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树立构建独立村级财务体系的意念。其次,村委会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培训指导工作,只有做好人才培训才能带来村级财务体系可持续发展。通过培训使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系统学习村级财务管理知识熟悉财经法律法规,最终达到能够根据村内实际情况准确熟练处理账务逐步脱离镇经管站代理记账的旧模式。最后由于村内换届频繁所以在财务人员委派时选对人用对人至关重要,也是迅速建立和持续发展独立村级财务管理体系的保障。所以在财务人员上任时让他们形成“人可以换但知识也能留下来”的新思想,即使村委换届需要更换财务人员时,必须做好交接和老人带新人的工作。

2.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在旧的村级管理模式中无论是村民群众还是村民理财小组都没有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给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留有余地。村民群众永远享有监督的权力,所以增强村内财务监督是现阶段以及以后一直要做的工作。增强内部监督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有监督意识,通过各种实地宣传方法增强村民群众的财务监督意识,对理财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掌握财务审计知识为做好内部监督铺垫理论基础。第二监督的内容有效,理财小组对于签章的内容要认真审核,树立理财小组有责任与权力对等的意识,对自己所有签章的单据一旦出了问题负有连带责任;另一方面对财务公开的内容进行调整,公开村民关心的财务内容让村民真正体会到他们才是村级财产真正的主人。这就要求每个村根据村内实际情况结合群众心声及时公开财务内容,使财务公开不流于形式。第三要有反应问题的通道,设立多种财务问题反映通道,村民可以根据问题的情况选择适应的问题反映通道,使监督结果得到有效处理。当然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每个村灵活设置,但是必须具有一条通道是直接通向外部监督系统的。比如当村民发现的有些问题村内解决不了或者不方便与村内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直接向外部监督系统反应问题。

3.完善独立外部监督

镇经管站要逐步脱离代理记账工作起到独立审计监督的作用,干预村级组织自治的行为逐渐消除,记账与审计这种违背法规的兼容模式要改变。镇经管站树立审计监督意识,逐步形成县、镇、村三级的审计监督系统。首先经管站财务人员不仅掌握财会知识,更要有系统的审计理论知识,这要求镇经管站人员积极参与财务审计培训。其次,镇经管站要对每个村进行不定期的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促进村级财务更加规范;由县级多个部门组成的审计小组定期进行就地审计。第三,维持外部监督体系和村民监督通道的顺畅,镇经管站认真对待村民反应问题并及时启动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查找村级财务体系漏洞完善村级财务体系。

总之,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理论层面,更新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是必须进行的工作,财务问题的频频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开始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虽然相关部门有了转变的萌芽但是力度跟不上、方向不明确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明确转变方向,加大转变力度,使村级管理模式与村级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促进党中央惠农经济政策高效落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刘艳飞、关华林、庞曰兴)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