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程度
赵重达(江苏省常熟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3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提到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可见这是目前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由此展开,通过分析什么是审计职业化、审计职业化的重要性对我国审计职业化进程展开讨论,最终得出我国审计职业化程度的结论。

[关键词] 审计 职业化 必要性 程度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招录审计人员可加试审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专业性强的职位可实行聘任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由此可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目前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未来审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现代审计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审计事业的加速发展和审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已成为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审计职业化

简单的给职业化下个定义,就是指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一书中,把职业化系统地分为个人职业化、团队职业化和管理职业化。国际著名社会学家库尔特根(Kultgen, 1988)提出职业化应具备3个方面的13个特征。一般特征:有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执业技能;执业技能需要一定的广泛而严谨的培训才能获得;执业人员应通过考试展示其执业能力;有一个声誉显著的协会来代表和组织众多的职业人员;通过职业道德准则来维护职业的正直与诚实性。与社会相关的特征:职业所提供的服务是利他的;执业人员在某些领域具有执业权威性,并且需要对其职业判断承担责任;职业服务是维护公众利益所必不可少的;职业资格需要经过认证,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职业人员为各个客户提供服务时具有独立性。与客户相关的特征:职业人员与客户之间具有委托责任关系;职业人员能公平地服务于顾客,不存在任何特殊利益考虑;职业人员的服务能得到固定的报酬。

笔者认为将职业化这一广泛性的概念特征运用到审计这一细分行业得出的就是审计的职业化。

二、推进审计职业化的必要性

(一)审计职业化是由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审计工作具有政策性、专业性、道德性等特点。它的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崇高的道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国际社会普遍对审计人员设置了不同的职业资质门槛和从业范围标准。如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等都对审计人员的资质条件和职业标准进行了设定。

(二)审计职业化是内在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其一,审计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劳动,审计的价值应在其交换中得到体现。其二,审计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尤其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是中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市场。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社会管理性的审计组织,如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但掩盖不了审计商品性的特征,审计人员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其三,无论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都是经纪人,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社会审计自不必说,它是以服务收费为前提的。国家审计或者内部审计也存在经费和人员待遇的问题。它们虽然不以部门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但是审计人员的待遇和审计经费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的话,要保持一支高效、廉洁的审计队伍是不可能的,因此审计工作必须遵从价值规律。

三、我国审计职业化的程度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行业职业化发展状况的判断不能使用职业化或者非职业化这样简单的标准。就如思科CEO钱伯斯所指出的:“各种职业特征的存在是程度高低问题,这应作为衡量职业特征的尺度”因此,职业化行业与非职业化行业之间的真正区别不是质的区别,而是量的区别。严格地讲非职业化行业也具有许多职业化行业所具有的特征,只不过程度低一些而已”。笔者在对国家审计的职业化特征进行评价时也不是一个绝对化的评价,而是对其所具有的职业化程度进行评价。

下面笔者将以Kultgen对于职业化的13个特点作为依据,根据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现状是否符合Kultgen所提出的特点为标准,以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这三个维度衡量我国国家审计的职业化程度。

(一)符合Kultgen理论中职业化特点的有:

1、国家审计是否有一套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职业技能。我国国家审计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国家审计的起源、国家审计的本质、审计假设、审计职能、审计理论结构及逻辑起点、审计环境、审计风险、环境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2、国家审计是否通过职业道德准则来维护职业的正直与诚实性。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其中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进行了规范。

3、国家审计提供的职业服务是否是利他的。国家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手段,增强了部门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国家审计在推动财政管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和谐社会等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审计所提供的职业服务是利他的,这里的“他”指的就是人民群众。

4、国家审计的职业服务是否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所必不可少的。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有利于维护公众对政府公共资源使用状况的知情权;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防止权力滥用,促进依法行政,法治化社会的建立。可以说,国家审计的职业服务在制止舞弊、行贿等方面是有利于公众利益的。

5、国家审计职业人员与客户之间具有受托责任关系吗。对于这一点,国家审计人员无疑是具有的。因为,正是由于受托责任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基本符合Kultgen理论中职业化特点的有:

6、国家审计职业技能需要一定的广泛而严谨的培训才能获得。国家审计职业界并没像社会审计那样建立起一套有序的职业培训计划。或者说虽然也开展一些职业培训,但并不完备。并且在大学这个层次,我国众多大学并没有广泛开设国家审计专业方面的课程。

7、国家审计人员是否需要通过考试展示其执业能力。目前对于国家审计人员的遴选与考核并没有一个成文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也并没有突出审计职业的要求,不能有效选拔出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员。对国家审计人员任期的考核,一般也只是表现在其职称评审的考试上,显然这种考试不具有如注册会计师考试那样的权威。

8、国家审计在其执业领域是否具有职业权威性,且需要对其职业判断承担责任。对于国家审计是否具有权威性,需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1)客户是否在可接受的程度上承认国家审计的权威。(2)审计人员的权威是否与其他职业的权威来源相同。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该说国家审计在其职业领域是有一定权威的。但是,由于国家审计组织制度不合理,导致现实情况是国家审计权威性不够,表现为国家审的威慑力弱,审计处理、处罚的执行难度大,难以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而对于承担责任,国家审计显然需要对其建议承担责任。而且,这一责任包括法律责任。比如《审计法》中规定: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国家审计职业资格是否需要经过认证,并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对于这一特点,国家审计是部分具有的。首先,国家审计有准入性的考试。但是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这种考试的内容并没有突出审计职业的要求,而是更多强调审计人员的行政能力。例如,法律要求社会审计人员若要取得审计报告的签字资格就必须通过职业认证。而国家审计在其提供的服务方面就没有这种法律性的强制要求。其次,国家审计是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呢?近几年来,国家审计有了重大突破,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是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审计部门发挥了很大作用并取得明显效果。所以,对这一特点,国家审计是基本具有的。

(三)不太符合Kultgen理论中职业化特点的有:

10、国家审计是否有一个声誉显著的协会来代表和组织众多的职业人员。我国目前并没有一个声誉显著的协会来代表和组织众多的职业人员。我国各级审计部门目前是在审计署的领导下开展审计业务。

11、国家审计职业人员为各个客户提供服务时是否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指可以保持无偏见的审计决策能力。独立性保证机制的功效在于确保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保持客观、公正的精神态度以及工作实质。对于这一特点,显然国家审计不具有高度的职业独立性。因为在行政模式下,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存在制度性缺陷,其损害因素包括行政干预和审计体制等。

12、国家审计职业人员能公平的服务于顾客,不存在任何特殊利益考虑。这一点显然是与独立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模式,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其在执业时很难不存在任何特殊利益考虑。如审计对象的确定,经领导“打招呼”后便进行调整。对审计查出的某些问题,领导给予“关照”后便减轻或放弃对问题的处理处罚;有的地方政府担心审计揭露问题过多难以承担责任或影响政绩,对审计结果违法干预;有的地方政府人为要求审计机关将一些查出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删去。可见,虽然从理论上,家审计可能可以公平地进行审计实践。但是现实中由于其所处的地位的影响,使国家审计的这一特点并不十分突出。

经过分析可见我国的国家审计基本处于半职业化的状态,在今后推进审计职业化进程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赵重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李宏飞.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M].新华出版社,2007

[4]李家国.对审计职业化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2):23-24

[5]陈莉,蒋兆红,殷海庭.国家审计职业化程度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2):134-135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