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资源节约应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评估
黄家铭 (审计署哈尔滨办)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0日】
字号:【大】 【中】 【小】
    我国资源的特点是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国家采取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措施,并对符合政策的项目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但审计实践中发现,一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缺乏深度,研究不系统,结论也多为直线式推导。一旦政策或假设的前提发生变化,项目预期的效果难以实现。
    
    一、可行性研究缺乏深度,不能应对政策和环境变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可行性研究是以既有的资源使用模式为基础,不能应对政策变化。比如,目前各城市安排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其可行性研究中的城市餐厨废弃物的调查是以大量浪费的餐饮文化模式为基础,并参考城市规模的扩张推导测算,对未来人们餐饮文化的变化和节约意识的提高带来的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足,再加之有关餐厨废弃物回收的政策、措施并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项目预期的效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倡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形势下,城市餐厨废弃物势必将大为减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估,已建成项目如何发挥效益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是可行性研究缺乏深度,不能应对经营形势的变化。一些资源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掌握的数据和资料不完整,也不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研究不系统,结论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一些利用枝桠材等进行加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容量和竞争对手的应对措施等,建成后或因原料不足等米下锅,或因市场价格过高没有利润而间歇性生产,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好坚持,等待竞争对手退出或形势变化。
    
    二、主要原因
    除有关部门因专业性不足,不能真正把关审核外,可行性研究缺乏深度的原因还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投资人缺乏投资风险意识,对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对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大环境缺乏深入调查,对政策的理解不全面,热心获得国家投入的资金,经营缺乏创新。
    二是公开信息不足,许多行业信息不对称或获取足够准确信息的成本过高,导致可行性研究只是作为申报项目的要件之一,并没有真正成为决策的依据。
    
    三、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的建议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此,项目可行性研究要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来把握,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是投资人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可行性研究要面向未来的变化,未来的经营环境是五大建设都在深入推进,日新月异。因此投资人应当结合当前条件科学分析项目,充分考虑“变数”,重视项目的中、后期评估,以提高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是国家促进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将不断完善,投资人应重视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资源、环保等方面的标准,科学决策,提高项目的效益。
    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引导,加大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投资人和企业家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同时,加大把关审核力度,为企业投资建言献策,提高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资源利用、循环利用项目发挥效益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业兴邦,切实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评估对促进项目实现预期目标有重要作用。(黄家铭)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