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审计 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黄燕(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业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重要地位。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务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多年来,审计署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通过实施各项农业审计工作,促进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服务了国家治理。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总结农业审计工作经验,创新农业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不断深化和推动农业审计工作上台阶,更有效地发挥农业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

    一、农业审计工作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治理方面的推动作用

    农业审计作为国家审计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领域长期充分发挥着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围绕如何确保中央“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夯实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基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积极推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政策实施的效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的投入力度,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充分反映了国家农业政策的工作重心和涉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农业审计按照“加强对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中央重大经济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和目标实现”的要求,通过组织相应的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揭示和反映了一些地方和部门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到位,或贯彻落实中打折扣等问题,并积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有效促进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是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问题,维护了财经法规的严肃性。审计监督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专门职权监督。涉农资金由于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导致管理薄弱环节较多,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甚至贪污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涉农资金的使用效果。近年来的农业审计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基础,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先后发现和揭露了一批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财经法纪,促进了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

    三是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了各项农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内涵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的各项农业资金审计中,审计机关在立足监督的同时,通过揭示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提出规范管理健全制度的审计建议,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当前农业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整体性和宏观性作用发挥不足。服务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农业审计要立足微观,服务宏观,着眼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大局。而目前各地开展农业资金审计的做法,主要是抓重点的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即每年从众多支农资金项目中,选取一两项,从上到下进行专项审计,或者即使对某类资金进行审计,也未能形成整体的观点,难以发挥整体性和宏观性作用。

    二是重资金的管理使用,缺少对资金效益的全面评价。目前的农业审计工作,主要是沿着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的主线进行的,重点是查处各级支农资金主管部门在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对资金效益的评价也主要来源于统计部门的数据,很难判断某项农业资金在农村经济发展或农民增加收入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缺少对资金效益的全面评价。

    三是重违纪违规问题查处,缺乏对问题原因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研究。查处问题并不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审计是为了更好地促使其改正错误、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农业审计的实践工作中,存在对查处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问题非常重视,但对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及根治问题的对策研究不多的现象。

    三、深化农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树立全部政府性资金的理念,不断拓展农业审计的范围和内容。转变农业审计就是对某项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理念,树立涉农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均应为农业审计的内容的理念。凡是涉农的财政、金融、基本建设、教育、社会保障等都应当是农业审计的范围。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农业审计,既是审计视野的拓展,也是审计方法的升华,使片断零星的审计事项得到了有效的整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农业审计的整体性作用。

    二是树立民本审计的理念,把切实关系农民利益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审计监督权是人民赋予的,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农民是社会各阶层的弱势群体,而能否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关系社会的稳定,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农业审计必须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的理念,把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三是加强农业资金绩效审计的力度,促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效果的更好发挥。农业审计应当把是否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支农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效果的根本标准,强化对政府涉农资金、涉农项目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进行全面、综合审计的意识,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做出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加强和改进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坚持审计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发挥农业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作用。农业资金点多面广线长,决定了农业审计在坚持在查处微观违规违纪问题的基础上,应尽可能运用审计调查的方法,从整体上反映各项涉农资金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共性问题,从政策制定的宏观层面,服务于国家农业发展的大局。

    五是结合实际情况,加大信息化审计的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农业的信息化审计提供了可行的外部环境。如现在的种粮补贴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多通过银行系统直接发放到农户的银行卡上,各地主管部门也建有相应的资金发放的管理系统,使得信息化审计的条件不断成熟。农业审计中可结合具体的审计项目的情况,加大信息化审计的力度,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黄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