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执行中政府采购审计重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张彦庆(审计署太原办)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7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预算执行审计的总体思路入手,分析了与政府采购的流程及审计重点,指出了政府采购审计中遇到的体制机制制度性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旨在对政府采购工作和相关的审计实务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算执行  政府采购 绩效评价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逐年扩大,政府采购审计已经成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采购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及新的任务。
     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充分发挥并实现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政府采购实施审计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也有利于开展政府部门绩效审计。为此,必须对部门预算执行中政府采购和相关审计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
     一、政府采购流程及审计重点分析
     政府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采购单位、供应商及采购代理机构等多方利益关系,涉及面广、政策性和专业性强,导致审计监督对象较为复杂。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文以政府采购流程为主线,以中央部门实施政府采购为例,对政府采购审计重点进行分析如下:
     1.政府采购预算编报。按照《政府采购法》及《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中央单位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在部门预算中单独列出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按照程序逐级上报,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审计人员在取得部门预算、财政部批复的部门预算、所有追加及追减预算文件的基础上,审查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照预算法和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审查是否存在已列入支出预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未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审查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调整或者其他原因而需要补报的政府采购项目。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审查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采购项目;审查是否存在突破预算的采购项目;审查政府采购项目是否与中央单位资产配置计划相一致,是否存在配置计划外编制政府采购项目的情况。
     2.政府采购计划编报。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及《财政部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计划和执行编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中央单位的政府采购计划及执行结果均应按季度向财政部报送。在开展年度政府采购活动前,审查中央单位是否编制年度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的实施计划。同时,将按季报送财政部的政府采购计划与财政部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比较,审查是否按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计划。将政府采购计划资金总额、项目名称、单项采购计划、采购数量、金额及资金来源等逐项与政府采购预算相比较,审查有无政府采购计划编制不完整的问题;审查是否存在随意变更采购计划和计划外自行采购的行为;审查有无任意追加预算突破限额的问题。
     3.政府采购执行过程。对政府采购执行过程的审计,应当重点围绕采购资金来源及流向、采购方式及程序、采购执行结果等3个方面进行。
     政府采购资金来源及流向审计,主要应当审查政府采购资金来源与政府采购预算是否一致,政府采购资金拨付是否到位,拨付金额与预算是否一致。同时,关注政府采购流向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采购单项及采购金额与政府采购预算是否一致。在大额政府采购项目中,关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政府采购资金是否汇集完毕。在部门自行组织的招投标形式的政府采购中,审查投标人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了投标保证金,采购活动结束后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是否及时、足额,是否存在挤占其他资金的情况。
     采购方式及程序合规性审计,在部门自行组织的招投标采购中,应当查阅公开招标或邀标的项目文档,审查其是否符合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部门未采用招投标或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方式,自行采购目录外商品、服务或工程的情况下,查阅其项目文档,审查是否存在应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内的商品、服务及工程而未委托的情况,审查有无将应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各种非正当条件转为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其他方式进行,故意规避公开招标的问题;在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方式中,应审查集中采购代理机构的相应资质条件,是否达到采购主管部门的要求,是否存在不良业绩,是否脱离主管部门的监督;在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方式下,应当查阅供货商的项目文档,如中标书,审查供应商是否具备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资质,该资质是否过期、有效,并抽查政府采购物品的验收单据,有无验收不合格、手续不齐全的情况。
     采购执行结果审计,将政府采购总金额、基本支出采购、项目支出采购、各单项采购与年初财政部批复的采购预算进行详细比较,审查有无超预算采购、两类支出采购有无相互挤占、各单项采购物品是否存在无预算采购;与编报的采购计划进行详细比较,审查有无计划外采购、计划采购物品与实际采购不符;与报送财政部的采购计划执行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审查报送的采购计划执行结果是否完整、采购金额是否真实、单项采购物品报送金额是否准确;与财政部制定的通用办公用品采购预算编制进行比较,审查是否存在超预算标准采购物品的情况,如采购的笔记本电脑单价是否过万元;与财政部制定的通用办公用品人均配置标准进行比较,审查是否存在超标准配置办公用品的情况,如财政部规定笔记本电脑总数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数的50%;抽查部分物品采购合同,审查是否存在集中采购目录内物品未按规定集中采购的情况,审查电子验收单与物品入库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集中采购物品未入库的情况;抽查部分凭证,确定政府采购的数量、金额、商品名称、型号与签订的采购合同的一致性;对重大的设备进行实地盘点,核对其与采购合同、电子验收单是否一致;对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性进行评估,抽查通用办公用品的政府采购价格,并与同期市场采购价进行比较,审查有无部分通用办公用品政府采购经济效益性差的情况。
    二、当前政府采购审计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在政府采购审计执行过程中,政府采购本身存在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1.政府采购法律不够健全完备,在客观上导致了政府采购存在的制度性缺失。在2002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中明确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换言之,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外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并不能算做政府采购,如办公用品零星采购等。按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则由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以中央政府为例,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2011—2012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国办发〔2010〕61号)中明确了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将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但未明确限额标准以下的零星采购是否属于政府采购。这就在客观上,为政府部门实施化整为零、规避集中采购留有一定的法律空挡。
     2.部门预算在制度层面要求不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无论是开展合规性审计,还是绩效审计,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首先,预算法及部门预算编制要求不高,导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政府采购预算未能细化到每一件商品、每一项工程和服务。以2012年度中央部门预算为例,在基本支出中,政府采购预算是总额预算,仅仅能细分到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的采购金额。在项目支出中,每个项目支出预算均能细化到三大类别政府采购预算,但也未能细化到具体采购物品的数量和金额。这必然导致部门预算约束力较弱,政府采购审计也无法起到严格约束政府采购行为的作用。其次,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导致财政性资金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很难被评价,使得政府采购审计无法依托该体系而大规模开展绩效审计。目前,财政部仅对中央部门就通用办公设备购置试行了实物量控制和价格上限控制标准,绩效评价体系仅在小范围内试点。
     3.政府部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内部采购取代政府集中采购。在我国,很多政府部门都内设有机关服务中心、文印服务中心、车辆服务中心等后勤服务机构,并由这些机构为政府部门提供对口的物业管理、印刷及车辆维修等内部采购服务。这种内部采购在便利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产生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风险。在审计实践中也发现,这种内部采购通常在价格上高于市场价,且服务质量不稳定。如,某部门内设的文印机构,提供内部印刷服务的价格为市场价的2—3倍,车辆内部维修保养服务也普遍存在价高质次的问题。
    三、完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1.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力度。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细化政府采购预算,提高预算约束力,同时,完善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外和限额标准以下的商品、服务和工程采购也纳入政府采购中进行管理,在制度层面杜绝政府部门可能存在的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自行采购的行为,规范政府部门实施政府采购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审计工作要将政府采购预算编报、政府采购计划报送及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全面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不留“死角”或“盲区”,大胆揭示问题,规范管理,进一步推动政府采购向深层次发展。
     2.稳步推进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在政府采购审计中推动绩效审计。建议有关部门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于此同时,在政府采购审计工作中,也要依托绩效评价体系,积极推进绩效审计,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坚决杜绝一切不必要、无效益的政府采购行为,切实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3.深化政府部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推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要稳步推进政府部门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将政府部门行政职能外的事项推向社会,由社会机构按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来提供对口服务,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推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在审计过程中,也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张彦庆)

    参考文献:

      [1] 施锦明,政府采购,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丁素芳,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的探索,中国经贸,2009(10)。
      [3]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4]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12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