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工作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思考
李厚琼 (审计署长沙办)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掌握这一科学理论,对于提高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审计署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中,笔者重温了《矛盾论》、《实践论》,现在从审计工作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谈点肤浅的学习体会。

    一、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人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时指出,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因此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的思想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努力探索为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这种创新与发展,既表现在工作思路上,更落实在审计实践中。在审计工作初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边组建、边工作”的方针,使审计机关很快进入角色,逐步开展工作;在审计机关的组建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又科学地确定了“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的方针,不断拓宽审计领域,使审计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十四大以后,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提出“加强改进、发展提高”的方针,不断加强审计法制和规范化建设,根据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科学确定“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和“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近几年来,提出了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发挥国家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从更高层次指明了审计工作深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不同阶段情况确定的这些审计工作方针,既体现了延续性,又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对审计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正确的思想和方针指导下,审计工作开拓发展。由开始主要搞企业审计,逐步发展到财政、行政事业、金融、外资、投资、农业、社保、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近几年又开展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政审计由上审下发展到同级审,由重点审计收入发展到收支审计并重,进而又提出了以支出审计为主;企业审计由重点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发展到以真实性为基础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近年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监管格局的变化,坚持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走出了一条新的审计路子;金融审计由对金融机构自身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以资产质量为主线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并以“风险、管理、效益”为重点开展工作。其他各项审计也都在实践中不断规范、深化和发展。最近刘家义审计长在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大会上指出,审计工作要从10个方面加大力度,确立了今后审计工作的发展思路。审计实践证明,善于把握变化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形势,不断探求审计工作的内在规律,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必由之路。

    二、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矛盾的观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而物质运动、变化的直接动因则发端于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是矛盾运动。因此审计工作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不断揭示矛盾,分析问题,探求规律的实践活动。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是长期审计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性认识,因此是我们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基本方针。

    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审计监督在国家机器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法定职责,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经济工作中心,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组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运动,构成促进社会发展原始动力,这是因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否则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审计机关是国家的经济监管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实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推动审计事业的深入发展。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应用,它不仅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而要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就必须做到既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空位、不缺位;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不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贪大求全。“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归结一点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在审计对象的选择上,注重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每个时期经济工作中心,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二是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重点抓重大审计项目,重要审计环节,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突出对重大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同时,善于站在宏观的高度,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分析研究,提出审计建议。强化专项审计调查,加强宏观分析,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对普遍出现的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注重从体制、机制、法制上分析研究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经济风险。大力推进效益审计,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完善管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以人为本,依法审计,创新技术,协调发展

    队伍建设、法治建设、技术方法建设是审计事业中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要素,共同构成审计基础建设的有机整体。其中队伍建设根本,法治建设是保障,技术方法建设是支撑。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审计事业,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系统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基础建设,为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审计队伍建设。各级审计机关始终要把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审计队伍。一是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行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审计人员,推行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轮岗交流等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审计干部管理机制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是大力加强培训,逐步建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考培结合的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技能。三是从严治理审计队伍,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维护审计形象,保证审计质量。实行了审计经费自理,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保持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四是始终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为审计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形成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和“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行业作风。五是严暖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工作,为审计干部提供后勤保障,减少审计业务人员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依法审计,大力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审计的职能作用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特别是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管权的制约和监督来实现的。要采取措施,健全法律制度,加强法治建设,严格依法行政,逐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循序渐进地完善审计法律体系。构建起以宪法为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主体,以审计规章和国家审计准则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审计法律体系,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严格依法审计,不断规范审计行为。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最高原则,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而要做到客观公正,必须坚持依法审计。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职权法定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不越权,不错位;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违法问题的查处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而对问题的处理,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全面推行审计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审计业务管理,落实审计规章制度,强化审计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建设。随着国际国内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审计机关十分重视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在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积极推广先进审计方法,进一步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审计组织方式,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探索计算机系统审计,加快审计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办公系统建设。重点是抓好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以金融审计为主,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要把先进的审计方法与先进的审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李厚琼)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