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审计
刘亚玲(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6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为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审计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本卫生资金制度建立以来,取得了令人不斐的成绩,但在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
    
    (一)基层财政投入不足,专项资金配套不到位。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对某些公共卫生项目专项资金未配套或者未足额配套。相关文件规定一些县市每年应以当地常住人口为基数以每人0.2元的标准配套艾滋病防治资金,而实际当地财政未配套此项资金。一些县市对于血吸虫专项资金,只配套要求额度的一部分,没有达到规定的配套要求。
    
    (二)未按规定分配使用专项资金。一是一些地方财政部门超越规定范围,向不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责的医疗机构拨付专项资金。二是部分基层卫生机构没有按照要求提供医疗服务。如重症精神病患者按照有关规定一年必须对其进行四次随访,一些医疗机构对患者年随访次数没有达到要求,另外对糖尿病患者按照规定应一年应对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而一些医疗机构患者档案并无相关检测单据。三是存在挤占挪用资金现象,一些医疗机构违规改变专项资金用途,将专项资金用于本单位门诊部装修,购置尿液分析器和光谱仪等设备。
    
    (三)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一是专项资金拨付未由财政直达用款单位。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将专项资金打包拨付给卫生主管部门,再由卫生主管部门向基层医疗结构进行转拨,未实现专款直达用款单位,由于资金拨付脱离财政监管,使得卫生部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迟拨缓拨,超范围拨付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存在。二是专项资金未进行专账专户管理。一些基层医疗结构未对专项资金设立专账,而与本单位的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由于专项资金未专账管理,专项收支和结余无法清楚体现,从而不利于对其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也难以对专项资金的绩效实施评价。
    
    (四)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收取费用现象。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国家规定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严格落实,自立名目或巧立名目,向患者多收费,损害群众利益。一些县(市)疾控中心在应免费提供的预防接种项目中,将从市疾控中心领取的预防接种本以10元每本的价格直接卖给患者和乡镇卫生院,搭车收费获取不当利差收入。同时疾控中心在卖给乡镇卫生院后,乡镇卫生院又加价销售给患者获取差价收入,层层加码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五)专项资金未严格依据考核结果进行结算。一些地方卫生主管部门虽制定了详细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但考核执行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不全面不真实,另外专项资金也未严格依照考核结果进行结算,一些医疗服务单位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数量和质量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却按年初预拨专项经费的全额进行结算。如某县卫生院的患者健康档案中无相关服务记录和原始资料证明,却收到了年初预算安排的全额资金。
    
    二、应突出公共卫生资金审计重点
    
    一般来说,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使用的源头是各地财政和卫生主管部门,其掌握项目计划和资金的分配权力,必须突出这些部门加强审计。
    
    (一)突出财政部门审计重点。一是摸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规模。根据财政部门与卫生主管部门联合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审核中央、省、本级财政安排、配套和拨付专项资金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到位,有无少拨专项补助资金,是否存在虚假配套的问题,财政部门将此资金实行专户存储,有无挪作他用的现象。二是摸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拨款方式。是否存在未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直达基层医疗机构,而是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打包拨付给卫生部门,再由卫生部门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拨资金。三是摸清资金的拨款情况。是否存在长期滞留资金的现象。
    
    (二)突出卫生主管部门审计重点。一是摸清卫生主管部门在年初制定公共卫生资金分配计划时,是否存在超范围安排服务项目的问题。比如是否将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用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或是用于村医务室建设等问题。二是摸清建立考核制度情况。卫生主管部门在年初是否制定详细的项目绩效考核方案,明确各服务项目的数量、内容和补助标准,是否合理确定每个机构的责任区域、服务人群和任务分工。三是摸清开展考核情况。卫生主管部门是否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拨付基本公共卫生资金。四是摸清资金拨付情况。看卫生主管部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迟拨缓拨,超范围拨付的违规行为。
    
    (三)突出定点医疗机构审计重点。一是审查被审计医院是否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专项补助资金是否单独设置帐页核算、实行专户管理。有的基层卫生机构对专项资金不设立专账进行管理,对于应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敷衍了事,对于应免费提供的项目借机搭车收费,甚至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进行单位设备购买和基本建设。
    
    (四)突出调查政策落实情况。主要对建立居民、村民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健康在内的9类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专项资金有无损失浪费,或资金闲置未发挥效益。同时重点解剖“孕产妇、儿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和重性精神病患者”6种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如在对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这三类重点人群管理上,要重点关注基层医疗机构的每年规定的体检以及随访情况,看是否进行了体检,是否对查血糖、量血压、心率等项目进行了免费检测;看是否按规定每年进行了四次随访记录,其随访的记录是否真实、是否完整、记录是否达到要求。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上重点关注管理率是否达标,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体检记录空项、漏项多,甚至不合逻辑的错误。儿童和孕产妇重点关注项目服务落实情况,如0-3岁儿童免费检查血红蛋检查是否落实,辖区内孕产妇享受是否全部享受了免费产前、产后检查的较低,特别是少数机构项目免费执行情况不明确,在对辖区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时有关服务与收费项目混在一起,未告知服务对象哪些是免费项目哪些是收费项目。同时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关注度,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执行的满意度,纳入审计调查视野,从政策执行的效果看其绩效。
    
    三、掌握公共卫生资金审计基本方式方法
    
    加强公共卫生资金审计,应综合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做到“四个结合”:
    
    (一)跟踪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从审计调查情况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核算上,未将专款设专门的科目进行核算,而是与经费账混为一体。只有将财务收支相结合进行审计才能区别专项资金的用途。
    
    (二)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要以评价项目绩效为目标,注重评估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要以项目为载体,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从基本公共卫生体制和机制上揭示存在的漏洞,分析原因,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深入项目单位和基层群众,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的愿望和建议看项目投入资金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资金使用是否真正体现社会效益,针对群众期望,进一步的修定目标,完善制度。
    
    (三)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计算机 运用是审计效率提高的倍增器。通过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在提升审计效能、规避审计风险和查深查透重大问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在农村孕产妇专项补助资金审计中,涉及的补助对象多,资金散,定点医院多等特点,就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查询及分析功能,及时发现疑点线索,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少时间,弥补传统审计不足,从而促进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刘亚玲)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