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审计创新之路 促进审计科学发展
康俊廷(审计署太原办)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2日】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就国家审计而言,创新是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实现审计创新,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善于运用不同的创新方法,提出新的观点,探索创新规律,突破旧意识的束缚与桎梏,推动审计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一、努力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在审计实践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培养战略思维。致力于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审计工作,从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部署审计工作,更加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在促进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是培养辩证思维。注意从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微观看宏观、透过静态看动态、透过苗头看趋势,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切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与时效性,推进审计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是培养质疑思维。质疑是揭示问题的第一步,人们发现问题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通过对可疑问题的深入分析,揭示问题的症结,从而产生自己的新观点。审计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的判断,对审计中涉及的繁杂经济事物或社会现象提出不同的疑问,往往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

    四是培养逆向思维。这是一种悖逆常规的思维方法,是从相反或不同的角度考察分析事物的现象,思考与已知条件或近似条件相反的状态下事物运动的结果。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有效地发挥审计人员的想象力。审计实践中,许多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最终揭露与查处都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五是培养发散思维。这是一种突破常规与定势,打破旧框框限制,提出新思路与新观点的思维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审计成果的取得、审计规律的把握及审计理念的形成往往就是发散思维的结果。

    六是培养互动思维。这是一种集体创造性思考方法,其基本要求是,一组人员或一支团队,通过开会的方式就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集中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实践中,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工作的实施、审计报告或决定的形成往往采取的就是互动思维方式。

    二、不断完善审计组织方式

    适应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审计资源的整合力度,改变按专业分工、各自为政的传统做法,实行审计计划、方案、实施、报告、公告“五统一”原则;以审计项目为依托,构建审计信息大平台,实行“偏平”化管理及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发挥审计组的整体功能,要善于进行强强联合、强弱互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实施重点突破。在当前情况下,要突出抓好四个环节的审计检查:

    一是抓审计内容的重点环节,突出审计重点。在坚持统筹兼顾、把握总体的基础上,突出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及关键岗位的审计,集中查处一批涉及资金量大、性质严重、社会影响大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经济犯罪案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二是抓质量控制环节,实施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及国家审计准则,健全审计质量责任制及审计质量违规责任追究制,探索审计审理跟踪检查,拉动审计审理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并规避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安全。

    三是抓审计成果提升环节,探索审计成果最大化。牢固树立审计成果意识,把成果意识贯穿于审计计划、方案、实施、报告等环节,注意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综分析问题,注意从体制、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审计建议,发挥国家审计监督的综合性作用,探索“一果多用”的审计机制,致力打造一批审计“精品”与“高端”产品。

    四是抓审计纪律检查环节,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实施。审计纪律是完成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纪律及用纪律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是审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应不断强化对工作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等相审计关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审计纪律落实到位,为全面完成审计任务提供纪律保证。

    三、积极探索现代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方法,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现阶段,要认真分析研究审计工作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变化趋势,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现代审计技术方法,推动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

    一是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探索数字化审计方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分层级建立综合性的信息数据中心,打造数据指挥团队与数据分析团队,按财政、金融、企业等专业构建计算机审计模型,探索“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有数字化审计方法,利用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计算机仿真预测,揭示带有苗头性与倾向性的问题。

    二是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不断完善跟踪审计方法。现阶段,要继续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国家政令的畅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程序、步骤、评价标准及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跟踪审计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探索与经济活动同步监督的联网在线审计法。在当前管理信息化及无纸办公化普及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各单位业务流程系统、监管控制系统、分析预测系统,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信息网络化运行特征,对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转换、筛选、归纳、审查,最终实现对这些单位或部门履行职责及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综合评价,揭示其在政策执行、经济运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强化趋势分析法的运用。根据审计的不同需求,将若干关联数据直接导入电子表格,运用计算机转换及超级连接等功能将表格数据自动生成趋势变化图形,并将数据的异常变化或异常现象,列为审计重点。趋势变化图形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与阶段性特征。运用趋势分析法有利于把握一类或若干类经济活动的总体特征,快速找出经济活动的异常现象,从而增强分析问题的针对性,提高审计效率。

    五是依据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增强运用结构分析法的能力。从审计需求出发,依据结构分析法,将相关单位的总体经济活动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分解为若干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适度放大后再分解,从中找出疑点或线索。此种方法具有清晰、直观、易操作等特点。审计实施中,借助计算机功能将总体数据与分解后的部分数据转换为饼状图形或柱状图形,从中显示相关部分份额占总体情况的比重,并将具体业务划分为决策数据、财务数据、绩效数据等若干数据板块,根据不同的审计需求再分解,从中找出共性或倾向性问题。

    在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注意从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角度提出综合性的审计建议,促进相关单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绩效,防范风险及维护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康俊廷)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