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个重点环节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吴玉金(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从与审计报告质量直接相关的五个重点环节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给出了具体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报告 环节控制 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报告是真实反映审计工作的最终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报告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果。本文从事关审计报告质量的五个重点环节入手,谈谈如何确保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一、制定方案环节,应充分调查了解,确定审计目标重点、明确审计思路和方法
    
    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有效实施项目审计的基础,更是形成高质量审计报告的根本。编制方案的过程就是模拟审计的过程,问题疑点选准了,审计方法找对了,现场审计就能得心应手,现场审计的过程就是核实疑点的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功,倡导花足够的精力编制方案,用尽量少的时间去现场审计。一是要充分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或与项目有关的情况、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信息系统控制等情况,防止调查了解不充分、不具体、不深入,从而影响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应杜绝千人一面,直接套用同类项目审计方案的做法。二是要在充分调查了解,充分掌握项目背景资料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职业判断,确定审计重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判断其重要性,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制定方案时重点不突出,目标不具体;或者制定的目标过于笼统、宽泛,与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联系不紧密,不能体现每个具体项目的个性要求。三是要根据目标和重点,选择采取合理应对的措施,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重要审计事项应当分派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安排充足的审计时间,不可平均用力。要审深查透,就要有具体应对的方法技巧、技术措施上的充分准备,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四是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已明确的审计重点、重要性判断及其标准的适用性,针对新情况,及时调整审计思路、重点和审计方法,避免用一套方案应对情况。
    
    二、审计查证环节,应严格执行方案,审深查透做实,不遗漏对相关情况和问题的查实
    
    审计实施阶段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查证环节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重中之重。一是要严格执行审计实施方案,切忌方案与审计两张皮现象。不能脱离方案要求,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对方案明确的审计内容和重点事项逐一查证核实。二是要切实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严格执行两人取证原则、取证主体及程序合法原则,满足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充分性要求。特别要注意尽量获取原始证据、直接证据以及收集能形成证据链条的相关联间接证据,以提高证据的证明力。三是要加强审计查证环节的现场控制,主审应及时全面掌握审计进度,审计组成员实现审计目标情况,及时审核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并加强证据管理。适时调度,合理调整,有效控制现场审计,做到审深查透,不遗漏相关情况和问题,对一时难以查实的问题一定要在取证材料上予以说明,防止选择性审计、选择性报告、私下交易以及跑、冒、滴、漏情况出现。
    
    三、起草报告环节,应做到全面反映重点突出,事实表述清晰,问题定性准确,评价建议恰当
    
    审计报告是直接面对被审计对象的重要材料,也是审计机关出具报告的基础。该环节首先要在审计组层面充分讨论,对庞杂的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分清主次,初步确定报告反映问题先后顺序及如何定性,如何处理处罚,如何评价,给出哪些有针对性建议等等。其次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报告,审计组成员都应认真审阅初稿,看事实表述是否清晰完整,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引用法规是否正确,评价建议是否恰当,看审计查明的问题是否有遗漏,是否对问题简单罗列,没归纳分类等等,提出修改意见,并由全体人员签名确认。切忌审计报告由一个人闭门造车,独立作战,其他成员事不关己。这样难免会有遗漏问题、表述存在片面性和不全面不准确的隐患。再则,高度重视审计评价和建议。审计评价通常存在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评价不当,过于空洞宽泛或过于绝对;有的超范围评价,无依据评价,评价与查明问题相互矛盾,有的干脆照抄被审计对象的总结或由其代写。正确的做法是依托审计事项评价,证据不充分、标准不明确、审计职责范围以外事项宁可不评价也不要乱评价。评价应具综合性、针对性、专业性,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审计建议应注意报告使用对象(向谁提建议),依查明问题提改进建议,建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落实的审计建议毫无意义。
    
    四、征求意见环节,应充分沟通,听取意见,重视对反馈意见的处理
    
    审计组审计报告以审计机关名义向被审计对象征求意见,是充分听取意见,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审计组一定要与被审计单位有效地协调沟通,可以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审计反馈会的形式,让相关人员知悉审计结论、审计评价、审计查明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意见,通过征求意见可以有效降低质量风险,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避免事后引发复查复议、诉讼和裁决纠纷。另一方面,审计组一定要高度重视反馈意见,认真分析反馈意见的合理性。被审计(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提出异议的事项,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补充取证,确实合理的意见要采纳并作出书面说明,无理的要求应坚持原则。既不可我行我素,强势执法,也不可迁就宽容和稀泥,正真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五、法规审理环节,应围绕审计方案,全面进行质量检修
    
    开展项目审理是对审计执法、审计报告质量总把关的最后一道关口,法规审理人员应该对审计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质量检修,通过业务会议集体会审,确保审计执法质量。其一,要以方案为依据进行审理,看审计事项是否都查清,执法过程、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证据和底稿是否完整,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其二,要检查审计组长审核、业务部门负责人复核是否到位,这是采信审计证据、工作底稿的前提。审核、复核不到位的项目,一律退回,不予审理。其三,重点针对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进行审理,一看问题是否归类,不零乱;二看问题的严重程度,合理排序,重点突出;三看问题是否有遗漏或选择性报告、大事化小现象;四看问题定性是否准确,事实表述与问题定性结论是否一致,法规引用是否恰当,处理处罚是否得当。这是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要防止超越审计职权范围处理处罚,无充分依据乱罚款,防止严重问题处罚偏轻,防止同类问题先后处理不一致,防止引用过时法规、与审计事实不对应法规,有具体规定却错误引用原则性条款,定性条款与处理处罚条款不分等问题。针对问题与处理处罚应与业务部门沟通,努力做到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依法处理,职权范围之外的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其四,法规部门审理后,应出具《审理意见书》,召开审计业务会议集体讨论,集思广益,集体审定。会后法规审理部门还应跟踪审计报告的修改,确保形成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吴玉金,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纪检组长)
    
    参考文献:
    [1]宋燕舞,审计实施过程中环节控制要点分析[J],审计月刊,2012.5
    [2]谢新年,彭洁,从四个方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审计,2012.13
    [3]王秀明,提高能力,做好新时期审计组长工作[J],中国审计,2012.4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