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公众参与研究
姚海珠(审计署上海办)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诞生于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的手段。本文在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公众参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结果公告等审计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和改进方向,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审计开放程度,有效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实现国家审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并推动国家良治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公众参与     国家审计     有效途径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1982年新修订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为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1983年根据1982年新修订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继设立了审计机关。
    
    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是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保证是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是诞生于民主法治建设之中,诞生于依法治国的过程之中。所以,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是推进民主法治的手段。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而言,公众参与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尤为重要。
    
    国家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就是一种对委托责任的监督。即最终所有者——社会公众将公共资源委托政府进行管理,而国家审计则是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和检查。因此,进一步提高审计机关的开放性,让公众参与到国家审计活动中来,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是很必要的。利用国家审计这一正式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众监督的参与度,有效发挥普通公民和非政府性组织的监督作用,这对于减少监督环节,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扩大审计活动和审计报告的社会影响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情权是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等与公民权利和利益相关的信息,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是引导民众参与社会理性建设最有效的工具,是公众参与的必然要求。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国家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有利于政府部门行为的公开化,减少权力部门搞暗箱操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二五”规划将“改善民生”上升并确定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发展的目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投入。国家审计应逐步加大民生领域的工作力度,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二、 公众参与在国家审计中的实现途径
    
    公众参与当今国家经济社会治理,已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话语,而是一种渐进的行动。从立法,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反馈,社会管理,无不在尝试和践行公众参与。国家审计通过与公众之间的直接接触,得到公众的主动参与,了解公众的需要,听取公众的意见,使公众能够获取更多国家审计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使国家审计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良性循环。

    随着公众参与民主进程的渐强,审计过程应该进一步开放。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项目的实施、审计报告的形成、审计结果的公布,可以考虑在依法保守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社会公开。
    
    (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有利于科学制定审计计划。
    
    由于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在整个审计业务管理中居于龙头地位,项目安排的好坏对于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起点,因此有必要通过准则加以规范。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前期立项调研,发挥好审计项目计划的引领作用。2010年新公布的国家审计准则专章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过程进行了规范。新准则明确审计机关从群众举报、公众关注的事项等八方面调查审计需求,初步选择审计项目;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备选审计项目;考虑备选审计项目优先顺序和可用审计资源,最终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求审计机关在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时将公众关注程度作为项目重要程度的评估因素之一。这些标志着审计机关在项目计划管理科学化、规划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国家审计机关充分认识到科学制定审计计划的重要性。立项前,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发展趋势和政策动态,走访人大、政协等有关机构和部门或发函调研,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公开征求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找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哪些项目是“热点”,哪些项目是“难点”,哪些项目是“盲点”,哪些项目有“疑点”,公众最有发言权。让公众广泛参与选择和推荐审计项目,不仅准确度更高,针对性更强,而且审计的效果会更好,审计的威力会更大。
    
    目前,部分地方积极尝试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主动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领域以及绩效审计项目计划制定时,侧重那些最能反映公众需求、对公众利益影响广泛的项目。审计署和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均曾在互联网等媒体上向社会公众征集审计项目建议、审计工作应当关注哪些社会热点或社会难点问题,相应项目的实施也取得了更好的审计成果和社会效果。
    
    (二)合理利用公众智慧有利于高效实施审计项目。
    
    为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审计质量,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权威性和公信度,并促进公众对国家审计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制定审计公示制度,要求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时进行审计地点公示。可采用新闻媒体公示、公告公示、审计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审计依据、审计单位(项目)名称、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组长及审计成员、审计纪律、举报受理及廉政监督电话号码等相关内容。在一些审计项目中,通过审计地点公示,审计组借助媒体和社会舆论,受理举报获取重要线索,减少审计工作量,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审计成果。公众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参与国家审计,意味着公众协助审计人员揭露那些通常既不易察觉也很难发现的问题。
    
    民生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组在核实书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更多地采取网络调查、个别访谈、群体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踏勘、专家咨询等手段和方法,努力贴近群众,倾听社情民意。从而使审计的证据取得、事实的分析判断更加有理、有力、有利、有节,审计结果更加理性、真实,审计评价更加科学、可靠,审计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绩效审计项目中,审计机关积极听取和吸收不同方面利益主体和专家的意见以确定审计评价标准,更多地考虑公众认同的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评价时注重社会公众对政府绩效的满意程度,请公众“打分”,不断倾听公众的呼声,虚心吸收公众的建议,让公众积极参与到整个绩效评价环节中去。
    
    《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家审计准则》均规定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聘请外部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咨询、专业鉴定。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一些涉及专业性很强知识领域的项目审计中,审计机关聘请社会上相应领域的专家参加审计业务,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增强了审计结果在社会公众中的可信度。    
      
    三、 小结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加快,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利益诉求越来越具体。同时,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使审计工作过程、结果处在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对审计的规范化程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审计工作层次和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审计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审计方式和工作作风必须要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依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推进审计能力提升,推进审计行为规范,不断创新审计方式,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才能更好实现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科学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根本目标。(姚海珠)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求是》2009年第10期。
    2. 张立民、赵彩霞:《论善治政府治理理念下政府审计职能的变革——基于政府绩效评价视角的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 王 鸿:《中国特色国家审计制度的基本内涵》,《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年第3期。
    4. 王常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审计研究》2010年第3期。
    5. 周新道:《论现代传媒介入国家审计的法理基础》,载审计署官方网,2011年9月8日。
    6. 余广宇、姚建福:《民生审计的实践与思考》,载浙江省审计厅官方网,2009年1月9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