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助推文化建设的思考
刘赟(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6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没有良好的经济与政治基础是不可能的。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方面有重要作用,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国家审计如何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家审计  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的产物,从狭义上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充分显示了我们的党高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国家审计机关虽然不是专门从事文化事业或主管文化体制改革的部门,不承担文化建设的主要职责,但文化建设却与审计工作密不可分,国家审计从发挥审计监督、审计评价的职能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建设实施审计监督,同时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从而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更体现自身的价值。
    
    一、国家审计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包括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国有金融机构和国家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以及其他与国家财政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等所进行的审计。我国审计事业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开始步入成熟期,正在由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过渡,有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在以人为本的导向下,向多维审计方向发展。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热切需要的精神生活”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与民族、国家、社会、人民愿望相一致的精神家园。
    
    (一)国家审计是文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国家审计的行政职能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政府各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使用国有财政资金的单位,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专门从事文化事业或主管文化体制改革的部门也是国家审计监督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讲,国家审计是文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如果没有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服务,文化建设可能变得畸形,至少肯定出现“短板”。

    (二)审计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刘家义审计长在2011年度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指出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活力,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且强调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行为引领和人才支撑。由此不难看出,审计文化无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脉相承,是母子关系。
    
    二、发挥国家审计职能,推进文化建设

    审计监督、审计鉴证和审计评价是国家审计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控制、监测、测评和甄别等职能,审计以其独有的视角和触角,从宏观和微观上为经济社会把脉。国家审计一是通过审计提供真实的经济财务活动情况,供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服务;二是用正确的决策又反过来指导实际的经济财务活动,从而使一系列的经济财务活动向正确的完美的预期方向发展;三是用经济财务活动的成果来检验决策者之前决策的正确性、效益性,结合实际通过建言献策,再形成下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如此循环往复,达到一个个经济财务活动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实现文化建设中的潜移默化、以文化人。
    
    (一)国家审计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1.国家审计要保障为文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在审计工作中,要注重检查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重点关注文化建设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及时发现和提示问题,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密切关注文化建设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兼顾效益性,坚持做到该减坚决减,减有理由,该增一定增,增有依据。确保文化资金和资产的安全,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保驾护航。
    
    2.国家审计要促进深化改革。在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项目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重点事项的审计中,坚持不仅要揭示问题,还要深的建议,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顺利推进;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研究分析道德行为规范、意识形态规范以及文化产业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建设、执法力度,使其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提出建议,促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推动完善网络、新闻出版、社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会舆论以及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围绕文化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审计促进文化法制建设,使违法犯罪、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得到惩处。
    
    3.国家审计要促进提高文化投入效益。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的效益效果进行重点监督,关注政府投入的资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无重复建设、弄虚作假、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造成损失和浪费。积极关注文化建设中资金使用和文化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资金和项目效益最大化,使民生工程确实惠及千家万户,民生政策恩泽普通民众。不断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创新审计手段,以促进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在文化建设中处理好价值导向与盲目跟风的关系,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起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4.国家审计要促进文化建设工程。一是要围绕文化发展保障工程,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纳入审计内容,尤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作为考核领导干部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指标,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资金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系统评价,促进文化建设目标责任的细化、分解和落实。二是要围绕文化人才建设工程,要在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中注意发现、总结、推广文化领域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为推动文化领域提高管理水平服务。三是要围绕文化体制创新工程,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绩效开展审计,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要围绕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加强对社科研究机构及高校科研机构的审计监督,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及资金加强审计监督,为文化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二)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反作用于审计工作,国家审计要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审计文化的建设不可获取。作为一个监督部门,审计机关自身的文化建设应当走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前排,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唯有如此,才有监督他人的资格,不负人民的重托。
    
    审计机关自身的文化建设要以机关党的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审计机关为平台,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完善国家治理为目标,以舆论宣传和先进典型为导向,营造专业、文明、廉洁、和谐、严格、奉献、奋进和包容的文化氛围。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进审计文化建设:一是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导向,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为统领,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来引领审计干部行动,塑造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二是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尤其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领导干部要有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能力,审计人员要争当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三是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基础,落实“实”、“高”、“新”、“严”、“细”的审计作风,切实做到严格、扎实、严把质量关。把廉政纪律作为“高压线”,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廉政建设。四是坚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灵魂,强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履行职责中,不断丰富审计文化的内涵。五是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用新的理念和观念,宣传、引导和激励审计人员,动员全体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审计文化建设。(刘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