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实现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和路径
赵勇(审计署哈尔滨办)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一、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中国的政治体系比较成熟,是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延续机制的政治文明形态。审计是确保这种政治体系能够良好运转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西周审计官职宰夫的出现预示了审计与生俱来的天性,通过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保障国家机器的运转。而现今国家政权结构的改变,政治体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刘家义审计长明确提出“政府审计应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后,寻找政府审计治理国家的现实路径,重塑且丰富政府审计的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紧迫了。

    二、理论基础的构建

    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世界观层面上约束着行为的变化轨迹,在方法论层面上保证逻辑推理的正确。具体到本文来说,就是要通过逐本清源地分析赋予政府审计治理国家的天然使命。

    (一)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经济理论基础。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任何人的选择皆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准则的。现实的国家治理中仍是以人为主,当在面临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其经济人的本性就会发生作用,就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制度约束不力的情况下,其行为往往会损害到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必须想法设法找到遏制公职人员的经济人冲动的办法,加强监督与约束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审计正是一个用以监督和约束公职人员的有力工具,可以抑制公职人员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造成的公共利益的损失。

    (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政治理论基础。对16世纪后西方治理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契约论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认为“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勾画出了在要约承诺下的自在王国。如果这种契约能够得以完美履行,就不需要国家对人民的任何约束与监督。可惜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要实现这份各司其职、各谋其政的社会契约,就不可避免地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国家审计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国家审计的监督,一方面阻止破坏契约越轨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搭便车”这种不负责任的消极履约行为。

    (三)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法律理论基础。在现代社会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达成的共识。如果某项制度安排得到了法律的支持,无疑确定了其无法替代的地位和存在意义。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审计法》等规范了审计主体,赋予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监督和评价、维护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权利;《预算法》、《公务员法》、《刑法》规范了被审计对象,禁止他们有害于国家良好发展的行为。有了这些法律的保障,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的过程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三、政府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现实路径

    在探讨完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后,自然就应该研究一下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政府审计的“显微镜”功能。“显微镜”功能指的是保障和维护。国家治理的顺利运转要求确保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和决策部署的政令畅通,特别是这些年来,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制定了大量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落实到位成为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审计,审计人员揭示差错和遗漏、损失浪费、弄虚作假等问题,从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二)政府审计的“照妖镜”功能。“照妖镜”功能指的是震慑和惩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旧突出,特别是反腐形势依然严峻,某些岗位、某些领域违规违纪现象层出,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及时、满意回应。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审计各级机关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机制,在对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审查过程中,透过其中不正常现象,发现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化公为私、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侵吞国家资财等问题,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检察等机构,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三)政府审计的“望远镜”功能。“望远镜”功能指的是咨询和预测。与前两项功能相比,“望远镜”功能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间接治理的作用,同时也对政府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应进一步促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对大量在审计实践取得的事实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某些经济现象作出较为准确的审计判断,重点关注制度缺陷与管理漏洞,关注揭示和反映国家治理中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综合运用统计、信息等方法,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以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的不时之需。(赵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