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计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范梦琪(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31日】
字号:【大】 【中】 【小】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之言道出了“法”之严明;无独有偶,战国之管子也曾流传下“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的箴言,点明法律于国家之重要性。一言以蔽之,中国自古以来都将“法”作为治国的桎轄之桎,为治国之根本。从战国之《法经》到唐朝之《唐律疏议》(又称永徽疏律),从北洋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到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见“法”在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可从中窥见 “法”在中国的不断健全完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将“法”作为治国之大宗大要,将依法治国提升到空前重要的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正是基于此,“贪赃”在中国并算不得新鲜。不计其数的官员难抵金钱诱惑而贪污受贿,因“枉法”最终身陷囹圄。由此可见,经济守法应是依法治国中尤其重要的一环。作为民主与法治产物的审计,身负经济监督的重要职能,是国家行使政治与经济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将依法治国比作一把猎枪,审计就应是子弹,将其上膛,狙击犯罪,公正与法治才能更好运行。

    审计狙击不法之行

    财政资金是国家管理运行的轮轴,也是依法治国的物质基础。因此审计机关应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审核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制约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曝光损失浪费和低效 ( 或无效 ) 行为。并通过揭露、处罚等手段,狙击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因素,使各种经济责任得到正确履行,从而保证国家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制约违规行为,扶正发展方向。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度,是千百万个企事业单位能够按照市场规律正确经营的保证。国家机关、各企事业单位能够忠实地贯彻执行,就能保证正确的经营方向,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审计通过检查监督,就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贯彻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的情况,就能揭露和制止违反国家法规的行为,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地发展。
 
    揭露经济错误,销匿营私舞弊。会计资料及其他各种经济资料,应该真实、正确、合理、合法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但不少单位的经济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有意造假现象,以图掩饰非法的经济行为。通过审计的检查监督,不仅可以揭露出经济资料的错误和舞弊,而且还可以揭发经济业务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从而进一步追究有关负责人责任和考查有关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打击腐败分子,严肃经济纪律。各种审计特别是财政财务审计,可以发现和查明贪污盗窃、行贿、受贿、偷税、漏税、骗税、走 私、造假账、化预算内为预算外、化大公为小公和化公为私,以及损失浪费等经济犯罪行为,并配合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行政纪 律监察工作,院、检察机关的司法侦查工作,以及各种临时检查工作,进行查证与鉴定,以充分发挥审计的特有作用。

    审计护航经济健康发展

    审计通过调查、评价、提出建议等手段,来促进、服务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微观经济管理, 以助于国民经济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提高。
 
    强化部门监管,提高经济效益。从维护税收秩序、强化税源监控、保障国家税收政令统一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认真查找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税务部门强化税收监管,并针对问题的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这样就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改善物质技术条件和人员管理素质,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以综合财政预算为主线,着眼于发挥财政职能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突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深化财政审计,推动财经制度和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夯实审计效用,规范财务管理。通过对部门财务管理审计,检查部门单位有无串项混项使用财政资金,虚列支出,隐瞒、截留收入,挤占、挪用、滞留专项资金,损失浪费、铺张挥霍等问题。严肃查处部门非税收入逃避财政监督、截留非税收入和应征未征或少征的行为,通过揭示问题,及时发现管理漏洞,提出审计建议,部门进行整改,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做到全额集中调控达到规范财务管理的目的。

    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健康经济。审计部门作为对一切国有资产的监督部门,通过微观审计和宏观调查,都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一些违法乱纪和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的现象和行为,审计机关和人员不仅有向有关领导和宏观管理部门反映信息的义务,而且有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的权力,这就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

    审计助力廉政建设

    西方的审计学家认为,审计是建立一个廉洁政府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审计监督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上也具有更大的效用。

    揭露不正之风,促进廉政建设。不论是财政财务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都可以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揭露出社会上林林总总不正当的的经济关系、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并对此进行必要的查处,提出改正意见,刹住不正之风,以更好地促进廉政建设。

    理清利益关系,助力宏观调控。微观审计和宏观调查在处理国家、地区,集体、个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存在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这些利益问题的存在,为一些单位与个人获取使某些不正当经济利益提供了温床,挫伤了一部分谨守本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国家利益。而审计通过信息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可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使责、权、利更加密切结合,助力微观经济中有关矛盾地解决和宏观调控工作地加强。

    坚持依法审计,清扫经济害虫。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审计应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充当依法行政的“清道夫”,通过开展财政审计、民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掌握法规、政策在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执行情况。对有令不行、有法不依以及不作为、乱作为、错作为等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审查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揪出经济领域的害虫并加以查处清除。

    审计追踪政令有效运行

    健全跟踪机制,防控权力滥用。在审计方法上,加强对财政资金征收权、管理权、分配权、使用权的监督;全面对政府投资项目总过程、各环节、全对象实行跟踪审计;强化对投资资金及项目审批权力的监督;加重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管理、监督权的监督;通过以上全方位的审计监督,有效掌控权力运行,预警、制止、惩处权力滥用。

    把握形势变化,强化跟踪问效。在审计目标上,根据经济环境及形势的新变化,将审计监督重点转移到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上,把审计监督关注点转移到财政部门的政策落实上。在具体的实施中,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的要求,注重对加大投入及扩大内需资金的跟踪问效;注重对财政扶持产业及项目进的行跟踪问效;注重对新增财力、公有资产安全、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的跟踪问效。防止损失浪费,促进政策落实。

    贯彻跟踪督促,守卫国家利益。在审计工作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时常为经济社会运行“望闻问切”,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潜在风险、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加以反映。并加强对国家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督促,着重审计监督国家重大的大政方针、改革举措、惠民政策和投资项目等,以守卫国家根本利益及群众切身利益。

    依法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根本遵循

    国家审计作为依法治国的有力臂膀,,毋庸置疑也须“依法”。且不仅是表征性地依从刻板的法规条文,而是更深层次剖析潜伏于“法”之下的逻辑精神,由里到外地做到“依法审计”。

    依法审计应以谨守责任为前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伴随社会的出现而出现,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生而负有责任。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更是负有关乎民生福祉的重任,因而国家审计明确并落实责任乃是关键中之关键。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国家,国家审计向谁负责的理念也略有差异。在现代社会,政府受人民委托进行国家治理,而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则是为了确保政府有效履行这种公共受托责任。现代国家审计应适应民主政治的要求,紧跟政府责任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审计领域,深化监督内容。

    依法审计应以国家宪法为准绳。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大法,国家审计之所有作为应谨遵宪法。但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审计本身就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依法审计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依宪审计。在我国,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实行制度,赋予了审计机关基本的工作目标、职责定位与权力程序等。各级审计机关据此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并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查处。

    依法审计应以人民利益为归宿。审计为谁服务?表面答案似乎应是“政府”,但政府是人民利益的坚实守护者,因而审计服务应责无旁贷以人民利益为归宿。加强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历来是审计工作的一大重点。如近年对保障性住房、新农合资金、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农业基础建设项目等进行大规模审计,并揭示了一些问题。在审计中每一项资金都是根据中央特定的政策设定的,有中央的政策意图。专项资金的审计,首先要看政策意图是否实现,还要看资金管理情况怎样,是否存在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审计要坚决的揭露、督促、纠正,同时要看资金的使用效果,从而促进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多年来,审计机关尽忠职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把财政审计作为主要任务,助力于健全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强化对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的跟踪审计,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密切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审计推动体制改革和政务公开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一臂之力。

    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机关要紧扣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方面,通过审计推动各方面将发展立足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服务科学发展;及时揭示、有效预防、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对民生领域专项资金的审计,保障改善民生;依法履行监督政府的职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法治建设;坚持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创新;及时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廉政建设。

    人民是现代社会的主体,是国家的构成要素。政府与审计应切实守护人民利益,以更好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建设法治社会,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此目标之必经之路,国家审计实现依法、依宪审计,也将是必然选择。(范梦琪)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