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的几点认识
刘莎(审计署京津冀办)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国家治理是国家的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权对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的过程,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社会冲突、协调不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体制、规则、程序和方式的总和,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国家治理系统包括决策、执行和监控系统,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控系统。

    一、 我国国家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绩斐然。同时,在国家治理的多个层面和环节也出现了许多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经济违法违纪问题,诸如权力运行中出现设租寻租等腐败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征地拆迁、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体制弊端、管理漏洞和制度隐患在多方面有所显现;防范财政、金融和社会风险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时有发生,等等。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危机频繁发生,国际经济合作环境变幻莫测,国际资源争夺矛盾日益显现,这些国际形势的变化又为国家治理增加了难度。
    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为国家审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等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

    二、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问题解决的作用机理

    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发展情况分析,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履行审计职能,即审计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评价财政收支的效益性,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剖析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包含的经济关系与经济利益,分析研究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层面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推动健全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三、 国家审计促进解决国家治理问题的工作重点

    面对国家治理的形势,必须进一步深化国家审计,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优化国家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审计促进建立有效的国家行政执行体制。

    1.加强公共财政监督,建设法治政府。公共财政既是国家运转的基础保障,也是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和完善,要不断深化财政审计,把一切财政性资金纳入审计视野,统筹安排与财政财务收支密切相关的各领域审计事项,构建和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国家审计通过促进财政资金依法科学管理和使用,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进而带动全社会尊重、遵守和维护法律,让广大公民参与监督、参与决策,使政府行为公开、公正、公平。
    2.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设责任政府。国家审计是推进国家治理的工具,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来实现。在对国家财政和公共资金配置审计中,加强对各级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的重点事项、重点环节、重点资金、公共利益等监督,尤其是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探索国家政策与决策部署执行、行政审批制度执行、重大决策、廉政纪律执行等方面的审计方式、方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与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审计建议,并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将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将政府机构公共权力约束在法定授权范围之内,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促进公共权力依法运行,建设廉洁政府。
    3.推进绩效审计,建设效能政府。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标志,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绩效审计的项目比重、内容比重,力争将绩效审计目标贯穿于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经济责任、专项资金等所有审计项目当中,从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效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改进,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

    (二)通过审计促进完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决策体制。

    1.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国家审计能够通过审计或审计调查,反映地区、经济领域、部门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情况,反映宏观决策落实程度,存在问题,既督促决策执行,又及时反馈给决策系统,促进及时修正决策,从而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促进政策目标的全面实现。
    2.加强政府绩效审计,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实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管理配置公共资源,弥补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组织运用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和评价,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政府绩效审计,要紧紧围绕落实国家宏观政策、现行体制、机制、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安排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对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等及时开展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政策执行效果,促进财政有效发挥均衡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促进调整政府干预和市场运行之间的关系,维持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3.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推动深化宏观调控决策体制改革。国家审计机关要围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制,将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多种审计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在揭示和查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等问题的同时,认真查找政策、制度和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围绕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提出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深化宏观经济调控体制改革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通过审计促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体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1.加强对医疗、教育、卫生、社保、住房保障等民生事业和民生资金的审计,促进改善民生。重点关注在上述领域国家改革措施落实和改革目标实现情况,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加强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严格查处挤占、挪用和侵吞资金的行为,推动社会保障资源公正、合理配置,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网。
    2.加强对重大事件的跟踪审计,维护国家安全。如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金融危机审计调查、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调查、地震救灾资金审计等,促进预警、处置机制建设,为国家政治、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3.强化收入分配领域的专项审计调查,维护社会和谐。开展收入分配领域审计调查,促进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完善,促进收入分配的公正合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刘莎)

    参考文献:
    1.陈英姿.2012.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研究. 审计研究 (4).18-19.
    2. 王学龙.2012. 试论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及路径.财经监督(16).65-67.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