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金融审计如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彭露(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2日】
字号:【大】 【中】 【小】
      要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这不仅因为实体经济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源于对世界金融危机教训的吸取以及对温州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等现象的反思。近来,央行正式开始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取代货币信贷总量,以更全面更准确的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新的形势下,金融审计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促使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一、理清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

    一是通过信贷政策的制定和信贷投向,金融可以实现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几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转变经济方式的压力凸显,金融应在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发挥促进作用。针对实体经济存在的困难,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金融一方面要把信贷政策的制定和信贷投向与国家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与国家对民生领域、战略性产业的扶持等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方向,严格控制向国家限制的高污染、高耗能等行业的信贷投放。

    二是改进服务,体现服务属性。一方面通过确定合理的价格区间和盈利范围,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体现社会责任感,服务实体经济;一方面严格执行监管部门出台的整治不规范经营的制度,严格遵循“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减费让利”原则,杜绝在贷款业务上收取附加费、变相提高利率、搭售产品等行为,真正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二、从信贷投向入手,检查传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

    一是关注金融自身制定的信贷政策是否体现国家“有保有压”的经济战略部署精神,是否符合有关财政及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发挥结构性作用。

    二是关注信贷投向的构成情况,各种信贷资产所占比例。信贷投向是否能够落实中央有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各项措施,是否能够符合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等宏观政策的要求。

    三是关注信贷用途是否真实,关注信贷用途改变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关注小微企业、“三农”、节能环保、保障房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贷款是否按照约定用途使用,有无以上述名义获得融资后用于其它领域,特别是有无挪用于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如“两高一剩”行业和房地产领域等。

    三、扩大金融审计领域,查看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的情况

    近年来,金融系统不断在金融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开发创新产品提供多样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点和隐患。

    金融审计应拓宽传统审计领域,并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金融创新产品本身是否存在为逃避金融监管而设计,实则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或是为了追求效益,金融创新产品的内部风险控制情况削弱等情况。二是关注金融创新是否以真实的实体经济需求为背景。大多数的金融产品创新为表外业务,不被一般的监管指标所约束,一旦形成垫款,风险巨大。金融创新最根本的立足点应是实体经济真实的资金需求,审计中要采取外部延伸、内部检查等方法多处核实其需求的真实性,确保融资投向实体经济。(彭露)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