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审计下审计机关转型发展方向初探
朱瑜亮(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需求层次开始向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精神文化等更高层次方面延生。然而近年来, PM2.5、渤海溢油污染等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的层出不穷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置于公众舆论的聚光灯下,造成社会恐慌之际,也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政府工作部门,对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应当有所作为。十八大以来,类似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开始不断被研究乃至实施。然而任何一项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难免经受挫折和挑战。本文主要对审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未来审计机关转型发展方向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生态文明;问题;审计转型
    
    一、资源环境审计的合法性及必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基本格局是:“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并向综合财政审计展开;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企业审计办法,实施真实性审计;适应反腐倡廉需要,初步建立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结合中心工作,突出了行业同步审计,不断深化各项专业审计。”同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据十八大重要指示,在生态文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中,国家审计应有所为。
    当前我国的生态形势十分严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当其冲的是对已经造成的污染现象及其源头进行治理,同时通过植树绿化、退耕还林等人工方式对现有生存环境进行进一步改善。这些项目都离不开政府拨付的项目资金进行引导和扶持。正如温家宝同志所提出的那样: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到哪里。在资金应用监督方面,审计作为专业部门,在监督资金的来源与去向,评价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及效益性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通过审计监督,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预期效果以及实际反馈进行比对,并结合实地考察,给出合理建议,对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整体环境改善速度有较大的帮助。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审计大有可为!
    
    二、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关于资源环境审计,其本身尚无权威的机构或部门给出其定义。百度百科中的定义如下: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
    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自2003年起,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各专业审计从资源环境视角开展相关行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逐渐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这十年中,审计署先后组织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审计,以及三河三湖、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两江一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等审计调查。
    通过对过往的审计调查的类型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集中在对污染治理项目进行的审计。而从审计实践来看,我国的审计机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主要遇到困境仍然很多,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项目对应部门繁多,调查取证困难
    以太湖水域污染治理审计为例。“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其行政区划分属江、浙、沪、皖三省一市。而水污染治理项目的主管部门又涉及建设、环保、水利、农委、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具体申报、实施主体又以镇、村为单位,项目申报、方案论证、质量验收、业务指导、长效管理等一系列环节没有实现统一扎口管理。这就使得审计部门在调查取证及资料收集时由于对口部门较多,难以全面综合了解项目情况,从而导致审计结果难以利用。”[ 摘自《浅谈太湖水污染治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目前,行政冗余导致的调查难、取证难问题在跨多省市的污染治理审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人力支撑缺失
    资源环境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一方面环境科学内容就及其丰富,涉及水、气、声、固废、生态学等多种类型;另一方面在资源环境审计中难免会涉及到财务分析、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等其他传统审计领域。因此资源环境的专业性及其与审计相结合带来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导致了与之对应的专门人才的匮乏。人力支撑的缺失是制约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在因素。
    (三)缺乏指导文件,评价指标难确定
    和传统的审计项目不同,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缺乏类似《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这样的指导性文件,而对于环境领域的审计也缺乏相关的专家经验。因而,审计人员在设置项目评价指标时,难免会带入较多的主观判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而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部分审计单位会选择聘请外部相关专家来弥补知识漏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外部专家由于其本身知识的专业性,对于审计工作要求并不能有较强理解,因而其设置的绩效评价指标也不能保证满足审计工作需要。因而指导标准的缺乏而产生的审计风险也是资源环境审计中面临的一项难题。
    
    三、资源环境审计下发展方向探讨
    笔者认为,未来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审计中,应当针对以上困境,探索不同转型方向:
    (一)技术创新型
    从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实务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的匮乏是首当其冲的难题。在当前各审计单位本身编制及人员结构限制的情况下,最直接最迅速的方法是对审计方法及使用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并不仅仅应该局限于从未在任何领域使用的技术及操作办法,既可以是针对特殊审计情形开发的审计软件等,也可以是其他领域的技术手段在审计业务当中的创新使用。在这一方面,我市审计机关已经进行了部分探索,其中包括金坛审计局在工程审计项目中利用GPS技术开展审计,市局计算机审计处利用漏洞扫描系统对信息系统进行扫描等。在全国审计系统范围内,采用新方法新技术的例子也不鲜见,如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等。技术的创新是解决资源环境审计困境的直接手段。
    (二)绩效审计强化型
    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绩效审计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强化绩效审计也应当是未来审计机关的发展方向之一。审计机关应当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三大方面着手,将绩效审计的概念进一步融入资源环境审计的整体格局中去。一方面可以通过内外结合开展研讨会的方式对本单位的相关审计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另一方面针对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外部情形制定绩效审计流程,为审计人员在项目执行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减少或规避审计风险。
    (三)统筹协调型
    在技术能力提升之余,统筹协调能力的提升也应当是审计机关重点攻克的难题。统筹协调能力包括的内容有多个层次:
    1.对技术人才的统筹
    当今社会知识信息爆炸式发展,显然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对所有技术做到全面精通,在资源环境审计中也是如此。因此,在实际的资源环境审计实务操作中,需要审计系统内的不同部门乃至聘请的外部相关专家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审计项目。而统筹这些不同职能的人才,除了对于人际管理能力的要求之外,还需要有专门的协调人员对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有必要的理解,从而串联整个审计项目。
    2.对外部行政部门的统筹
    由于当前政府部门结构现状,在短期并不能有所改变的前提下,审计部门应当强化自身和外部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从统一扎口单位获取数据,减少取证步骤。
    (四)审批控制型
    由于当前地方政府考核体制,地方政府主导的资源环境审计不会占较大比例。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环境优化进行控制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可以和环保部门进行合作,利用自己在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准备上线的有排污需要的项目进行审批,由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审计进行转型。对于审批职能上,审计系统并不陌生。对于本市的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在未来行政单位重大信息系统项目的上线,审计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审批控制的转型,其思路是从源头减少污染。
    (五)服务支撑型
    该项转型探索是对审批控制型转型的扩展。因为各个行政单位之间公权力之间的交叉,审批关卡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行政运转的效率低下。因此,审计系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服务支撑功能,对于针对项目的实际产出及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恢复费用进行测算,出具相关报告,为同级相关职能部门或上级机关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正如巴里在《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一书中警示人们的那样:“如果我们要生存,就必须用生态学的思想来指导经济和政治事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审计作为构成这一过程的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应当适应形势,及时转型升级,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朱瑜亮)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2011.7
    [2]许华柱、张卫国、徐晓花,浅谈太湖水污染治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2011.12
    [3]审计署,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2009.9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