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
杜彦 (审计署长春办)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
字号:【大】 【中】 【小】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监督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来,国家审计通过国家财政、财务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从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益信息和意见、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两方面积极促进完善国家治理。而国家治理目标,是根据众多的因素和信息科学形成的一定阶段的目标,分数字化的目标(GDP)和非数字化的目标。一个阶段的国家治理目标通过决议等程序,转化为各个部门的任务;审计用多种审计方法完成审计部门的任务,提出审计建议,然后通过整改情况显现效果,到考量审计工作对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一个大的循环路径。若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衡量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国家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使国家审计更好地把握新时期国家治理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使国家治理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从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程度的角度来研究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以期为国家审计更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略尽绵力。
    
    一、国家审计可以通过评价经济责任促进实现社会科学和谐发展
    国家治理的各种不同发展观、政绩观,总是应该在一定的财政、财务活动中体现出来。因而,财政、财务活动的过程,也是一定的发展观、政绩观的表现过程。审计通过对财政、财务活动过程和存在问题的充分揭示,有条件对某一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主要领导人在发展观和政绩观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提出建议,进而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国家审计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各项审计的全部过程中,都应当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促进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落实作为审计的重要标准。审计工作中,应当注意认识经济行为中的各种因素,通过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家审计应当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中认识和处理问题,评价是非功过,提出意见建议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依据。具体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关数据、资料等全部情况的分析研究,了解被审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情况,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情况作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标准,把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根本标准,最终促进实现社会科学和谐发展。
    
    二、国家审计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促进实现社会公正公平
    国家审计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拓宽视野,更加注重对国家治理全局情况的了解,自觉地把审计工作纳入国家治理全局中去安排,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党政领导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大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并持续关注,把审计工作中对具体事项的认识和处理提高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如由于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分散,资金管理和分配权的分散,一些具有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权的部门就可能发生随意分配和本部门随意占有资金的行为,由于发生这类问题的范围较大,带有普遍性和反复性,就必须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实行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制度、体制、政策方面堵塞漏洞,予以防范。审计不应停留在对问题的揭露上,应当对那些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制度、体制、政策层面上查找原因,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政策,深化改革的建议,为各级政府发挥参谋作用。这是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提升价值、拓宽职能,更好地为国家治理服务的重要路径。根据社会公正公平指标的完善程度,来分析审计工作的效果,以确定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标准实现程度。
    
    三、国家审计通过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完善,新旧体制转轨和落后观念影响等很多方面的原因,财政经济领域的不规范现象还将长期存在。随着财政、金融、投资、环保等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应当从现行制度、体制的实际状况出发,认识新形势下财政资金运行的新特点,不断加强审计监督,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当前我国国家治理的重点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相关要求,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国家审计要加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审计;资源节约情况审计;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情况审计,包括资源环境政策执行情况、资源环保资金管理情况、资源环保运营绩效情况;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审计。通过系统审计,促进生态经济的完善程度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路径。
    
     四、国家审计可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率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应当是国家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审计为了较好的通过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首先应当在审计和审计调查中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应当针对财政、财务资金收支总量中的主要部分、重要项目、关键环节展开工作,通过审计了解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和资金运行的主要情况,进行适当的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效益不高和损失浪费的重要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对制止损失浪费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产生重要作用。
    国家审计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效益审计的成功经验和方法,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产业政策、技术指标、市场变化趋势、资金运营情况及有关经济社会情况的深入分析,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宏观效益、微观效益、长远效益和近期效益作出有权威性的分析,揭露、避免和消除管理不善、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浪费现象。在此基础上,注重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不同使用方向、不同管理模式、不同运行状态下效益差异的分析,以及最好和最坏的极端分析,提出提高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的审计建议,从而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目标。
    
    五、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多元化、国有企业及各项事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家财政资金运行及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产权交易的方式和过程日趋复杂,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现象的方式也日趋复杂,违法犯罪分子的手段日趋多样化。国家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务必保持高度的关注,善于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应该通过审计,注意发现资金运行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从中发现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化公为私、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侵吞国家资财的违法违纪案件。对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如在投资领域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招标投标、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出让与交易等关键环节,是违法违规行为多发、易发的领域,审计应当以其敏锐的视角密切关注这个领域,通过履行审计职能,注意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保障国家治理的目标实现。(杜彦)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