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着力点
彭巨水 康宁(审计署沈阳办)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3日】
字号:【大】 【中】 【小】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尽管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减少到百分之十一左右,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重要性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发出14个“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着眼于“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如何确保中央围绕“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夯实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是其根本职能。2011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指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断,将国家审计定位于推动和实现国家良治不可或缺的制度设计,在此背景下,讨论国家审计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强农惠农公共财政的“卫士”,推动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党的中心工作,就成为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业审计,就是对农业经济领域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实施的审计监督,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主管部门审计、农业总体投入和支农资金审计等。作为国家审计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农业审计在农业领域充分发挥着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服务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自审计署成立以来,农业审计以农业政策执行和完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着力点,重点服务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和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有效服务了国家治理。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三农”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民在城乡统筹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农业审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农业审计已经难以适应“三农”工作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农业审计要发挥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必须在审计理念、审计目标、审计手段、审计效果、审计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转型。

    一、提高思想认识,推动农业审计转型升级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锁定“三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具体体现。十七大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各级各地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把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
    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财政支农思路发生巨大转变,各地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需要,对“三农”的投入总量、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农业审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审计工作面临如何围绕党的工作重心,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党委、政府决策需要的挑战,这就使得新形势下农业审计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由此,农业审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资金审计,而是要坚持大农业审计观念,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把握农业审计。要坚持把握“政策、资金、环境”三个审计重点,改变过去以农业资金为主的传统作法,而是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各个方面纳入监督范围。在开展农业财政资金审计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审计、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农村社会保障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使农业审计在更广阔的舞台有所作为,发挥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
    同时,随着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深化,审计工作自身需要加快农业审计转型升级步伐。《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农业资金审计,要加强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审计,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造成财政资金流失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农业资金整合,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因此,农业审计需要以全部政府支农惠农资金审计为着力点,不断加大绩效审计力度,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二、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财政支农制度建设和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存在许多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问题,影响着农村进一步的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具体而言,财政支农资金“小而散”、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农业资金“九龙治水”现象突出,同一内容的财政支农资金,以不同项目的名义分别有不同部门管理,造成项目重复申报、资金屡被套取;各级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地方配套不到位、虚假配套成为顽疾,难以根治;财政支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部分地方政府挪用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财政支农尚未建立起稳定的投入机制,等等。
    建设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国家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刘家义审计长曾指出,“建设性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宽的领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作为农业审计,不仅要抓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领域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和进行经济犯罪线索的查处,更重要的是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找出体制性障碍,堵塞制度性、体制性、政策性缺陷和漏洞,推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此才能走出“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怪圈。
    新时期,农业审计要按照9个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把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个着力点,立足“三农”问题实际,有力推进各项涉农政策的完善。要密切关注农业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注意从制度上、机制上分析研究农业审计新情况,以及农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涉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要以农村改革为主线,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真实反映农业审计的基本风貌和重点状态,积极服务农村各项改革,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和完善支持“三农”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帮助相关涉农部门建章立制,促进完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行为。

    三、突出民生重点,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

    涉农资金“小而散”,一些涉农资金分散到单个农户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农户的生产生活,看病就医可能作用很大。所以,对于农业审计人员而言,要牢牢树立“农民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认识,带着感情去审计。对于农业审计项目,要加大延伸审计力度,更加注重去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将走田间、入农户、听民情作为农业审计调查了解情况的重要抓手加以贯彻落实。越是偏远落后地区,农业审计人员越是要关注支农惠农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农业审计很难对农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监督,这主要是由涉农资金的特点所决定的。涉农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中存在层次多(中央、省、地、县、乡五级)、部门多(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资金类别多、项目多、资金散等特点。以资金类别为例,主要包括: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和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等;农村公共事业资金,包括农业科研推广专项资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包括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专项资金、中低产田改造专项资金等;支持粮食生产的专项资金,包括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
    相对于资金的多头管理,点多、面广、线长,遍布广大农村,农业审计人员的力量却十分有限,难以全面有效监督。如何既确保一定的审计覆盖面,又有一定的审计深度,这就要求从“大处”做文章,在“细节”下工夫,以专项资金为龙头,重点对涉农资金数量多、项目多、社会关注度高、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相关部门和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一方面,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以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如近年开展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审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四项”农民种粮补贴审计等专项资金审计,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对于选定的专项资金审计,一定要采取上下联动,即“上审下”与“同级审”相结合的方式,查深查透查实,对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要尤其关注,防范因涉农资金“小而散”而使延伸不到位、不及时。

    四、加大整改力度,完善后续跟踪制度

    农业审计的目的是促进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管理,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深入查处问题,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并督促相关部分整改落实是达到审计目的的关键。然而,一些地方出于地方利益或部门利益,对于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积极,难以彻底整改,影响了审计建议的落实,使得农业审计的建设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地方政府不重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一些地方基本是吃饭财政,截留、挤占挪用农业资金的问题十分普遍,作为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整改;二是一些问题涉及体制机制问题,不是地方政府自身可以整改的。目前大多数农业专项资金都规定了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的比例和农民自筹资金的比例,然而这一政策在大多数地区难以落实,地方政府为了争取上级对农业的投入,只得采取虚假配套、虚假自筹等方式;三是审计后续工作不到位。一些审计部门认为审计完后就没事了,至于审计建议是否落实、相关问题是否整改却不闻不问,缺乏后续跟踪监督,致使审计整改走形式,未能落到实处。
    对此,要完善审计跟踪制度,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在农业审计工作中,既要善于抓发现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又要认真抓各部门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落实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大后续跟踪审计力度,维护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级政府一把手要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和审计建议落实,作为政府督办事项,责任落实到人,按时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不走样,防止屡查屡犯。对于审计提出的改进建议和完善措施,被审计单位要认真研究,查找自身漏洞,分析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从而完善法规,改善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农业审计发展需要

    队伍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再好的审计方案也难以实施,再有意义的审计目标也难以实现。随着农业审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以及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对农业审计的新期待不断增强,加强农业审计队伍建设,培养大批掌握审计知识、农业知识、政策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农业审计人员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农业审计人员大多为财会专业人员,在农业工程审计、计算机审计、农业效益审计等方面缺少高水平人才,很难对涉农资金和项目中的政策性、技术性、体制机制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并从解决“三农”问题全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对此,着眼于农业审计转型升级的需要,要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农业审计人员的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农业审计人员要学习农业经济、产业经济、财政学等方面的知识,密切关注农业投入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发展重点等方面的新动向;此外,审计人员要加强对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学习,农业资金“小而散”又事关民生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四项”农民种粮补贴审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等方面计算机审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训方式上,一是通过组织农业专家开展讲座的方式,使农业审计人员了解“三农”前沿问题、发展走势和政策动向;二是选派相关人员去涉农部门挂职交流,深入了解支农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三是组织审计机关农业审计交流会,通过骨干人员的交流沟通,相互借鉴,达到提高整个农业审计队伍能力的目的。(彭巨水  康宁)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