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年金审计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秦翔(审计署上海办)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企业年金为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完善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自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颁布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逐步壮大,截至2010年末,已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职工1310万,基金累计结存2809亿元。加大对企业年金的审计力度,旨在于推动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重点应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关注企业年金移交的完整和规范性。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4月24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的意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原行业管理的以及企业自行管理的原有企业年金最迟应于2008年末移交给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还存在以社保经办机构名义运营或企业自行管理的现象,这对于企业年金形成一定的初始规模,实现市场化管理和运作是不利的。审计应敦促企业年金基金完整规范移交。

    二是关注企业年金缴费的规范和合理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中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但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垄断性、高利润企业存在超额缴费的情况,部分垄断性国有企业存在追溯补缴以前年度年金缴费现象。尽管国家未对补缴企业年金予以明确规定,但企业年金是企业给职工的福利,对于垄断性国有企业,其占据国家公共资源优势,拥有高工资再扩大福利的支出,变相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扩大了劳动者的待遇不公。

    三是关注企业年金分配的公平性。目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企业年金是“富人的游戏”,普通人享受不到。实际审计中发现,一方面是行业间企业年金缴费及待遇支付水平差距较大。金融、烟草、电信、能源等垄断性高收入行业,企业年金的缴费积极性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年金属于企业利润的再分配,不同行业职工的贡献已体现在初次分配之中,退休前已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因此不同行业的企业年金分配数额不应差距过大,否则必将引起社会分配不公。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差距较大。当前国家政策未就企业计入个人账户的最高额进行限定,个别企业的企业缴费额积聚到少部分企业经营者的个人账户,造成企业平均计入额虚高而普通职工实际受益很少。审计要重点关注企业年金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福利而忽视普通职工利益的行为。

    四是关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安全和收益性。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基金的安全性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作都是市场化运作,在审计过程中应首先关注基金投资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年金基金在投资中是否存在重大的风险。其次,企业年金归根到底是参保人的养老钱,基金保值增值效果直接影响到参保人退休后的生活。选择优质的年金投资管理人也是企业年金受托管理机构的职责。因此审计除了关注基金安全性外,也需要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进行审查,督促年金受托人、投管人尽职尽责。

    五是关注企业年金监管存在的缺陷。企业年金制度是由原补充养老保险转变而来,市场化运作后出现了很多新情况,而国家对企业年金的政策规定相对滞后,这就为监管带来了漏洞。一些地方存在年金计划虚假备案情况;年金计划有备案而无任何部门的实质监管;企业年金受托管理人由于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处于弱势,对企业年金的合规运营监管力量薄弱;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之间未建立年金监管协调的机制。企业年金要健康快速地发展,离不开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企业年金的监督管理,审计应该找准监管中存在的缺陷,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的企业年金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无论是基金规模还是管理能力都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国家审计在开展企业年金审计过程中应该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发现问题,促进企业年金快速、健康发展。(秦翔)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