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建设作用定位
詹红梅(吉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财政审计以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为首要目标,这也为财政审计确定了基本方向和定位。地方财政审计如何维护财政安全,是一道需要长期研究和探索的前沿课题。本文从突出改进思维方式,科学确定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完善机制制度设计方面作了简要剖析。
    [关键词] 财政审计 财政安全 建设作用 目标定位

    审计署发布施行的“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把财政审计的首要发展规划目标确定为维护国家财政安全,这是对财政审计的基本方向定位,需要地方审计围绕财政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审计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首次全面披露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虽然有专家评论地方债务尚处可控程度,但债务风险系数在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到财政安全,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对风险问题多有评论。从审计查处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披露的不断扩张的“三公”经费信息,也在直接和间接地危及到财政安全。因此,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已是财政审计当前乃至今后承负的历史责任。现将财政审计在维护财政安全的作用及其定位谈几点意见。
    突出改进思维方式
    审计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一历史阶段,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历了“上审下”、和“上审下”与“同级审”并存的不同时期,使预算执行审计的模式不断完善和方式方法日趋创新。但是,从法律条文规定、审计文书的修辞、审计干部的思维理解,都把预算执行审计与财政审计作为独立的概念,各有所指,区别对待,从认识上存在误区,致使财政审计的内涵不广,反映不全。从多年实践看,预算执行审计替代了财政审计,与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存在距离,地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基本是预算执行概况,而不是财政状况的全面反映。即使是概念上的混淆,在审计实践中,着力点也是放在真实、合法审计和推动预算执行上,很少与财政安全联系在一起,将两者割裂开来,导致审计维护国家财政安全的功能不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决定着审计工作思路的确定。面对维护国家财政安全这一新形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地方审计机关要跳出审计看审计,从维护财政安全的高度进行战略思维,以思维方式的改进,从大局谋划财政审计工作。要把维护财政安全作为财政审计判断和把握的基本方位,在维护财政安全的建设性作用上有所作为和找准站位。要通过财政审计,主动有效地在维护财政安全中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要正确分析判断地方财政安全形势,创新思维,积极探索财政审计规律和拓宽维护财政安全的视野,从改进思维方式中推动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建立。
    科学确定审计内容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既包含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又涵盖了所有财政支出审计。财政资金使用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管辖,是一种审计综合体,审计内容宽泛,审计任务繁重。而维护财政安全又需要多方位、全视角地进行审计监督和发挥“免疫”功能。财政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维护财政安全的应对措施有哪些,这些都是地方审计机关应该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科学确定财政审计内容,突出审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建设性,已成为财政审计的关键环节,必须处理好审计内容与维护财政安全的关系,把维护财政安全作为财政审计的必然选择。
    在财政审计内容的确定上,要从维护财政安全的角度出发,要继续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财政审计的重中之重,推动完善公共财政和政府预算体系,促使规范管理,提高绩效,从而维护国家财政的安全。同时,要采取兼收并蓄、重点覆盖的原则,将转移支付、税收征管、固定资产投资、支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突发性公共事项资金等纳入财政审计的范畴,合理计划、重点安排、纵向贯穿、全面反映。通过揭露问题和总体评价,分析判断对财政安全的影响程度。在确定审计范围和内容上,尤其要把社会普遍关注、风险相互转移、直接危及和影响财政安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费膨胀、易于产生腐败的行政成本纳入财政审计的常态审计和持续审计。只有通过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全面揭示存在问题,推出积极应对措施,才能推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最大限度防范债务风险,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预期才能真正实现。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财政审计事项的广泛性和维护财政安全的重要性,决定着财政审计必须走出传统的审计模式和固有的审计方式方法,坚持以“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审计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以扩大财政资金使用的受审面和财政安全的维护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财政安全的认识程度和财政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审计方式方法必须顺应这些特点和变化,改革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推进审计方式向多样化、信息型、立体式方向转变,以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增
    强财政审计的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和时效性。
    在创新审计技术方式方法上,要从实际需要和客观情况出发,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既要围绕维护财政安全,又要着眼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完善公共财政和政府预算体系进行审计方式创新。在事关财政安全上,可采用联合审计的方式实施审计,实行上下审计机关联合、易地组织联合、人大与审计机关联合等方式,也可聘请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联合审计。在审计中,就财政安全问题共同分析判断,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可行性应对措施。就审计机关而言,要针对财政安全问题,在组织方式上加大融合力度。主要是在审计项目上融合、审计目标上融合、审计专业上融合、审计资源上融合、审计信息上融合等。在审计方式上采用跟进式、跟踪式、结合式、点题式、攻关式、专项式、分解式等,以适应维护财政安全的多形式、多层次的需求,努力提高成果质量。尤其是从维护财政安全出发,加大数字化、信息化审计方式方法的推进力度,通过联网跟踪审计、揭示问题、系统研究、前沿应对、切实增强维护财政安全的建设性和时效性。
    完善机制制度设计
        财政审计实现维护财政安全、完善公共财政的目标,关键节点就是积极探索和完善财政审计的机制制度。在新的形势下,要把财政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只有机制制度保障才能顺利实现。因此,要把财政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任务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和设计,做到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要求,把财政审计与维护财政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起来,坚持发挥财政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推动财政审计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财政审计机制设计和创新上,目前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线组织机制。如审计署组织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选择某项事关财政安全的事项,自上而下实行直线组织,举全系统之力开展审计,从大局上反映总体态势。二是统一组织机制。就某项重大财政审计,由上级审计机关在全国或区域内统一组织实施。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方案、统一目标,集中反映审计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在一定领域加强风险防范。三是统一计划机制。针对财政审计的重点选项,上级审计机关纳入审计项目计划的,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同时进行计划安排,做到计划一致、分工实施、综合反映、总体评价。四是资源整合机制。为提高财政审计的客观公正性,推行审计资源整合机制。选定重大财政审计事项,采用“上审下”、易地审、组合审,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五是计划征询机制。为增强财政审计的针对性和重点性,维护财政安全,在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前,可大范围、多层次、全方位提前征询意见,集中民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使财政审计更趋于符合时代要求。(詹红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