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的非接触式审计
陈志英(江苏省常熟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2011年5月20日,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物联网分别就无锡市滨湖区审计局在“长广溪生态修复一期工程”跟踪审计中首次运用物联网技术取得明显成效进行了报道。这意味着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审计行业,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物联网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熟悉。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那“物联网”技术到底能影响我们审计什么呢?
    诚如上面所提,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工程审计。我们知道,工程审计方法中的观察法、开挖法、分析法、测量法等一些审计方法是要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核实的。然而一些大工程、大项目光靠一条皮尺是测量不出数量的,一些内部建材光靠一双肉眼是看不出质量的。那么在物联网时代下,我们可以利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对实物进行识别、定位、跟踪,取得传统方式下很难取得的数据,再通过物联网的传输协议,传到审计部门,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工程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全面监控。无锡滨湖区审计局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利用物联网的GPS全球定位测量系统技术,结合原有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快速的得出挖填方工作量及区域,工作效率提高6倍。
    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食品溯源、环境保护、医疗服务、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行业,那么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应用,它必将开启民生审计新篇章。物联网可以及时地对那些分散的、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物联,实时进行远程监控、传输、存储和管理等业务,再经过各种指挥中心资源应用平台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那么我们对于这些行业的审计,不能纯粹的只看财务数据,还可以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分析。2010年本局对该市环保局审计时,发现该局的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就是利用了物联网技术对远程污染源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审计取得相关数据后,通过对数字和图像的分析,审计人员未到现场就能快速地对全市100多个污染源点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审查,另外用它的数据更有效地对环保局另一系统(排污收费系统)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上面所提到的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还只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雏形,真正的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是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它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通信。设想一下,我们在审计时,是否可以不完全受制于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数据,而是通过物联网的信息共享,得到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所作用对象的数据来更好得审查它的效率性和效益性。由此可见,物联网的应用,必将给我们的绩效审计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然而,物联网对于审计的应用,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考虑。首先是技术问题,目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还未能全面进入产业化,政府在产业尚未成熟时期也未给予大力政策支持,物联网的应用还在市场的考验当中。再者就是安全问题,与传统网络相比,物联网发展带来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将更为突出,审计涉及的商业秘密、国家机密在物联网时代下更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
    总而言之,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改变世界,改变审计。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审计人,必须掌握最新最全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致力于审计事业,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陈志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