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政审计大格局视角下的审计组织方式创新探讨
徐炜(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在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要用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利用矩阵结构组织形式建立柔性审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制度,以整合审计力量,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发挥优势。
    关键词:财政审计大格局  审计组织方式   创新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全国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开展,传统财政审计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审计要求。因此,在财政审计大格局视角下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更大层面发挥好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建设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形势下,审计人员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必要性。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机关以财政资金审计为内容,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政府预算为纽带,在组织实施上突出整体协作与资源整合,有机结合不同类型审计项目,从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层次整合审计信息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财政审计大格局并不是规模和数量的单纯扩张,而是注重审计高度和深度,着重从宏观层面揭示现行财政体制、制度和机制中存在的弊端,着重从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完整性、宏观性、全局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审计人员要树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新思维。根据“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哪里”的观点,财政审计大格局包括国家财政收支、政府债务、社会保障、金融体制、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地方政府收支与债务等内容,涵盖以往各个方面的审计。因此,以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为导向,注重审计高度和深度,树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新思维。
    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审计人员创新审计组织理论和方法。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以国家财政为着眼点,涵盖财税、行政事业、环保、社保、金融、企业等一切财政资金,包括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是对所有预算收支单位财政状况的总体掌握。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财政审计难以跟踪国家财政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和难以客观评价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的现状,就要进行审计组织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二、财政审计大格局视角下的审计组织方式创新重在解决传统财政审计组织方式的弊端。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一项需长期探索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精通业务、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高超调研分析能力的综合性审计人才,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审计交流、研讨、论证机制。但现有的审计组织方式是以处室为单位进行的分块审计,每个处室由审计署各司年初下达审计计划,各处室相互间缺少交流,学习沟通借鉴不多,导致在进行财政审计大格局时,处室之间的配合度缺少默契,仅有的一些研讨交流往往实践性不强,往往你管你的,我做我的,局限于小圈子、小范围,满足于旧模式、旧思维,眼界不宽、思路不畅,难以在财政审计方面有效吸收、借鉴、提高。
    在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时,审计对象规模大、跨地区或跨行业,项目数量和资金量都十分庞大。审计项目的控制点多,管理难度大,财政审计大格局通常由许多子项目构成,子项目的作业地点分散,项目的各类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子项目中,管理的触角需延伸到项目的方方面面。审计资源中人员配置、时间进度、成本预算等钢性约束,时间短,任务重,传统审计组织方式模式已很难满足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需求。在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时,传统审计组织方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第一,各业务处室缺乏统一审计方案,难以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实现审计资源共享;第二,由于平时审计人员主要按照处室进行分配,在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中,主审需要调配不同处室审计人员、审计力量等审计资源,审计人员同时受到处室领导和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领导的双层领导,审计人员容易受到本处室审计业务的干扰,难以全身心投入审计中,也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审计组的组长或主审无法了解和掌握到全面的信息,无法把握审计项目的整体状况,并可能造成审计项目管理上存在一些盲区,无法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调整和纠正。
    可见上述情况会对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审计效率低下,审计进度、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从实践来看,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审计管理方式,很难达到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
    三、在财政审计大格局视角下,审计人员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对策。
    财务审计、造价审计、绩效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可能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同时出现,审计方式和审计内容呈综合化趋势。由此可见,财政审计大格局与传统的审计项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均对审计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急需审计人员创新审计组织方式。
    1.基于矩阵结构组织形式建立审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制度,整合审计力量,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发挥优势。
    矩阵结构是从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发展而来的一种组织结构。工作小组一般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分别选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的,组成工作小组为某个特定的任务而共同工作。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要改变以往财政审计项目人员按照处室进行管理的传统作法,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在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时,建立柔性审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制度,打乱处室建制和审计行业界限,挑选审计人员开展跨处室、跨行业领域协作,去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实行人员按项目编组,根据项目要求注重选择最佳的审计人员,组成最能满足项目审计需要的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组。通过大力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实行人员优化组合后,能极大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既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防止同一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同一被审单位,避免熟人易违纪的问题发生,更有利于审计人员轮岗锻炼和相互监督。
    2.建立学习型的审计组织。
    学习型审计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审计组织,同时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学习型审计组织的核心是要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学习机制”,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成为一种工作形式。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在学习型的审计组织中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创新。在学习型审计组织中,只有团队中所有成员全部学习,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一起思考,得出比个人思考更正确、更好的结论,能够更好的促进创新。只有建立学习型的审计组织,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才能不断的创新。
    3.建立创新型审计组织。
    创新型审计组织是指审计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能够源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创新型审计组织模式要求有合理的制度鼓励创新、创新人员和创新认识。创新型审计组织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型审计组织,创新以掌握一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学习是创新的前提,是创新的准备。因此,创新型组织首先是一个学习型审计组织。在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需要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在审计组织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创新型审计组织的核心特征,创新型审计组织中,创新不是某一部分成员的活动,而是整个审计组织所有层次所有成员的共同活动。
    在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要用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组织方式和方法,实现审计经验到审计知识、审计知识到审计智慧的飞跃,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审计方式。(徐炜)

    [参考文献]
    1.柴严.中国审计学会跟踪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9(6):13-16
    2.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4):33-37
    3.孙保厚.关于全面审计质量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2):3-10
    4.许存格.政府审计组织的创新-矩阵结构组织形式.会计之友,2010年第6期下:106-107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