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化”审计思路探索公车改革绩效调查
裘徐霞(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8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调查项目与传统审计项目相比,具有被审计单位多、重点事项突出、数据加工要求高的特点,特别是审计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审计人员更要创新、借鉴其他调查方法,来快速完成审计的目标和任务。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审计局对区级机关和镇街公务用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运用“多元化”审计思路,采用“点、线、面”结合,通过计算机联网审计平台,有效进行数据切割、整理、归类,对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效率,快速实现了审计调查目标,审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审计方法决定审计的效率和审计目标的实现,在公车改革绩效调查项目设定上,我们考虑审计的针对性和重要性,运用“多元化”的审计思路探索公车改革绩效,为提高审计效率和实现审计目标提供了支撑条件。调查项目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审计,必须精心设定审计需求资料,了解政策内容及环境因素,掌握业务管理流程,研究被审计单位业务管理人员的权限及心理。而审计需求资料是审计报告的必备内容,要求掌握基本面貌;了解政策内容及环境是审计人员界定、分析、判断问题性质的前提条件;掌握业务管理流程是审计获取资料和问题的路径和选择方式;研究被审计单位业务管理人员的权限和心理是配合审计人员挖掘问题的测试表,也是审计人员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公车改革几乎涉及所有行政领域,审计在围绕公车与私车、行政管理职能与混岗现象、发放车贴与原公车费用比较上,存在着种种宏观和微观矛盾,有着不为人知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这次我们针对公车改革调查项目,就巧妙地运用了以下几种审计思路和方法: 
    (一)对公车改革政策和运行流程,采用询问和查看方式。针对区级机关公车改革单位多,涉及面广,常规审计方法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审计调查采取走访财政、发改、人事等车改责任部门,调查了解区级机关公车改革的范围、对象,公车改革的主要政策内容,以及现有公车如何处置、驾驶员如何安置分流,从相关政策、办法的制定等政策层面开始到具体的操作办法全方位进行调查了解,已全面掌握区级机关车改过程的全貌。
    (二)具体财务数据,采用“联网审计平台”。我们依靠联网审计平台,应用计算机审计,从区级机关所有车改单位的“日常交通费”支出科目入手,采取排序、筛选、分析等功能,对2007-2010年车改前后2年日常交通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内部数据之间的制约关系,全面掌握审计所需数据,通过账面的日常交通费支出纵向、横向的分析比对,评价各车改单位车改是否节约财政资金,以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全面分析评价车改绩效情况。
    (三)通过问卷调查,掌握面上普遍情况。向22家车改单位和个人分发放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征询车改单位与车改人员对公车改革总体评价和看法,就公车改革是否有利于履行公务活动、公车改革效果如何、车补贴发放是否合理、目前公车改革仍存在的哪些问题和困难等事项进行调查摸底,同时通过对车改单位八个职级不同层面对公车改革后个人用车年费用支出、年行里程等情况的调查问卷,摸清了公车改革后各个层面内、外勤公出行车情况,所发的交通补贴是否足以车辆的公出消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所有人员之间的想法和要求,细化了问题的节点和原因,为审计报告提出客观、公正评价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四)设计并要求填写表格,收集相关数据。表格设计环节非常重要,犹如建筑设计师对房屋钢筋设计的要求一样,钢筋对房屋安全稳定性如同表格相关数据对审计报告的重要性,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影响公车改革的所有利弊因素,关键是发放车贴与原公车费用之间的比较,如何界定原公车费用细节内容,包括驾驶员工资收入的年度不一致,考虑车改决策是未来年度时期,驾驶员工资收入应是审计调查时期年度收入,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真实填写,收集到较为详尽的相关数据。
    (五)用切割方式加工、分析资料。调查报告分析相当重要,由于取得现场第一手资料较多,如何处理、归类、切割这些资料成为报告证据,也是审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衡量标准,审计人员要善于搭配、截取资料,在相互制约部门或者现象与结果关系上进行“穿针引线”,并用经济指标及分析指标进行分析,要在问题之间寻找相关因素和逻辑脉搏,深入分析内在的宏观和微观矛盾,驳离非关联材料和审计事项,判断存在问题的去向,增强报告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总之,在社会热点问题公车改革的审计调查中,拓展审计思路,运用多种审计技术和方法,审计人员触及了其他专业领域业务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增强与其他行业兼容的能力和判断意识,从而能够更好为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写出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裘徐霞)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