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文明审计”的几点思考
苏士军(江苏省连云港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免疫系统”,审计在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提升人类文明、加快城市建设中一直负有重要担当。如何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发挥审计更大的社会效应,一直是社会各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时,曾提出“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质量,文明审计”的要求。“文明审计”概念的提出,是审计工作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赋予了审计更多的内涵和要义。它既是对审计机关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指出了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明审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明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和程序,遵循行业文明礼仪公约和职业道德,按照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原则,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反映个人内在素质、展示审计队伍外在形象的一种优秀自律行为。“文明审计”的概念和范畴涵盖审计的思想、行为和结果的全过程,体现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要求。
    其一,“文明审计”是一种科学理念。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留在人脑中的概括的形象。审计理念是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审计事业的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引导。“文明审计”既是审计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审计执法理念的体现。“文明审计”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精神,它应当贯彻于审计制度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体现为审计制度的文明、审计程序的文明、审计道德的文明和审计行为的文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前地方审计部门也形成了一些现有的理论,但这些理念还存在缺陷,还不足以支撑现代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文明审计”概念的提出,给了我们进一步挖掘、提炼、升华现有审计理念,凝练更加优秀的审计精神契机。
    其二,“文明审计”是一种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中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道德修养。审计职业素养是指审计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审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包含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实现自我完善,能够推动本职工作顺利完成,能够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补充审计法规所缺,完善审计规范体系。“文明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外在行为要文明,还要求内在素养要高尚。它是审计人员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文明审计”的这种标准,要求审计人员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保持审计特有的职业操守,培养良好的审计职业品格。
    其三,“文明审计”是一种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就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服从的约束条件,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应该”型行为准则,二是“不能”型行为准则。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等一系列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审计工作、审计人员设立了准绳,成为规范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底线,从而为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制度的执行在人,执行的效果在人。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审计人员行业准则,这种制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而“文明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认真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还要有高度认同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可以说“文明审计”既包含审计制度层面上的准则,还包括审计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守社会规则,充分兼顾他人利益等具体要求。
    “文明审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涵盖的领域很广,有人类意识的进步,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精神文明的进步等等。“文明审计”既是一种科学的审计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过程,它伴随着审计人员素质的综合提升、社会意识的不断提高、审计技术的不断进步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包含着社会进步的思想领域、科学技术、物质基础以及人的基本素质等,“文明审计”体现的是审计的进步,体制的更新,是一个先进制度的集合。
    (一)道德文明。从事一项事业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准则作为支撑,是注定无法取得成功的。思想修养是审计人实现其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证。一是思想建设。就是审计人员应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审计实践的能力。二是道德建设。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建设,引导审计人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同时,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另外,还应大力宣传审计职业道德模范,不断提高审计队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制度文明。制度的规范是“文明审计”的保证,制度化、规范化的审计是“文明审计”的基本要求,审计的各个要素和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健全的制度来进行统一和规范。目前,全国上下逐步构建起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主体、以审计准则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审计法律体系,制定了涵盖综合管理、业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一整套制度。但是,面对新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这些法律制度还需要补充完善。“文明审计”的推广和实行,为这些制度的补充完善提供了契机。一是研究起草或补充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新领域的条例规范,稳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二是逐步完善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操作规程、各系统的业务操作流程等,逐步形成一整套文明规范的审计法规体系。
    (三)程序文明。程序的文明体现为程序的合法、科学和公正。而合法、合规的工作流程是保证程序文明的基本前提。审计程序的文明,就是要求审计的工作流程要合法、合规,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审计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程序文明,主要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依据法律的要求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审计发现或查出的事项依法、依程序处理,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二是审计实施环节做到制度化、程序化,不该少的环节决不能少,以科学统一的审计程序引导审计项目实施。三是审计文书的标准化,这不仅指审计文书格式的标准化,还包括审计文书内容与质量的规范与统一。四是按《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的规定,在每道审计程序的每个环节都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做到法治与德治并重,充分体现审计人员的人文关怀。
    (四)行为文明。“文明审计”倡导的精神主要是:重在实践,贵在落实。实践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放下架子,热情待人,友善处事,善于沟通,善于倾听。与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时,态度和蔼,说话得体,进退有余,用语文明,给被审计对象以充分的尊重,拉近与其在心理上的距离。一是审计人员在进点时,要主动出示必要的工作证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积极宣传审计的目的和意义。二是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注意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把人性化贯穿到每个审计环节。三是在审计查出问题处理处罚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到宽严适度,区别对待。四是在审计结束后,要积极采取回访制,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落实公示制、责任追究制,严格廉政承诺和廉政监督制度,从细微之处约束审计人员,规避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执法文明。法本身是文明的一种表现,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法对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执法文明就是要坚持依法审计:一是坚持有法必依。“文明审计”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全部行为,即确定的审计职责、规定的审计权限、界定的审计范围、明确的审计对象、制定的审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活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坚持执法必严。要做到执法必严,在实体合法上必须做到严格,在程序合法上也必须做到严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执法必严。三是坚持违法必究。保证审计主体行政行为的正确性,对审计主体行政行为有悖于法律法规的做法,须严格加以纠正。只要审计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必须予以撤销或改变。对于违法的具体审计行为,不仅要给予撤销或改变,而且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或连带责任。
    实现“文明审计”的主要途径
    “文明审计”是针对新形势下机关建设的新特点对审计人员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普遍的理解是二十四个字,即:依法审计、以理服人、尊重对方、说话和气、文明守纪。这简单的二十四字体现了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原则,包含着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技巧等许多方面。
    一是要坚持“文明审计”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文明审计”除审计制度建立健全之外,人的因素是关键。在审计队伍建设中,要重点围绕建设审计领导人才、审计管理人才和审计专业人才三支队伍。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逐步形成了民主、科学的议事决策机制;班子成员注重加强自身修养,能够经常深入审计一线与审计人员同甘共苦,为他们排忧解难,为广大审计人员做好示范引导作用。在审计管理人才上,要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外派学习等多种途径,逐步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队伍,继而把这支队伍发展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在审计业务人才上,通过举办各种研讨班、培训班,学习审前调查、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审计技术,拓宽审计业务骨干的工作思路,使他们的工作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提高他们的审计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是要坚持“文明审计”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是开展“文明审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形成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报告,形成高质量的审计业务成果,才能说明“文明审计”的效果是成功的,“文明审计”的思想方针是正确的。审计质量高低是判断审计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尺。在审计质量控制上,要落实全程控制的理念,从计划制订、审前调查、方案落实、进场实施,到起草报告、处理处罚等各个环节,都要保证符合审计准则和各项规范要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在审计技巧方法上,要熟练掌握运用内控制度测试、设定可疑假定判断、局部抽查等基本技巧,把握座谈、实地观察、倾听与沟通等艺术,同时要及时更新熟练计算机审计方法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及时提炼并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数据。
    三是要坚持“文明审计”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审计机关党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对“文明审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思想建设上,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能力建设,切实强化党性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要积极探索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和分析干部思想状况。在审计文化建设上,要重点抓好审计精神的培育,充分发挥审计精神的导向、凝聚、约束、辐射等作用,时刻提醒审计人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审计党组织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经常分析党建工作的形势;要发挥党支部在学习创新、教育管理、自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使党支部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审计干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是要坚持“文明审计”与廉政建设相结合。审计廉政建设是“文明审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审计廉政建设,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靠制度来规范人,靠机制来约束人。一是建立起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廉政制度、审计质量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防止审计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徇私舞弊,避免损害国家和被审计单位利益。二是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审计“八不准”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交叉回访制度、审计公告制度。另外还要聘请社会各界作为审计义务监督员,监督审计人员执法行为。同时,还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了解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对审计人员廉洁情况的意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保障各项审计任务顺利完成。(苏士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