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约绩效审计开展的因素及对策
郭 杰(山东省滨州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7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政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对政府绩效的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新的形势和环境以及审计工作自身的进步,正在吸引审计人员把目光投向绩效审计这个新的业务领域。
        一、当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审计观念根深蒂固,绩效审计理念需尽快更新。审计理念的转变决定审计工作的转型,绩效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要求传统审计必须向现代审计转轨,转变陈旧的审计观念和惯性思维,适应现代审计需要。现阶段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财经法纪审计上,满足于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审查与判断,不能从宏观着眼,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单一,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绩效审计不但要查找机制缺失、制度缺陷等问题,还要提出宏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财务、审计知识,更要具备相应的宏观经济、经济管理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审计人员仍以财务、审计人才为主体,视野相对狭窄,复合型人才少,专业知识更新缓慢,宏观经济理论和计算机运用相对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审计成果的能力较弱,难以满足综合性强、层次高的绩效审计工作需要。
    (三)审计标准不明确,证据收集困难。目前,绩效审计标准不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文件及管理实物准则,缺乏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利用,导致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差异很大,给客观公正提出评价意见带来难度,影响绩效审计结论的可信度;绩效审计对象千差万别,形成选择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弹性空间,审计人员往往通过调查、座谈、查询等方式获取审计证据,审计方法的灵活性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审计证据有时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审计意见容易被否定,增加审计风险。
    (四)审计评价难以把握,结果利用不尽人意。绩效审计评价是绩效审计报告的重要内容,是绩效审计的难点,当前绩效审计缺乏一套规范、科学、公认、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审计人员如何从实际出发,运用现行政策、技术、经济标准和共同认知等评价审计对象,需要在实践中去分析、探索、把握;由于绩效审计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方法,审计结果公告、责任追究制度等有效促进审计结论执行和审计结果运用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促进审计结果落实效果有限。
    二、加快推进绩效审计的建议
    (一)转变审计理念,提高绩效审计认识。推进绩效审计,首先要从理念上改变传统的、过于强调以规则程序为本,轻视结果的思想,把审计目光聚集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结果和成效上来,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益、效率、效果及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效果为重点,突出宏观政策取向、社会事务发展的机制体制制度设计、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等问题,关注管理和业务流程,以绩效评估为落脚点开展审计;二是转变传统的“就账查账”的工作模式,从被审计对象的工作使命、工作目标、业务运作入手,从中发现不足,提出中肯的审计建议;三是改变 “就事论事”的思维模式,增强宏观意识、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从大处着眼,努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二)改进审计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绩效审计的成效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基础和社会综合知识的储备,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一是强化学习培训,以政策、法律和绩效审计实务为重点,以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和生态环境等知识为补充,通过培训、考察、交流、实例讲解等方式,查找不足,拓宽思路,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提高门槛,优化结构,增加公共管理、工程、法律、统计等专业的审计人才,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二是整合资源,打破审计机关各内设机构的界限,统筹安排使用各类人才,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重视社会审计和内审机构的作用,建立外部专家资源库,根据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审计,为绩效审计提供智力支持。三是科学审计,运用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构建逻辑模型,开展抽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开展审计,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联网审计等需要,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增强审计结论的说服力。
    (三)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根据项目特点,探索适合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重点突出“三个结合”:一是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重点、方法及报告均应包含绩效分析和评价的相关内容,要从财务收支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入手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二是绩效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可以选择财政资金使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专项绩效审计,也可以对某一行业、某一系统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是否科学合理,使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进行审计,实现专项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型。三是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视野,关注重要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重点关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使用绩效,把查处问题和促进改革发展、完善制度结合起来,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并将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
    (四)强化绩效审计过程控制,提高审计质量。根据绩效审计的特点,加强对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环节的质量控制,一是科学选项,选择项目要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关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和投资的重点部门、行业和项目,或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领域;选择的项目必须在现有的审计环境、资源、技术手段下有能力实施;审计可能发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能够揭示或反映政策、制度或管理方面的缺陷,审计建议有被有关部门利用的空间,有提高决策效率、运行效率、管理水平的余地。二是重视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的制订。审前调查要根据不同行业部门、不同特点开展,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对单位的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优惠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经验判断的作用,有预见地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关注、重点调查。在此基础上,制订详尽的审计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审计目标和要求,指出应采用的审计技术手段,对审计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确定成员责任等。三是实施现场审计,将执行政策、程序的合理性、效益性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从项目的立项、批复、使用、管理、效果五个环节入手,有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对项目支出的目的、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得出审计结论。
    (五)探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审计报告水平。绩效评价标准应按照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人们共同认知和约定的标准”为依据,可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各行业的技术指标、各地区的经济指标、相关对比参数等宏观标准,被审计单位的规划、目标和同类审计对象的发展水平等微观标准,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和群众评议,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并以此为标准,对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资金投向的合理性,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计划、标准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的合规性,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等予以评价;按照绩效审计评价的需要,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想结合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框架,尽快建立绩效审计操作规程。绩效审计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审计报告上,报告内容要准确,所有支持报告主体内容的材料要完整、充分,报告逻辑性要强,读者容易把握报告的主要内容,要适当采用容易理解和直观生动的数据、表格等方式,来说明特定问题,根据审计情况能合乎逻辑地得出审计结论,针对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和宏观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为最大限度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还应积极探索实施审计报告公告,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郭  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