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审计作用的几点思考
王昕(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免疫系统”的角色定位,体现出更加注重发挥风险预防性和体制建设性功能的审计新思维和新理念,预示着政府审计将在保证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功能。而在国家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中,金融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其安全稳定是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安全稳定的关键,以金融业为监督对象的政府金融审计,其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促进金融稳健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严格有效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防范、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在提升我国金融系统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审计“免疫系统”定位的积极践行者。
    一、对金融审计作用与特性的认识
    (一)在金融系统发挥审计免疫功能的重要性。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系统掌控着巨大的资金流,是融通全社会货币资金的信用中介,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宏观政策等方面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金融在国家经济体系运转中发挥着“经济心脏”的功能。同时,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易发性、传染性和致命性,如不能及时被发现、化解和控制,则容易连锁反应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给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击,甚至诱发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危机,后果十分严重。从多年的关于“一行三会”和各金融企业的审计报告来看,反映出了各金融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对被审金融企业的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加强金融审计监管,提高金融业免疫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办法,金融业风险的各种特性也决定了加强金融审计的免疫功能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预防能力,及时消除风险根源,才是维护金融系统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之举。
    (二)金融审计的特点。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因其自身的法律地位和组织机制等原因,具有发挥金融系统免疫功能的自身特点:
    1.审计监督的独立性。金融风险的产生既有可能与金融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失败、金融行业整体恶劣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金融监管制度缺陷、失灵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失职有关。既然如此,作为金融体系一部分的金融监管者,不可能对金融监管问题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进行彻底和全面的反映、处理、责任追究,也不可能提出有可能触犯自身权利的改革建议。相比较而言,国家审计机关独立存在于金融系统外部,与金融风险的发生没有直接的责任关系,就能够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全面深入反映和揭露金融行业风险问题以及独立提出金融改革建议。显然,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金融审计更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审计监督的全面性。政府金融审计能够对金融系统进行全行业、各业务范畴的专门经济监督,能够从全面、系统和联系的角度去监督、发现、预警风险。同时,其所提出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见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周密性和有效性。从各年度审计报告中看,除了对金融企业进行微观层面的审计监督外,政府金融审计内容还可涉及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金融监管机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等宏观层面,因此对金融业进行全面性审计监督,为金融审计奠定了全方位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平台优势。
    另外,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不仅可以对金融企业、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审计以及对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对与金融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延伸调查与审计。这一点也就进一步夯实了国家金融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重要地位。
    3.强化内控检查监督,预防金融违规行为。金融审计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几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大量违规案例的查证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评价,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制度设计不健全的问题,督促金融机构改进完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指出存在的风险环节,提出整改建议,促进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以规范制度的形式堵死可能导致违规经营的漏洞,防患于未然。
    4.揭露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惩戒威慑力度。不论是每年的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还是各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公告,从中可以看出金融审计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揭露隐藏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个“地雷”。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审计人员往往一查到底,并能及时移送有权处理部门并对后续处理处罚加以跟踪落实。揭露金融领域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仅是为了惩戒违法犯罪分子,也是体现国家审计权威,保持审计监督影响,震慑潜在违法违规行为,促进金融机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有力措施。
    二、新形势下对金融审计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金融机构在制度完善、业务创新等方面迈出较大步伐,较好地实现了经营规模、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但从近年来的审计报告看,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造成损失浪费,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等问题仍影响其效益提升和健康发展,给金融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挑战。而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故此,本文将从商业银行审计角度,阐述笔者对金融审计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些认识。
    (一)重大违法违规、造成损失浪费问题应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多年来,我国金融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管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审计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整顿金融市场秩序、规范金融运行机制和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斗争第一线。
    目前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经营进入微利时期,以贷款业务为主的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利差仅为2%左右,资产回报率也不足1%,但基层银行一次经营失误造成的损失可能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利润都无法弥补。因此,受审计环境的影响,我国当前的金融审计应该突出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结合实际情况,要围绕金融企业经营效益上开展审计,抓住重点,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造成损失浪费等影响金融企业效益的突出问题,减少和避免重大损失和浪费。
    (二)揭示金融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促进其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自2002年起,我国金融审计围绕“风险、效益、管理”展开,其中已包含相当内容的效益审计成分。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但仍时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和犯罪案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经营货币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金融机构一旦控制风险失败将产生巨额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工作失误、系统故障或内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是金融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基础风险之一。同时当前中国金融业在资产规模迅速扩张、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大大改善的同时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管理隐患与内控机制漏洞。因此,目前金融企业审计的目标主要是揭示金融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促进其规范管理、提高效益。
    (三)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做到真实性审计与效益性审计相结合。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财务和信贷数据电子化程度高的特点,积极运用计算机对银行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性复核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重点关注所识别的重点风险领域,注意挖掘影响银行效益的因素,并努力做到真实性审计与效益性审计相结合,为效益审计提供有用线索,将查处大案要案蕴含于效益审计之中。重点关注影响国家宏观调控、银行效益、贷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倾向性问题和造成损失浪费等大案要案,做到微观与宏观各有侧重。同时审计中注意从宏观上分析体制改革对效益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避免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损失,发挥了审计为宏观经济服务的作用。(王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