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编制好审计计划的技巧
魏长华(江苏省宝应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3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计划编制是审计计划工作的首要环节。科学编制审计计划、合理确定审计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前提,也是全面提高审计质量的源头。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第三章对审计计划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我们审计机关编制审计计划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必须要理清思路,通盘考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资源,遵循审计计划编制的步骤、程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确定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一要着眼宏观全局谋划好。在安排计划时,必须按照“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的要求。应在认真调研、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局的基础上,注重把握影响宏观全局的重大问题。要特别关注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贴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审计的最终目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表现在确定审计的覆盖面上,要根据已有的审计力量,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特别要关注民生,对社会保障资金、社会救济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资金的加大审计密度。
    二要评估审计项目筛选好。对项目评估与筛选,要突出主题,做到目的明确。要突出财政审计主题,围绕人大工作报告来安排项目。准备向人大报告什么,从计划工作就要开始思考,确定预期的目标,否则就无法向人大提交出满意的答卷。要控制总量,做到规模适当。项目太多,就很难查深查透,很难出精品,也搞得大家筋疲力尽,没有休整和充电的时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浪费资源。要品种齐全,改进手段。除了传统的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审计等项目以外,还要增加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的比重。要切实做到常项要深化,强项要优化,弱项要强化。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农业与环境资源的审计,优化投资审计和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强化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和跟踪审计。
    三要统筹重点对象安排好。审计机关应建立审计管辖范围内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历次审计的具体情况信息资料库,并及时掌握和了解审计对象的资金运作、项目实施、制度规范的情况,在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和充分整合资源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编制中长期滚动项目计划,分步组织实施,使审计计划安排具有更强的前瞻性和目的性,减少随意性。
    四要综合审计方式运用好。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审计的方式,尤其要灵活运用专项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的效能,解决审计监督实际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要提高专项审计调查在审计计划安排中的比重,充分利用专项审计调查涉及范围广、程序比较简便、时效性较强的特点,对领导交办、时间较紧或一些一时还难以准确把握的重要事项,可以通过专项审计调查方式,迅速查明和反馈情况;同时,对一些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审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也可以通过专项审计调查,摸清情况,为宏观决策提建议。对于一些重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政府性的投资项目则可通过绩效审计的方式来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绩效审计在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提高的新路子。(魏长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