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毛鹏程(湖北省黄石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4日】
字号:【大】 【中】 【小】
    
    根据今年全国、全省审计座谈会和《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的意见》的主要精神,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我认为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创新财政审计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实现政府性资金审计的全覆盖。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
    在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确保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为推进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深化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严格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促进提高预算执行效果,逐步建立和健全审计结果公开制度。
    二是推动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促进完善公共财政预算,规范和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加快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三是着力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融资平台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促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范财政风险。
    四是推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
    (二)财政审计的主要任务
    要进一步拓宽财政审计的视野,凡属政府的收支,都应纳入预算管理,都应纳入财政审计范围。扩大对各项预算内资金的审计覆盖面,增强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的审计力度,推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预算支出,应重点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一是对财政部门及其他主管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围绕建立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扩大审计覆盖面。关注财政增收财力的预算安排情况,关注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差异,促进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关注财政追加支出的合理合规性,优化政府支出结构,促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和预算执行的均衡性、严肃性。关注本级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揭示各类财政风险。关注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转移支付制度运行情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对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分配、管理政府性投资情况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紧紧围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这条主线,严格审查各类专项投资的分配有无依据、标准是否科学和公开、投向是不符合相关政策、计划下达是否及时并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投资资金的使用及项目建设是否按照进度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要加大对国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以及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揭露和查处,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是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地方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各部门五年至少轮审一遍。加强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审计,促进做好部门预算公开的基础性工作。对普遍存在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加强制度性原因分析,提出可行建议。促进整改和问责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推进绩效审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扩大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及二、三级单位的审计覆盖面,推进上下联动审计和联网审计。
    四是对财政收入征管部门收入征管情况审计。促进严格依法征收,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税收政策。揭示税收制度漏洞和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分析税收政策的执行效果,促进完善税收政策制度和征管体制改革。拓展非税收入审计的范围,扫除审计盲区。积极探索有效整合各级审计机关的资源和力量,扩大对财政收入征管部门审计的覆盖面。
    五是对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支出的审计。关注本级支出和转移支付支出中民生支出真实性和规模合理性,促进各级财政依法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并加强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关注重点支出的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严肃查处管理使用中的挤占挪用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专项资金要及时开展跟踪审计。
    六是对下级政府财政收支审计。将“上审下”与“同级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重点关注“同级审”的难点和盲点,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下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分配使用情况、财政支出结构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负债情况。完善下级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下级政府主要领导要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开展对地方政府负债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重点摸清政府融资平台的真实状况,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广泛接受监督。
    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主要措施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新时期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从更高层次、更广视野揭示国家财政在体制、机制上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促进建设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财政审计新举措。
    (一)以“四个整合”为切入点,确保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形成。
    一是整合审计计划。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年初审计计划安排时,要统筹考虑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做到既有所侧重又联系贯通,要统筹考虑和确定重点内容,以便有机联系起来并形成综合性观点,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建设性建议。
    二是整合审计资源。审计机关内部必须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协调运作,统一程序和要求,从而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能效。同时要积极利用外部单位和其他社会中介力量,以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实现对审计资源科学配置,最大程度满足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
        三是整合审计项目。要将多个涉及财政资金的项目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把握财政资金的预算、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在审前全面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的热点现象和突出问题,结合财政体制改革面临问题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真正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四是整合审计信息。要善于从财政资金审计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和苗头性的问题,按照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的要求去整合和发掘信息,促进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和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二)以“四个保障”为着力点,确保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运行。
    一是组织保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地方审计机关全系统、全方位、立体化的配合。要成立由审计机关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局长参与的财政审计大格局领导协调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财政审计工作,及时收集和解决财政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人才保障。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龙头和永恒主题,财
    政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财政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审计、会计业务,更要具备较强的宏观政策上的把握和分析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审计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引领作用,结合财政审计工作实践,加强财政审计理论研究,用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财政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财政审计队伍建设的需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批财政审计高端复合型领军和骨干人才,全面带动和提升财政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技术保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支撑。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实现与发改、财政、税务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实施“金审工程”二期建设,推进计算机设备硬件和网络软件的优化升级,切实提高财政审计的早期预警、快速反应和及时查处问题的能力。
    四是经费保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以必要的经费保障为基础。审计法为此作了专门规定,审计署和财政部为此发了专门文件。要进一步加大沟通和协调工作力度,力争人头经费、项目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和推广审计工作“八不准”制度,彻底切断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执法环境,切实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以“四个突出”为落脚点,确保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实效。
    一是突出预算编制审计。一直以来,财政预算存在编制粗放、不够细化,没有下达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等问题,也是影响预算执行效果的根源。财政审计必须关注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细化、定额是否合理、预算分配是否公平,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公正性进行解剖,督促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约束,以增强财政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二是突出民生资金审计。随着公共财政的逐步建立,民生领域的投入将不断加大。要进一步树立民本审计理念,把领导重视、群众关注的资金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加强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资金,支农、扶贫、救灾救济、水利、耕地补偿等涉农资金的审计监督。要关注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发挥审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三是突出资金绩效审计。过去在确定财政资金的审计目标时,往往以监督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合规为重点,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重视不够,难以适应新时期对现代财政审计的新要求。财政审计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树立财政审计的新理念,以规范预算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逐步探索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绩效审计。
    四是突出整改落实审计。发现和揭露问题只是手段,促进整改落实才是最终目的。财政审计的最终“产品”主要是“两个报告”。每年的审计工作报告,社会公众关注的还是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因此,要把审计整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参照一些地方审计机关的做法,推动人大出台关于加强审计整改的地方性法规,实行审计和整改的有效分离,切实提升审计整改工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市政府的领导下,会同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促进审计整改工作的真正落实。(毛鹏程)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