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实践经验以及取得成效——以某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为例
董 婷(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研究和探索国外贷援款项目绩效审计,是摆在我国广大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对于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我国国外贷援款项目中环境绩效审计的整个体系尚不十分健全。本文以某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为案例,介绍了在审计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的做法,实践经验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促进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某水污染防治  环境绩效审计  做法  成效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对于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提出,要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经济要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保护环境,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也是每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职责。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有责任对有关项目和活动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治理情况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以证实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对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促进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二、某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采取的做法
    2008年,根据审计署关于开展某水污染防治绩效专项审计调查的函的要求,审计署联合派出审计调查组,自20084月至7月,对某省20012007年某水污染防治资金的绩效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人员在课题新,任务重,项目多,责任大的情况下,坚持审前培训与审前调查并重,坚持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坚持重点调查和延伸调查并重,逐渐摸索出一系列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将来更好地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认真细致地进行审前调查
    某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行了10多年,时间跨度长、项目多且分散,资金链十分复杂。为合理指导该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突出审计调查重点,提高审计调查效率,保证审计调查质量,在2007年底,审计组就专门组织审计人员赴该市进行审前调查。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的等形式,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职责范围和资金收支管理情况,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为审计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认真细致地审前调查,审计人员就发现案件线索。例如,某部队以改建部队营房的名义,将某水体保护区内的军事用地交由某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用于建设别墅,妨碍了该水体的保护。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好的审计实施方案不仅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而且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审计人员结合审前调查和数据分析情况,从审计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业务分工等方面细化审计实施方案,重点侧重于方案的可操作性,使审计实施方案真正做到切实可行,为下一步审计调查打下良好基础。从审计实施结果看,制定周密实用的审计实施方案,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扎扎实实开展审前培训
    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环境审计工作,缺乏相关的专业环保知识,因此,吃透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和学习环保专业知识是开展好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审计组在进点之前,就一同观看专门针对该水体审计调查的授课录象,认真学习了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并且反复讨论该项目的审计调查实施方案和审前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审前调查的基本情况,确定实施审计调查的思路与方法。同时还聘请环保资深专家讲课,以扩充环保领域的专业知识,把握好政策尺度。
    (四)把握审计工作重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
    根据审计调查工作方案确定的内容和重点,针对滇池水污染防治项目多、时间跨度大、涉及层次多、点多面广等特点,按照 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的原则,审计人员确定本次审计调查的总体思路是一抓项目管理、立项决策,二抓目标实现、效益发挥、资金使用,三抓招标采购、设备购置。
    在现场实施阶段,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的重点环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子项目、单项工程、设备物资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审计调查,除了采取到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收集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结合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等常规的审计调查方法外,还采用了走访相关工作人员,向项目专家、环保专家调查了解情况等方法,达到了以点带面、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顺利完成了现场审计调查。
    (五)紧扣工作方案,抓好审计工作三结合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既严格按照方案又不局限于方案,抓好审计工作三方面的结合。
    一是坚持环境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环境审计离不开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尤其在目前我国虚假会计信息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必须把环境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起来,将做好财务收支审计作为此次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坚持环境审计与反映损失浪费、挤占挪用等重点问题相结合。查清水污染防治资金的来源、总额、投向和管理使用情况,从水污染防治效果角度评价资金使用整体效果,揭露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损失浪费和违纪违规问题,维护国有资金安全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坚持环境审计与查处大案要案线索相结合,继续保持我办审计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在开展审计的同时注意发现和揭露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一旦发现问题线索,就深入调查, 而不舍。
    (六)注重专家在环境效益分析和评价中的作用,丰富审计思路
    此次审计涉及到的众多专业领域都超过了审计人员的知识范围,使得对环境效益的评价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因此,审计组引入了外聘专家进驻审计组,形成国家审计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审计队伍结构,增强审计可靠性,降低审计风险。例如,借助专家的鉴定意见,审计人员将违法将污水简单处理后排放向下游转移污染物的做法上报审计署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七)从资金流动主线入手,追根溯源
    目前,很多环保部门由于自身经费不足,打着环保项目的旗号,不同程度地挤占挪用环保专项资金。审计人员抓住资金流程这一主线,首先摸清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总量,在掌握整体收支的基础上,紧扣相关法律法规,沿着资金的真实走向,层层追查直至凭证,查出某些部门挤占挪用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上亿元。
    一是在环保专项资金征收上缴审计上,审查征收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征收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审查已征收的资金是否按期如数缴入财政专户,有无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截留、坐支、挤占、挪用或私设小金库
    二是在环保专项资金拨付审计上,审查财政部门预算内安排的环保治理资金和环保补助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拨款是否及时到位,有无擅自增减环保资金拨付等。
    三是在环保专项资金支出审计上,审查环保项目的立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审查环保部门是否按规定申报基本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审查环境改造、治理、宣传及教育支出是否真实合法,用款单位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挪作他用,重点关注分配到基层的资金有无存在舞弊现象。
    (八)注重对项目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审计,深入分析问题
    工程项目审计中,涉及多个河道和标段,问题错综复杂。审计人员采取审查账簿与实地勘察、外延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施工单位入手,将投资审计中形成的审计经验移植到专项资金的工程审计中,深入到工程建设成本真实性审计的层次,抓住成本不实的问题,对案件线索进行挖掘,查出有关单位虚报、骗取工程建设资金上千万元。
    一是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计时,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项目工程管理的流程和规定,发现各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点。
    二是对重点关注的项目,通过延伸审计调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查询银行账户,追踪工程款的真实去向,审查有无账外资金和个人收受回扣等问题。
    (九)及时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此次审计涉及到不同单位的审计人员和数位专家,是一次集体协同作战,组织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注重沟通交流,相互启发,加强有效指挥、协调和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审计组每周约定时间召开碰头会,分别汇报工作情况,及时调整思路与方向。审计组成员之间也经常沟通审计情况,保证信息畅通。对发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通气,共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部署,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后,就及时调配审计力量集中突破,保证重大问题得到及时查处。此次审计是几个单位一起合作开展审计,涉及到不同单位的审计人员和数位专家,是一次集体协同作战,组织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扩大审计成果
    审计组不仅利用计算机AO系统进行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十分重视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线索。
    污水处理指标是评价污染水体治理的重要参数之一,包括污水处理量、BODCODSS等模块。审计组首先通过分析该市环境监测中心20071月至20085月得环境简报,找出重点观察的污水处理厂,然后通过备份或数据文件拷贝的方式直接采集污水处理的指标数据,接着将上述业务数据恢复或附加到ACCESS中,利用ACCESS的分析功能,编写语句对上述数据库每个表的记录进行统计,确定所要观察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程度,最后对重点关注的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数据进行分析。五是处理指标数据分析。
    分析发现,该市几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尚未完全达标,对外排放污染物量较大。审计组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取证,并形成审计信息上报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取得较好效果。
    三、某水污染防治项目绩效审计取得的成效
    在某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中,我们积极探索环保绩效审计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全面调查水污染防治资金方面的投入管理使用问题,同时深入探索环保项目的效益问题,积极关注民生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挖掘信息线索,在资金、环保效益、民生等方面上报了多篇信息,并被审计署采用多篇次,取得了较好效果。
    并且,此次审计调查结果得到了环保部、某省及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审计结束后,该省副省长亲自率队专程到办事处与特派员交换意见并提出整改意见。国家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若干项关于水污染防治的规范性文件;该省、市人民政府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出台了若干项某水污染防治的规范性文件。一些报章杂志、网络媒体也对该项目进行了跟踪报道。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生态环境状况堪忧,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积极主动有效地加强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这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加强环境绩效审计基础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是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为环境绩效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对环境绩效审计实践的总结和提炼积累经验,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支撑,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体系,以指导环境绩效审计实践,推动环境绩效审计事业的发展。(董  婷)
    参考文献:
    1.周占文,闫晓红.论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中国审计》,2001年第9期。
    2.谈谈如何开展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审计署网站,2004.12.28
    3.陈静.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方法初探.《审计月刊》,2006年第22期。
    4.唐传璧.做好环保审计监督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审计署网站,2007.1.22
    5.唐玉华.环境审计.《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6.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审农发【200947号,2009.9.4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