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的审计文化提升审计执法平台
修树峰 马宏飞(吉林省梅河口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经过连续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审计人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主要内容的的法律知识得到广泛的普及,在审计工作中表现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依法治理审计执法行为成为共识。巩固这些成果,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应该用先进的审计文化,提升审计执法的平台。按照人们对文化比较公认的解读, 那么审计文化就应该是审计人在经济监督实践中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审计的价值观又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文化的灵魂。在“六五普法”中要侧重建设好审计人的精神家园,才能不断拓展审计执法的内涵;不断提升审计执法的平台;不断创新审计执法的思路,保证中国审计执法的长寿健康。
    一、 用先进的审计文化引领审计执法的方向
    中国审计执法起源很早, 在世界占有领先地位。但是断断续续, 平平淡淡,究其原因就在于受传统文化的束缚, 唯皇帝之命是从, 没有民生意识,不可能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我们的文学、戏曲等文化遗产中很难找到审计的题材。中国发明的审计执法一经传到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搞得有声有色,可圈可点。其中的根本点是文化差异导致了审计执法的行为差异。今天中国审计执法的法律框架已经构成,为审计执法提供了历史的发展契机。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用先进的审计文化引领中国审计执法前进的方向,已成为审计人的共识。进行某一个事项的查证靠方法,完成审计和调研项目靠智慧,推动审计执法的发展靠文化。以文兴审,文审结合,文化制胜是中国审计执法长远的战略方针。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哪一次改朝换代,都是那个朝代末期的统治者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民生问题激化了阶级矛盾。因此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都重视民生问题。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的一名县官尚能有如此的情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的人民政府就更应该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总结中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经验,借鉴前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教训,执政党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在发展中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执法要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把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执法的重点。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揭露和纠正政府性资金越位、缺位、错位,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要在实践中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审计执法的全过程, 转化为审计人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执法的有效途径。先进的审计文化永远是审计执法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二、 用先进的审计文化规范审计执法的内涵
    和谐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范畴,其立足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审计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为营造和谐履行审计执法的监督职能是审计文化重要的思想范畴。
    国民收入在各个基础经济组织完成初次分配,一方面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另一方面分配不公的矛盾也很突出,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少数人占有多数金融资产。许多人利用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和税收政策,甚至违法乱纪富了起来,是改革开放和不完善的监管机制给他们带来了机遇和财富,但他们却不履行应尽的义务。作为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政府性资金支出有责任和义务向普通老百姓倾斜,为消除分配不公,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发挥杠杆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集中精力解决“三农”问题,现在各级政府都安排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和免除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粮食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农网改造资金,水泥路建设补贴资金,合作医疗资金,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人畜饮水改造资金等等。在审计执法中监督这些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既体现了先进的审计文化与时代同行,又是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按照政府性资金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总体安排,每年各级政府都要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这些支出凡用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够直接让人民受益。用在扩大和新建生产项目的,可以增加利税收入和就业机会,给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的利益。对建设资金要进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监督建设项目按规定进行招标投标,防止暗箱操作,防止层层转包,防止扩大工程预算和决算,套取政府资金的行为,避免损失浪费,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如期发挥建设项目效益,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中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种自然灾害在所难免。需要各级政府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抢险救灾, 挽救生命, 重建家园, 恢复生产。保证这些钱物使用合理, 不损失, 不浪费, 不挤占挪用, 不发生问题, 让各级政府和国内外各界捐赠的资金、物资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实实在在地交给政府和人民一本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是当代审计人的崇高使命。
    通过对上述资金的监督,发现薄弱环节,揭露弊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堵塞资金流失和不合理使用,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果,提出整改和规范的建议,促进依法理财,是审计执法的最高目标。
    三、 用先进的审计文化约束审计执法的思想和行为
    先进的审计文化具有凝聚人心,弘扬正气的作用。约束着审计人的思想和行为,用先进的审计文化统一审计人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从内强素质,到外树形象,从整合资源,到形成合力。才能不断推出审计执法的新思路,不断开创审计执法的新局面,实现审计执法的价值。
    第一,用先进的审计文化提升责任意识。忠诚、尽责、廉洁、奉献是审计文化的主旋律。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了认真二字就能干好事、干成事。审计人应该最讲认真,把勤学习、守纪律、知真情、说实话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公公正正审计,堂堂正正做人。当前我们在进行农村水利、住房、道路等直接涉及民生问题、和谐社会建设的审计项目时,要把上级指标、任务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能力结合起来,把各级政府能负担的金额,需要村民自己负担的金额都搞清楚,促进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尊重农民的意愿,妥善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化解“一届一个新思路,一届一堆新问题”的矛盾,纠正只向上级负责,不对人民负责的错误倾向。切实保证政府用在“三农”方面的资金,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第二,用先进的审计文化推动创新意识。创新是审计文化不竭的源泉,创新才能使审计执法可持续发展。毛主席讲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 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 使审计执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同时, 实现审计执法的全面科学发展。
    第三用先进的审计文化倡导调研意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先进文化的表现形式。调查研究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形式灵活。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方法,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审计人应该深入农村,深入厂矿,深入社区,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所求所盼。使为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愿望,解决目前存在的只顾上面脸色,不顾群众疾苦;亲近投资大户,疏远弱势群体;热衷锦上添花,忽视雪中送炭的问题。把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用先进的审计文化促进公开意识。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采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将审计执法的结果向社会公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市有市情。当前我们面临着审计管理体制,独立性难以保证等难题。有道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执法,正确审视、把握、揭露、解决审计执法中发现的问题。既忠实地履行职责,也不超越时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审计执法的前途,一定会充满明媚的阳光。(修树峰  马宏飞)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