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公告金额近似数字的规范使用
赵平(重庆市开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1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公告是审计机关政务公开的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公告的权威性,其中大量披露的金额近似数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如公告使用的金额近似数使用中出现错误或瑕疵,必然造成社会反响,因此审计公告金额近似数应当规范使用。
    一、规范使用金额近似数的必要性
    (一)满足受众的需求:审计公告普通受众的基本需求是:好阅读、易理解,无歧义。审计机关应以满足审计公告受众的需求为己任,选择和规范使用金额近似数。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近似数客观存在夸大和缩小审计违规金额的属性。
    1.近似数定位和精度不当会造成数据过度夸大和缩小,如:规定计数单位为万元,采用四舍五入截取两位小数的情况下,4,444.45元将被夸大为1.00万元(10,444.44元~4,444.45元)其近似数最大值10,444.44元比准确值4,444.45元多了5,999,99元,小于4,444.44元的则被万元计数忽视。
    2.当夸大的数据达到法定额度时,将造成违法与违规行为的实质性改变。如检察机关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与“乱发资金违规行为”的金额界限是10万元,对于接近10万元(99,999.99元~94,444.45元)的违规乱发资金违规行为的事项,使用近似数10.00万元,将被认定为“私分国有资产罪”,可能引起被审计单位强烈反应,形成审计风险,同时不认定为“私分国有资产罪”,将在社会公众中形成审计机关袒护被审计单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负面形象。
    二、金额近似数字的常见的处理方法、错误或瑕疵
    (一)常见的处理方法
    当前,审计公告的金额近似数的处理方法审计署没有明文规定,笔者在网上对多篇审计公告进行验证归类,有两种常见处理金额近似数的方法:
    1.灵活计数单位法:即:按汉语中数位的分级,以最大数位所在数级作计数单位(就是说:按数字的最大数位作为定位级次),使用统一精度,精度有十分位或百分位两种。如:592376523.57元,写作5.92亿元,不能写作59237.65万元;92376523.57元,写作9237.65万元,不能写作0.92亿元。审计署、上海市审计局、山东省审计厅、云南省审计厅等按此方法处理。其特点是:数字随最大数位的级次变化确定,小数的计数位统一,好阅读,数据简洁。如审计署《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中的写法“关于预算偿债基金41.27亿元未冲销的问题,……关于收缴的药品收支结余1513.29万元未安排使用的问题”。同段文字两个近似数,使用了“亿”和“万”两个数级,其精度均为小数后两位。
    2.固定计数单位法:即:按文章的结构板块(一般分为基本情况和问题两类),固定一个计数单位和相应精度,全文按板块按使用不同的计数单位和相应精度。重庆市审计局、湖南省审计厅、合肥市审计局等按此方法处理。如《合肥市200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在基本情况板块使用“亿”数级作为计数单位,精度为百分位:“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5.88亿元,上年结余2.65亿元,本年支出4.22亿元,年末结余3.18亿元”。在问题板块使用“万”数级作为计数单位,精度为个位“……借款15000万元……至年底仅归还4000万元”。
    (二)常见的错误或瑕疵
    由于审计公告使用近似数规范的缺失,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不规范使用金额近似数的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横向分析,存在各级、各地审计机关标准不统一、精度不统一的瑕疵。纵向分析,存在公告全文计数单位标准不统一,精度不统一的瑕疵。技术层面分析存在整数、精确数与近似数混淆、精度等级混用、错用计数单位的错误。主要表现如下:
    1.整数、精确数与近似数混淆:一是全文将近似数精度确定为个位,不保留小数,造成整数、精确数与近似数混淆。如,279万元,公众无法区分是整数(2790000元)、精确数(2791000)还是近似数(2794444.44~2790000.01元)。二是书写整数、精确数、近似数添加或不添加.00占位相互混淆,导致理解歧义。如,近似数精度为百分位、使用四舍五入截取方法的前提下,将整数2800万元,书写为0.28亿元,被认为是2844.44万元~2800.01万元的近似数,又如将近似数15.00万元(144444.45元~154444.44元)书写为15万元,被认为是整数150000元。
    2.精度等级混用:全文中使用不同精度等级。如,总数7294.8万元精度为十分位,其中数4231.53万元精度为百分位。总数与其中数精度等级不同。
    3.错用计数单位:未按数字的最大数位作为定位级次。如,5897.28万元,最大数未达亿级,近似为0.59亿元,错误使用了上一级计数单位。又如: 98765.23万元,最大数已达亿级,未近似为9.88亿元,出现了未使用上级计数单位的错误。
    三、规范金额近似数的建议方案
    笔者查阅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数值修约规则》(GB  8170-87)《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等规定。按照“符合规定、满足受众需求、结合习惯、兼顾美观”的原则,提出以下建议方案
    1.确定计数单位和精度的方法:灵活定位,统一精度。一是按数字的最大数位作为定位级次,灵活使用万亿、亿、万三个计数单位,小于10000的个位级用万位级替代,使用小数表示(如:9756.51元表示为0.98万元)。二是除整数和精确数外小数点后一律保留两位。这样,最大整数位不会超过4位数,数据简洁,避免了使用“千分撇”的麻烦。解决了使用Word断开移行影响美观的问题。
    2.有效数字截取的方法:灵活选用,一般使用四舍五入法,对接近法定限额的数据使用全舍弃法
    3.整数和精确数与近似数的书写方法:整数、精确数不允许添加.00,近似数小数后必须用数字填齐,不允许空位。
    4.计算误差的处理方法:所有数字分别以原始数据为基础,按以上1~4处理为近似数,不允许用近似数的计算结果修正相关的数据。(赵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