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
李丹(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7日】
字号:【大】 【中】 【小】
    2010年,国家审计署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作为基层审计机关,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是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成果利用程度、落实国家防范财政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政策的宏伟目标。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应该从明确审计目标、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队伍素质、提升成果使用程度、扩大审计影响面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一、明确财政审计目标
    长期以来,预算执行审计习惯上被称为财政审计,近年来,预算执行审计增加了税收征管审计和地方税务机关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即使如此,传统财政审计的范畴仍然比较狭窄,从宏观面看,国家每年投资的上万亿财政资金,没有纳入财政审计进行分析,从微观看,基层国税局税收征管、税收解缴、中央直属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等仍旧是基层审计机关财政审计的盲区。直接造成了基层财政审计反映和分析问题不准确,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没有反映财政体制改革成果。所以,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2008年国家审计署提出了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站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高度,充分考虑了财政审计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财政审计目标是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证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财政审计目标除原有的真实性、合法性外,增加了财政效益性和安全性目标。
    二、丰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
    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财政审计大格局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财政体制完善,逐渐丰富审计内容,消除审计盲区。现阶段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重点,同时关注政府负债情况,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规范财政管理。包括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审计和组织财政收入单位审计。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和专项建设资金审计。
    (三)农业资金审计。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检查财政支农资金政策执行。
    (四)社会保障审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审计,住房保障资金审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新型农民保险审计。
    (五)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
    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科技、教育、医疗等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
    三、整合审计项目和资源
    要完成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基层审计机关面临一系列问题:财政审计项目缺乏必要的融合,审计项目安排不合理,没有反映大财政的运转情况,专业审计人员匮乏,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审计技术落后,财政审计有关指标综合分析不够,可使用性不高,财政审计的建议、意见的建设性、宏观性不够,不切合本地实际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做好审计项目计划、整合审计资源、加强财政指标分析。
    (一)做好审计项目计划。在年度审计计划中,审计机关要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面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安排审计项目,建立3至5年的审计项目库,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合理安排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农业社保教育卫生审计,专项审计及调查,达到项目覆盖整个财政收支,审计成果可以有效反映地方财政运转的基本情况,重点反映国家政策、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二)整合审计资源。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全面整合审计资源。基层审计机关要以审计法和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为依据,加大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力量整合。加大审计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审计人员素质,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强化复合型审计人才、国际化审计人才、专业化审计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使他们成为大财政审计的业务骨干。同时,探索建立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利用社会力量提升财政审计的质量。加大财政综合指标的分析研究,提出切合本地实际的改进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防范财政风险的高质量的建议意见。
    四、进一步关注财政资金效益和安全
    (一)绩效审计代表财政审计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财政资金呈现数倍、甚至几十倍增长,财政的内容更加丰富,部门预算、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融资、注资、承诺、担保、土地抵押、未来收益预测等财政事项出现,使得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各界对财政审计成果的期望。财政资金效益评估、财政安全已经超过真实性、合法性作为财政审计一个重要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绩效审计在财政审计中的比率还比较低,基本还停留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国家审计署提出到2012年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所以,基层审计机关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监督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二)构建财政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基层审计机关要探索适应本地区财政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估情况反映在审计报告中。对部门预算资金要揭露损失浪费、对国有建设项目,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专项资金,要从经济、社会方面评估效益。设立专家库,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引进外部智力提升绩效审计层次。
    (三)采用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方式开展绩效审计。对于数额巨大的财政资金,需要及时准确反映其管理、使用及产生的效率,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采用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的方式开展效益审计,既可以节约审计力量,又可以灵活安排本地区或行业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在短时间内追踪资金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四)进一步关注财政安全。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地方政府面临的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征地拆迁压力,GDP刚性增长,经济发展对投资过分依赖,政府追求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等,使得地方政府对资金产生了海量需要,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了投融资平台公司,以财政担保、财政承诺、土地担保或者抵押向银行大量融资。据中金公司预测,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7.2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0%,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率达到400%,如此庞大的负债,地方政府财政承担的风险不言而喻。所以,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审计就不仅要反映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更要反映财政的安全性,并且提出应对措施。
    五、扩大财政审计成果影响面
    加大财政审计成果利用率是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写好两个报告。
    每年审计局局长代表政府向人大所作的上一年度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是对财政审计成果的大检阅,是扩大财政审计影响面的重要平台,审计机关应该将上一年度的财政审计重要内容都反映在报告里,不仅暴露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更应该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财政安全。同时强化审计决定执行,将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向人大汇报,捍卫财政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做好审计结果公告。按照《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基层审计机关应该将社会关注的,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的审计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2009年,国家审计署向社会公布了汶川地震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使得社会各界了解了重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益,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基层审计机关应该按照准则要求,将本区域内,百姓高度关注的、有重大影响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既实现百姓知情权,也进一步扩大审计影响面。(作者:李丹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审计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