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审计文化的构建
田添(审计署广州办)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1日】
【来源:田添(审计署广州办)】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文化属于一种职业文化,是指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1]审计文化是一个集合,它是审计机关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审计文化既能够在审计机关内创造良好的氛围,从观念、精神和意识层面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又能够使审计机关对外树立良好形象,为审计事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旧体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趋衰微,新体制尚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各种矛盾逐渐暴露、交织在一起,社会经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审计系统各单位之间以及审计与外部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和冲突,降低审计工作效率,导致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审计文化是变革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点,审计职能的确定及实现均依赖审计文化的选择和定位。构建和谐审计文化,将能降低摩擦,缓解压力,激发热情,提高效率,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使其有效发挥在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中独特的保驾护航作用。
    一、 和谐审计文化的内涵和构成
    (一)和谐审计文化的内涵
    和谐,是一种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状态,标志着事物之间平衡稳定、协同有序的关系;在和谐的状态中,事物各要素之间力量均衡,不偏不倚。同时,和谐是人、团队、整个组织系统健康、有活力的表征,是一种包含新事物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的价值目标。和谐并非讲和气与回避争斗,而是一个矛盾双方冲突变异、趋于融合、不断创新、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和谐审计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为一体的文化,反映着人们对和谐审计机关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和谐审计文化的构成
    和谐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审计文化一样,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结构层次。
    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层,包括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基础。
    制度文化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 主要是指对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包括审计规范、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 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 集中体现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行为的要求。
    物质文化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 是形成审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条件。物质文化包括审计产品、审计形象、审计环境等, 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
    二、 构建和谐审计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审计文化是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的健全、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和发挥职能作用的广阔天地。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赋予审计以重要任务并提出更高标准,要求审计不仅要对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控,还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同时,审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也越来越高,普遍希望审计在经济监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监督作用。面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希望,审计如何加强与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掌握需求、制定工作目标;如何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与经济社会其他子系统协调好关系,取得相应的配合;如何激发审计机关自身的活力,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都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而健康向上,符合时代要求的和谐审计文化能为审计工作提供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二)和谐审计文化是审计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保证
    审计作为政府经济监督体系之一, 肩负着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内外各因素的不断发展变化,客观上需要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大系统中不适应的部分和政策作出调整或进行不同程度范围的重新构建,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审计不仅要对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控,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还要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2]这些都需要和谐的审计文化,不断增强审计的凝聚力、创造力,使得审计机关各要素之间互相补充,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各级审计机关的合力作用。
    (三)和谐审计文化是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最朴素的涵义就是探索和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无论自然与人类。规律各异,互补共生,才塑造了大千万象,衡平和谐!生命延续!“和宜生物,同则不继”。[3]和谐审计文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帮助审计机关系统内部减少摩擦,降低内耗,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对于审计干部,和谐审计文化则具有导向——认同功能,能够使其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 形成具有团队凝聚力的整体力量。这种凝聚力带给审计干部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责任感, 使审计行为的动力不仅来自制度、纪律的约束和奖金的刺激, 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来自内心深处对于审计目标的自觉追求。其次,和谐审计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功能,通过审计职能的规范来约束和促进审计干部行为符合审计目标的要求,使审计干部敢于坚持审计原则,勇于承担审计责任,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以实际行动捍卫民主法治, 服务和谐社会。同时,和谐审计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能够在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较为一致的价值目标被审计干部共同认可后,从各个方面把审计机关凝结、融合为一个整体,发挥协调沟通、人际和谐的作用,增强审计机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显现整体效益。
    三、构建和谐审计文化的若干建议
    (一)树立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
    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内涵在于强调监督的效率性和价值性,强调对制度的依赖审查。以发展和经济效益为依托,对被审计事物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使其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法定的框架内有序运行。通过审计既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提高资源利用者的管理水平。[4]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建设性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宽的领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2]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对党和人民要坚持热情服务的宗旨
    审计是专门的监督机构。审计机关的职责就是通过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器健康、安全地运行。要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工作必须以服务为出发点,树立服务大局观念和全局思想,强化组织观念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按照党委、政府、人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需求生产公共产品,通过对问题的揭露和违法犯罪的查处,一方面维护经济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另一方面促进制度的完善、法制的健全和体制的改进,使经济社会有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
         2.对审计对象要坚持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的原则
        审计机关对审计对象既要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规范审计行为,又要在态度上做到有尊有让,不傲气凌人。依法审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要严谨细致工作,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的规定,落实审计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确保提高审计质量。三是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改革,服务发展。审计既要查处和揭露违规违纪问题,又要提出建议、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在工作中,审计人员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在语言上,要真诚朴实,心平气和,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在审计调查或审计意见的表达等方面,应杜绝那种严厉到几近敌对式的工作方法。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不体现在严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上,而是体现在审计结果具有法律的公正性、事实发展的客观性和建设性上。
         3.在审计机关内部要树立廉洁从审意识
        廉政建设是审计机关的生命线。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廉洁从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在审计机关开展一系列廉洁从审活动,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础,从源头上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以完善制度为根本,形成长效机制;以严肃审计纪律为重点,严格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以健全监督制约体系为保障,切实提高监督的合力和整体效能。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审计,使审计工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不断打造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审计团队。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要求与审计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强调“规范性”, 是一种来自组织及其成员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 它规范着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法制建设
    从加强审计监督的角度, 结合审计实践, 在有关法律、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积极发表意见, 以充实完善有关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中与审计监督有关的内容; 搞好审计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的衔接、配套, 使审计法律规范形成一套严密体系以保障其全面贯彻执行。同时,要研究制订符合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新制度,努力为科学发展观在审计工作中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2.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政府行为的公开与透明是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不仅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规范审计行为, 提高审计质量;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的公开、公正、透明, 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公告发布的程序、内容和形式,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内容, 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全部对社会公告, 促进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与人民大众间相互的诚信建设。
    3. 建立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
    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人们必须具备执业资格才能从事与该执业资格相关的专业工作的制度。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核心是以资格作为判断是否许可执业的标准。[5]政府审计的专业性和政策性都很强,这对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执业标准,要求他们在从事该项工作之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对审计业务能力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权威性的论证办法,可借鉴会计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等评价标准,对审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进行科学定位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将大幅度提高审计队伍素质,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创造出的以审计产品为形态的文化表象。主要有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产品就是以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等为书面载体的审计成果。无形产品指审计的形象、威望和信誉。
    1.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在于广大的审计人员在理念上对所确定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的一种认同感。而认同感来源于人员本身对环境变化的知晓和理解,因此,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学习和了解,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理解基础上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发展,才能获得审计事业发展战略的组织整体认同。
    2.开展审计宣传,树立审计良好形象
    审计功能的实现不能不依赖于同被审计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的配合,而审计外部环境的优化能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审计、了解审计、支持审计,知道审计部门在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审计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可以开展与审计有关的知识竞赛、法规讲座、审计论坛,成立登山、体育、舞蹈等兴趣活动小组,以陶冶审计人员情操,丰富审计人员业余生活,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3.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
    和谐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具有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包括:体现现代物质文明程度的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 体现现代化水平的审计技术设备和手段, 和审计人员付出程度相适应的物质生活福利, 能够满足广大审计人员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和设备, 图书阅览和信息, 工作经验、思想交流网络等。促进审计工作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保证审计机关能够在一个团结协作、运转高效、公平公正的良好文化氛围中工作。


【关闭】    【打印】